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教学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2016-10-19杨玉静李越李红梅王军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满意度改革

杨玉静,李越,李红梅,王军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吕梁032200



护理教学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杨玉静,李越,李红梅,王军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吕梁032200

目的对学院护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改革策略。方法将该校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实施传统教学模式,选取学生95例,为传统组,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对该校护理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改革措施,选取护理专业学生95例,为改革组。观察教学质量评分,及观察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结果传统组学生对教学质量评分较低,改革组较高(P<0.05);传统组学生满意度为58.95%,改革组为89.47%,改革组较高(P<0.05)。结论对我校护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改革教学模式,从学生将来就业及临床实习方面重点考虑,侧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引进高素质教师人才,大部分学生对于教学模式感到满意,对教学质量评价较高。

护理教学;影响因素;分析;教学质量;教学模式;满意度

护理专业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校不仅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由于护理专业学生在完成学校三年理论知识学习后均需前往医院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临床实践教学[1]。因此,学校需要为医院输出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学生,为实习做好准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接受良好教学,提高其综合实力,而从学校角度出发,如何改革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整体水平,是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2]。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一段时间课程学习,将课本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的过程,此种阶段存在较多影响因素,为了保持良好教学质量,则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配合,积极进取,共同进步[3]。该文主要对学院护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改革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校2014年3月—2016年4月间的应届生实施两种护理教学模式,包括传统组和改革组。每组学生95例,其中传统组女生89例,男生6例,平均年龄为(20.1±0.4)岁;改革组女生85例,男生10例,年龄平均为(19.2±0.5)岁。两组学生资料相对均衡(P<0.05)。

表1 对比教学质量评分[分,(s)]

表1 对比教学质量评分[分,(s)]

组别课堂内容连贯性课程安排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互动课堂提问环节课后作业布置延伸内突传统组(n=95)改革组(n=95)t值P值74.15±1.20 90.20±2.14 63.76<0.01 78.26±1.45 91.40±2.13 49.70<0.01 79.63±1.02 90.23±1.04 70.92<0.01 77.62±1.10 89.41±1.47 62.59<0.01 78.10±1.71 91.04±1.16 61.04<0.01 79.22±1.04 89.12±2.10 41.18<0.01 78.50±1.16 90.30±2.01 49.56<0.01

1.2分析影响因素

从教师、学生、教学模式等方面分析影响我校护理教学效果的因素,包括:①教师因素:我校聘请专业课教师素质水平有差异,且每位教师带课方法不一,专业水准不平均,进行理论教学时侧重点不同,对于护理专业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意识,仍沿用传统授课模式。②部分教师教学时采用灌输型授课方式,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没有热情,进行实践课时带教老师临床操作示范不标准,教师人力资源不足[4]。③教学管理内容较单一,没有结合其他护理辅助专业,如急救实践、灾难护理实践、科室电子医嘱以及相关计算机应用系统实践、医疗法律相关知识如护士条例等,课堂内容延伸度不够。教学管理模式传统,护理专业无特色,只注重理论教学,不注重对学习综合实力进行培养[5-6]。④学生因素: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缺乏认知与了解,多由父母决定,对学习缺乏热情与探索精神,而本院部分教师接受调查反映出,本专业部分学生缺乏积极学习精神、对学习属于被动接受现状。对临床实践能力较差、没有作为护士的光荣感与责任感[7]。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知识掌握度不够,理论知识水平基础较弱、学生水平高低不同,对于临床实践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学生对于临床实践与专业知识掌握两部分学习侧重点观念不同,部分学生注重理论知识学习,部分学生注重提高实践能力,导致学生水平程度分布不均。

1.3制定改革策略

临床护理教学是为学生进入医院实习以及就业打基础的过程,此过程期间,教学活动的实施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其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环节。而在校学习期间开展教学活动主要目的为通过教师授课、学生学习,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掌握基本技能与基础理论知识。该文对我校护理教学过程中现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制定相应改革策略,包括:①学校应引进多方面人才,注重学历与教学能力的双重考核标准,引进临床带教老师负责护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应定期组织教师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对于负责班级学生进行熟悉评估,与学生拉近关系,改变授课风格,改变古板与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护理专业教师组应定期进行会议,各个任课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可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其对目前授课老师满意度、上课风格与教学态度等进行评价,并征求学生意见,及时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适应并接受[8]。②应合理安排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组按照每学期课程计划进行实践课安排,由专业能力较强、实践能力丰富、临床经验丰富、语言水平较高的老师负责,挑选最为实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重点培训,并要求其掌握。③教学组做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改革课程安排以及添加辅助课程设置,如设置自然灾害救治护理学、急救操作实践课程、计算机系统应用等课程,重点偏向实践性课程,一切以就业与实习方向努力,根据现代临床科室与患者的具体要求培养专业实践型人才,努力输出符合社会与医院需求的学生。在我校护理教学中,应适应现代临床护理观需求,注重提高学生应变与接收能力,将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与变通能力。④辅导员应对学生进行积极沟通,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专业,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完善成绩评价标准,在每学期期末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核,增设奖学金制度,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对于教师应设置优秀教师评选,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1.4观察指标

观察改革后学生对教学质量评分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课程内容、课程安排、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布置、以及授课延伸内容等,采用百分制评价,评分较高者,学生对于教学质量评价较高。观察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观察学生对教学质量评价情况

传统组学生对教学质量评分低于改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观察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

传统组学生满意度为58.95%,改革组为89.47%,改革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对比满意度[n(%)]

3 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医院临床技术不断提高,对于护理服务质量要求随之增长,医院对于高素质护理人才需求量与院校培养人才供给量呈现供不应求的现状,医院招聘时看中护士综合实力,不仅要求有丰富理论知识,更加要求临床实践能力优秀,而这两种能力,医学院在校期间应重点培养,有针对性进行教学。而我校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院要求,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知识强硬灌输,学生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均不能适应临床需求的局面。因此,为了求发展,共进步,现对我校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施更加人性化、符合社会需求的全方位发展人才[9]。

有研究发现称,医学院校对护理专业现行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改革措施并实施,大部分学生对于护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较高,对改革后教学模式表示满意[10]。该文发现,传统组学生接受校内一般教学模式,学生满意度较低且对教学质量评分一般;而改革组对我校传统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模式、课程安排等方面因素,针对性实施改革措施,提高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且教学质量评分较高。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医学院校中护理专业占据较大比重,此种学科是应用性较强专业之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临床实践能力,而学校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教学,对于实践能力培养意识淡薄、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分布不均、缺乏实践型带教老师、课堂内容枯燥乏味、授课模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等均会影响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实力。因此我校针对上述因素,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找出不利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改革模式,主要包括引进高素质型教学人才、提高教师的综合实力、改革教学模式、合理安排课程、对于实践课加以重视;教师授课时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学校教学与医院实习过程紧密结合,积极发展辅助专业的学习,如急救学、急救技能等,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让其为临床实习做好准备,大部分学生对于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感到满意,且对校内教学质量评价较高。

[1]江月英,蒋红,由淑萍,等.基础护理教学中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7):3487-3490.

[2]孙曙青,朱碧华,曹梅娟,等.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3):190-192.

[3]程红.关于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6(4):43-45.

[4]章莹,付伟.爱丁堡大学《护理中的关爱与情绪劳动》授课及对我国护理教学的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4,29(3):85-87.

[5]王明弘,权峰松,王利群,等.评判性思维倾向对护理教学影响的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4):300-302,319.

[6]张军,周焓,韩则政,等.合作性学习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4):311-313.

[7]韩媛,周英,罗艳华,等.护理本科实习生对学校手术室护理教学的认知与需求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3):4244-4246.

[8]金松洋,张小琴,黄惠安,等.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任务引领型教学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2):113-114.

[9]刘敦,姜小鹰,宋继红,等.综合情境教学法及演示实验教学法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1):827-830.

[10]刘俊香,杨术兰,丁洪琼,等.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24):4-6.

Influence Factors and Reform Strategies of Nursing Teaching

YANG Yu-jing,LIYue,LIHong-mei,WANG Jun
Fenyang College of ShanxiMedical University,Lvliang,Shanxi Province,032200 China

Ob 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 the college nursing teaching process and make targeted reform strategies.Methods 95 cases of students in our schoo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traditional group,and adopted traditional teachingmodel,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nursing teachingmodel in our school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nalyzed,and then the relevant reform measures weremade,and 95 cases of studentsmajoring in nursing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form group,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score,and student’s satisfactory degree to teachingmodelwas observed.Results The teaching quality score in the traditional group was lower and in the reform group was higher(P<0.05);the student’s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traditional group was 58.95%,and in the reform group was 89.47%(P<0.05).Conclusion We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 the nursing teaching process and reform the teaching model,fix our attention on the future employment of students and clinical practice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improving the practice abilities of students and introducing the high-quality teacher talents,and most stude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teachingmodel and have a higher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Nursing teaching;Influence factor;Teaching quality;Teachingmodel;Satisfaction degree

R-4

A

1672-5654(2016)08(a)-0091-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2.091

2016-05-08)

杨玉静(1987.6-),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护理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满意度改革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