APP下载

中稻新品种广两优958密度栽培试验

2016-10-19巴四合杨艳斌陈祖华

湖北植保 2016年4期
关键词:叶龄分蘖性状

巴四合 杨艳斌 陈祖华

(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 武汉 430345)

中稻新品种广两优958密度栽培试验

巴四合 杨艳斌 陈祖华

(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武汉430345)

广两优958品种2016年4月通过湖北省审定。该品种株型适中,植株较高,茎秆较粗,分蘖力中等,生长势较旺。剑叶较宽、中长、直立、微内卷。全生育期134.1d,比对照短3.5d,为摸索该品种在本地区的适宜栽插密度,特开展不同栽插密度栽培试验,为品种的高产技术集成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

试验选在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农场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展示区18号田,海拔20.3m,属长江冲积平原,潮土土质,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小麦。

1.2试验设计

表1 处理设计

试验以密度为因素,其行距设定为30cm,另设5个穴距处理,以A、B、C、D、E表示。田间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宽3m、长4.44m,面积13.33m2。每小区栽插10行,每穴栽2粒谷苗,小区间留走道40cm,四周留保护区。处理设计见表1。

1.3栽培管理

湿润育秧,培育壮秧。大田采取干耕湿整,前茬小麦收割后,秸秆全量粉碎还田,5月20日用拖拉机旋耕碎垡后,灌水泡田2d~3d,然后用拖拉机旋耕整田,初步整平田块;插秧前两天结合第二次耕整撒施底肥,每667m2施“好维特”牌掺混肥(N:P:K=22:8:20)40kg,均匀撒施后耖耙整田;5月30日移栽,秧龄31d,根据试验设计牵绳定距栽插。移栽返青后追施分蘖肥,每667m2用尿素12.5kg拌14%苄·乙可湿性粉剂(水里欢)30g+锌肥200g均匀撒施;晒田复水后追施促花肥,每667m2施尿素2.5kg、硅肥2kg。插秧后保持3cm~5cm的水层;返青后灌浅水,湿润灌溉,促进分蘖;6月下旬至7月初同时排水晒田;晒田复水后追施促花肥,孕穗期灌6cm左右深深水,灌浆期间歇式灌“跑马水”。适期选用对口农药防治稻蓟马、稻象甲、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破口前用井冈霉素喷雾兼治纹枯病及稻曲病。

1.4观察记载

移栽时每处理在第二重复第三行中连续标定10穴,每穴栽插秧苗素质比较一致的两粒谷苗,定期进行苗情动态观测。其他观察记载项目按湖北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项目与标准进行观测;成熟期分重复和小区取样考种,收割小区中间8行计产,计产面积10.67m2。

2 结果与分析

2.1密度对品种生育期的影响

试验处理均于4月29日播种、5月30日移栽,秧龄31d,在统一栽培管理的情况下,品种大田的物候期随密度的增加略有提早,如密度最小的A处理的始穗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在8月4日、8月6日、9月8日,全生育期为132d,而密度最大处理E的分别在8月2日、8月4日、9月5日,全生育期为129d,较低密度处理的早1-3d(见表2)。

表2 广两优958不同密度生育期记载表

2.2密度对品种苗情动态的影响

田间定期、定点、定株观测显示,移栽15d~20d,秧苗进入分蘖盛期后,不同栽插密度处理对品种叶龄、分蘖及群体动态都有直接影响。

2.2.1密度影响出叶速度

图1 不同密度处理的出叶速度对比图

从图1中可以看到,各密度处理主茎的叶龄在移栽期相同,随密度的增大,出叶速度变慢。6月20日观测,最高密度处理E主茎的叶龄为10.1片,其他处理的在10.5片~10.9片;6月30日观测,最高密度处理E的叶龄为12.0片,其他处理的在12.7片~12.9片;7月25日(孕穗期)观测最高密度处理E主茎的叶龄为15.0片,其他处理的在15.6片~15.8片,以致成熟期,处理E的总叶片数也较其他处理少0.5片左右。

2.2.2密度影响茎蘖动态

图2 不同密度处理的茎蘖变化动态图

图3 分蘖盛期(6月30日)密度与茎蘖的关系图

表3 广两优958密度栽培试验群体苗情动态观测表

从图2、图3中可以看出,所有密度处理的茎蘖数动态都是一条单峰值抛物线,且受到晒田控苗的影响,在最高苗后迅速下滑,显得不太规整;在同一密度下,群体与个体的茎蘖动态趋势一致;分蘖盛期以后,在同一时期调查,密度越大,个体的茎蘖数越少,而群体的总苗越高(如表3)。处理A到处理E每667m2最高苗分别为17.18万株、20.24万株、24.40万株、27.21万株、28.81万株,处理A到处理E每667m2有效穗数分别为10.82万穗、13.03万穗、13.89万穗、14.30万穗、14.90万穗,而成穗率在B处理以后,随密度的增加从64.4%下降到51.7%,表现出了水稻群体与个体间较好的协调性,从而确保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稻谷产量。

2.3密度对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4的观测值可见,密度对品种的株高影响较小,平均株高为117.5cm,其中处理A到处理C的株高随密度增加而升高,处理C以后随密度的增加,个体所占空间和肥力相对减少,平均株高降低;随着密度的增加穗长略降,其他农艺性状变化小。

2.4密度对品种经济性状的影响

密度对品种田间苗情动态、农艺性状的影响最终表现出对品种经济性状的影响。

2.4.1产量结构变化

在产量结构三要素中,随着密度的增加,有效穗增多,5个密度处理的每667m2有效穗从10.82万穗递增到14.9万穗,而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除A处理略少外,其他处理均表现出递减的趋势,如B处理的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分别为195.5粒、183.6粒,处理E的分别为154.3粒、143.3粒;结实率是A、E处理的较低,分别为90.3%、92.9%,其他3个处理的均在93.6%~93.9%,相差不大;千粒重有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是差异甚微,都在32g左右(见表4)。

表4 广两优958密度栽培试验农艺性状及穗部性状汇总表

2.4.2稻谷产量差异

依据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区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密度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且随密度的增加,稻谷产量呈现单峰值抛物线型变化。其中C处理的产量最高,为709.9kg/667m2,较A处理增产极显著,较B、D、E处理增产均达到显著水平(见表5)。

表5 广两优958密度栽培试验小区产量统计表

2.5密度对生产效益的影响

表6 不同栽培密度稻谷生产效益比较表(单位:kg/667m2、元/667m2)

(2)人工栽插成本以密度中值为标准计算260元/667m2,其它处理按密度折算

从表6可以看出,随密度的增加,每667m2产值也随产量呈现单峰值抛物线型变化;与试验最低密度A处理相比,人工栽插成本、种子成本等生产投入随密度增加而递增,而产投比则越来越小,在C处理以后产投比小于1,即从A处理到C处理增加栽插密度能增产增效,当栽插密度达到D处理左右以后增产幅度减小,且增产不增效。

3 讨论

广两优958属中熟杂交中稻品种,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一般,成穗率、结实率较高,中穗型,穗、粒结构协调,千粒重较高,稳产性好。同生态地区,大田生产的适宜栽插密度在1.26万穴~2.08万穴/667m2之间,高产栽培密度在1.67万穴/667m2左右,应用时可根据土壤肥力、秧苗素质及移栽秧龄等因素确定合理密度。

S359

B

1005-6114(2016)04-022-003

2016-03-11

巴四合(1974-),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及管理工作。Email:basi99@126.com

猜你喜欢

叶龄分蘖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不同叶龄移栽对四倍体水稻T569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棉花叶龄动态的模拟研究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论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