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苯醚·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西瓜蔓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2016-10-19袁浩孙光忠邓劲松

湖北植保 2016年4期
关键词:瓜蔓枯病甲环唑

袁浩孙光忠邓劲松

(1.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武汉 430070;2.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武汉 430070)

40%苯醚·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西瓜蔓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袁浩1孙光忠1邓劲松2

(1.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武汉430070;2.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武汉430070)

对40%苯醚·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西瓜蔓枯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苯醚·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mL、20mL、25mL/667m2三个处理二次施药后7d和三次施药后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73%、70.01%和70.21%,79.07%、80.84%和81.60%,相当于单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24mL/667m2和常用药剂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0mL/667m2,略高于单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g/667m2,两次防效在三个处理剂量之间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建议使用制剂量15mL~25mL/667m2。

40%苯醚·吡唑醚菌酯悬浮剂;西瓜蔓枯病;药效试验

近几年,随着农业种植业的调整,西瓜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但由于西瓜重茬面积较大、抗病品种较少等原因,使西瓜蔓枯病发生与为害呈加重趋势。据调查,常年西瓜蔓枯病发病株率为20%~30%,重发病年发病株率高达50%~60%,严重影响西瓜的高产、稳产和瓜农的经济收入。为了探索防治西瓜蔓枯病的有效药剂及其应用技术,笔者于2015年进行了40%苯醚·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西瓜蔓枯病应用技术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病效果。

1 材料及方法

1.1供试药剂

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山东省绿士农药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凯润”,巴斯夫欧洲公司),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亮”,陕西恒田化工有限公司),22.5%啶氧菌酯悬浮剂(“阿砣”,美国杜邦公司)。

1.2供试作物

西瓜,品种为“鄂西瓜12号”

1.3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在武汉市新洲区双柳沐鹅洲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试验地肥力中等,排灌溉方便,前茬作物为甘蓝,周围连片种植西瓜。供试西瓜于2015年3月14日营养钵播种大棚育苗,4月13日在畦宽5m(包沟,龟背形畦面)的种植沟内双行错位定植,行距1.2m,株距0.5m,畦沟深0.2m,每667m2种植540株左右。田间长势较均衡,土壤为沙壤土,pH值7.5,有机质含量15.3g/kg,硝态N23.7mg/kg,速效P107.3mg/kg,速效K93.6mg/ kg,土壤肥力中等。

1.4试验处理

试验设7个处理:40%苯醚·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制剂用量15mL、20mL、25mL/667m2;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制剂用量24mL/667m2;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制剂用量60g/667m2;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0mL/667m2;清水空白对照。

每处理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40m2(5m×8m)。小区间及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

1.5施药时间及方法

本试验共喷雾施药3次。2015年5月21日第一次施药,西瓜处于坐瓜期,也是西瓜蔓枯病初发期。5月28日第二次施药,6月4日第三次施药。试验期间西瓜处于坐瓜期至成熟前期,试验地是西瓜蔓枯病多发区。

试验施药均选择在下午4时左右进行,常规方法茎叶均匀喷雾。施药器械采用3WBD-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液量45kg/667m2。

1.6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1.6.1调查时间和次数

共进行3次调查。施药前(2015年5月21日)进行一次药前病情指数基数调查,此时西瓜处于坐瓜期。第二次施药后7d(6月4日,膨大期)和第三次施药后10d(6月14日,收获前期)分别进行两次药后病情指数的调查。

1.6.2调查方法

各小区平行取五点,每点选取相邻3株,每株挂牌标记调查3条蔓,各小区共调查15株45条蔓。各取样点检查每条茎蔓上蔓枯病斑数量、病斑表皮破裂程度和溢出物、茎蔓枯死长度等,按条蔓症状类型分级记录,统计小区调查总蔓数、总病蔓数和病级值,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同时观察记录药剂对西瓜的药害情况,药害有无按-、+、++、+++、++++等5级记载。

1.6.3分级标准(按条蔓症状类型分级)

0级:茎蔓和叶片无病斑;

1级:茎蔓节部出现梭形或圆形病斑;

3级:茎蔓出现二个以上梭形或圆形病斑或一处表皮破裂,或有1/3以下长度的茎枯死;

5级:茎蔓病斑出现二处以上表皮破裂并有琥珀色胶质物溢出,或有1/3~2/3长度的茎枯死;

7级:茎蔓出现多处表皮破裂并有大量琥珀色胶质物溢出,或有2/3以上长度的茎枯死;

9级:茎蔓病斑环绕并导致整蔓枯死。

1.6.4计算方法

注:Ai——i级病蔓数;

i=0,1,3,5,7,9;

M——调查总蔓数;

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安全性

第一次施药后1d和7d、第二次施药后1d和7d、第三次施药后1d和10d分别进行田间观察,所有试验药剂对西瓜无生长受阻、失绿、畸形等药害及不利影响出现,植株生长正常。

2.2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分析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40%苯醚·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mL、20mL、25mL/667m2三个剂量处理在西瓜上防治蔓枯病二次施药后7d和三次施药后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73%、70.01%和70.21%,79.07%、80.84%和81.60%,相当于单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24mL/667m2和常用药剂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0mL/667m2,略强于单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g/667m2。40%苯醚·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西瓜蔓枯病两次防效在三个处理剂量之间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3 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认为,40%苯醚·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西瓜蔓枯病效果较好,持效期较长,在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西瓜安全,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推荐每次用药量为制剂量:15mL~25mL /667m2,采取常规茎叶喷雾方法,均匀喷施于西瓜的茎基部、茎蔓及叶片。每次用水量45kg/667m2左右,间隔7d~10d施药一次,连续3次,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表1 40%苯醚·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西瓜蔓枯病效果

S481+9

B

1005-6114(2016)04-012-003

2016-04-20

袁浩(1967-),女,农艺师,长期从事植保工作。

猜你喜欢

瓜蔓枯病甲环唑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5%苯醚甲环唑·异菌脲悬浮剂
“沙棘枝枯病病原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苯醚甲环唑在芹菜体系中的沉积与残留规律
浙江省芦笋茎枯病非化学治理
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拌种控虫防病效果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草莓芽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第一棵上架的瓜蔓
大田冬瓜管理抓点儿紧
一棵丝瓜连两家
李树枝枯病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