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欢迎来到后信息时代

2016-10-18

第一财经 2016年38期
关键词:金字招牌榜单信息时代

有时候,我们也想知道一份坚持数年的工作到底意味着什么—就比如持续了八年的“金字招牌”评选。今年,我们特意找出历年的榜单来翻阅。

真有趣,这份榜单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简单的民意测验。2009年,《第一财经周刊》向1028个公司人询问了167个和品牌相关的问题,旨在通过公司人的视角,找到那些有持久影响力的品牌。在2016年,调查人数达到了3190人,列举在调查问卷上的品牌将近3000个。

八年来,金字招牌榜单见证了大品牌的沉浮,以及新品牌的崛起,同时它自身也成为中国消费领域变迁的长期观察者和记录者。

无论技术的更新,还是新渠道的冲击,你都能从这八年的榜单更迭中找到踪迹。2011年的主题是“创新者赢”,2013年则确定为“脆弱的大品牌”,当年最引人注目的品牌莫过于小米,它在互联网这个新渠道里找到了散落其中的消费者。而2015年的主题既是之前的延续,也是今年主题的前奏:“消失的大众”—消费领域的分化催生了诸多的细分市场,传统的大众品牌优势不再,新品牌随时崛起。

但今年的评选结果表明,新品牌并没有建立起持久的品牌影响力,很多去年位居高位的新品牌今年跌幅明显,而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名牌能在宝座上安稳就坐。在不少行业的调研结果中,“我不用”这类答案的占比甚至位居前列,消费者对品牌的喜好度明显下 降。

这是个可怕的信号,公司视为命脉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不见了。人们的选择越来越随意,规律难寻。真正的威胁已不在于互联网渠道本身,而是新技术赋予消费者空前的话语权,相应地,品牌对商业潮流的主导权也被削弱了。

这的确源于信息的爆炸式增长。1969年被定义为信息时代的元年,此后,随着计算设备的普及,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逐渐影响了商业社会的诸多环节。每一秒,我们触手可及的信息日益增多。2015年年初的一项统计表明,每秒钟,Google要处理3.4万次搜索请求,而中国人会制造16.6667万条微信。

信息的泛滥威胁到人们原有的消费理念和心态。有“零售业的福尔摩斯”之称的帕科·昂德希尔在他的《顾客为什么购买》中指出:“缺乏信息过滤会导致信息泛滥而无法选择,并没有可靠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识别哪些有价值,哪些没有,哪些可信,而哪些缺失信誉。”但另一方面,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宣称的“后信息时代”也来临了:在信息时代之后,互联网及个人电脑将赋予个人以最大权 力。

一些更年轻消费者的行为印证了这一点:他们不会被品牌方的广告所牵引,而是会主动搜索并筛选信息,很多时候,他们做出消费选择会更忠于自己的喜好,而不再忠于品牌本身。也就是说,表面看来,人们的品牌忠诚度丢了,实际上,他们是把忠诚度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一种新型消费观念正在跨越年龄代际逐渐普及开来。而这也意味着,品牌商第一次站在了一个缺乏主动权、也没有光环的舞台上。某种程度上,这把我们拉回到商业社会的原点:在一个抹平差异和优势的氛围下,你怎么打动一个挑剔的消费者?

猜你喜欢

金字招牌榜单信息时代
中纺院品牌周擦亮金字招牌
新奔腾:一汽的新金字招牌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榜单
小淮剧《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