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推进 精准发力

2016-10-18吕武刚田富才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6年8期
关键词:保康县教学点贫困学生

吕武刚++田富才

深入调查,精准施策。2016年3月,保康县印发《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出台,为教育精准扶贫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贫困学校“精准建设”,3-5年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精准资助”,全员资助、全程资助;促进贫困家庭的高校和中职毕业生“精准就业”,决不让贫困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根本上斩断穷根。

《规划》圈定了教育精准扶贫范围为全县所有中小学,重点为在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明确了“四全”工作目标,即学龄人口全部入学、困难学生全程资助、薄弱学校全面达标、教师培训全员覆盖;确定了八个重点项目和四项工作措施,让教育精准扶贫目标明确,措施具体。

不落一人,精准资助。按照“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把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部装进政策资助“笼子”,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得到更多、更充分的经济扶持,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返贫”。

学前教育阶段,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国家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在学费、书费全免,每人每年800元改善膳食营养的基础上,住宿生按照小学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的标准补助生活费;普通高中阶段,免学费,按照每人每年25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中职教育阶段,免学费,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

高等教育阶段,就读高职院校的,按照每人每年3000元标准发放助学金;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县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并统筹相关部门助学项目,按照每人每年3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同时,根据自愿和需要,按照本专科生每人每年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12000元的额度办理助学贷款。

调整布局,精准建校。近年来,保康县累计投入2.8亿元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新建、改扩建校舍11.36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16.74万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4万平方米,新建塑胶运动场4.4万平方米,标准食堂配备率、寄宿制学校一生一铺配备率、学生宿舍楼内洗浴率、如厕率达到了四个100%。同时,投入2900万元,为中小学及教学点配备“班班通”设备,完小以上学校“班班通”配备率和宽带接通率达到100%,其中油坊街教学点与襄阳市襄城区荆州街小学、大安教学点与保康县实验小学联建远程同步课堂。

全面推进,精准发力。在开展教育扶贫的路上,保康教育不仅在点上着力,更注重全面推进,精准发力,确保教育扶贫的力度和效果。

一是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加强乡镇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建设,开设亲情电话,聘请“代理(爱心)妈妈”,招募志愿者,进行“生活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全县共建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66个,关爱帮扶留守学生2200多名,对学生实行家庭化服务管理模式,为每名学生营造温馨如家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二是加大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建立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近三年来,全县仅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的教师就达2866人次。同时强化校本研修,参训率达100%,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自2011年全县开展教师交流工作以来,共有749名教师参与城乡交流,其中40人交流到100人以下的教学点任教。2010年至今,共为薄弱学校补充年轻教师276人。这些数据背后是农村孩子、农村家庭最大的实惠。

三是继续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扶贫”,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所有农村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让贫困地区农村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资源”。以后还将探索建立贫困地区农村教学点网络学校,采取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光盘授课等多种形式,促进贫困地区农村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以“增能力、强特色、上规模”为发展方向,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开展贫困家庭技能培训,与县核桃办、茶叶办、组织部联合开办核桃、茶叶技术员免费学历教育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计划”,三年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921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7%,综合质量评估获全市一等奖,帮助贫困家庭走上脱贫致富路。

(作者单位:保康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保康县教学点贫困学生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湖北省保康县:中药材助脱贫
“名特”派出所专场秀(三)马良派出所
农民得实惠 基层得发展——湖北省保康县供销社因地制宜加强基层建设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