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好“组合拳”精准“拔穷根”

2016-10-18佘承家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6年8期
关键词:远安县组合拳职教

佘承家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十二五”中期以来,远安县通过抢抓机遇、积极争取、精准规划,共投入约1.5亿元,校均投入约680万元,生均投入达1.3万元,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安全校舍、标准功能室、升降课桌凳、卫生厕所、塑胶运动场、绿化景观、特色校门、人性化宿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八有”目标,对学校钢架床、物品柜架、餐桌椅、不锈钢餐具、进餐刷卡系统、直饮水设备、集中供热设备、办公桌椅等设施设备实行“八统一”配备,实现城乡学校后勤设施无差异配备,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实现“班班通”覆盖率、专任教师笔记本电脑拥有率、计算机教室配备率、常规装备达标率、学校管理信息化实现率“五个100%”目标。实施“校安工程”,向全县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所在的乡镇学校投入资金3202万元。近几年,投资2700余万元支持县职教中心建设,投资2107万元,新建5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促进乡(镇)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全县20所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现代化学校创建评估验收,达标率95%以上,贫困村办学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

均衡配置优质教师资源。在师资配备上,远安县教育局统筹核定教职工编制,按照总量控制、校际调整、动态管理原则,制定全县中小学教职工定编方案。近三年,招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79名,并根据学校需求分别安排到乡镇中小学任教。优化幼教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师资补充机制,以“订单式”引进、“订单式”帮扶和“订单式”培训为重点,强化园本培训,乡镇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和保教能力逐步提高。切实落实农村教师待遇,保障教者从优。在职称评审、评先评优上按一定比例向乡镇教师倾斜,形成了“越往基层、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以及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用人机制。为进一步均衡教师配置,促进城乡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共用,县教育局修订完善《城乡教师交流管理办法》,不断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建立健全教师、校长交流制度,以订单交流、区域联谊交流、管理干部交流为重点,不断优化城乡教师援助工程,师资配置均衡化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以建档立卡的15个贫困村、423名贫困学子为重点,做到精准识别,严格落实各类惠民政策,做到精准帮扶、应助尽助、不落一人,确保教育扶贫资金的使用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从2015年起,启动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为200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落实补助资金20万元,为1663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费补助190.3万元,为1000名贫困寄宿生发放交通补贴20万元,为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572名学生落实国家助学金113万元,为职教中心1581名学生免除学费189.72万元,为935名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93.5万元,牵头起草了《远安县贫困大学新生资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县政府、爱心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等资助大学新生310名,落实资助资金106.8万元,为628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410万元,基本实现二本以上困难家庭大学新生资助广覆盖。2015年,全县教育系统为各类困难学生捐款142347.5元。多项惠民资金及时发放,解决了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有力保障了每一个孩子享受优质、公平教育的机会。

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在不断加强县职教中心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基础上,依托县职教中心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实施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工程。围绕全县产业发展重点,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职业农民、“雨露计划”等培训,为贫困村农户提供技术保障,提高了他们的致富能力。2015年,累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700余人次。下一步,远安县将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结合全域旅游富民战略和生态远安建设大好形势,努力做强旅游管理和现代农艺两个专业;积极与县内外企业实行校企人力资源合作,探索“校企联合、产学结合”职业高中发展模式,加快机电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农艺实训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县域学历教育、职业农民培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生活教育的开放式服务平台,为全面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撑。

(作者单位:远安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远安县组合拳职教
又惊险又甜蜜
打好“组合拳” 书写新答卷
打好“组合拳” 攻克“坚中坚”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一双特别的鞋子
做生肖鸡
紧张的亲子手工课
“组合拳”中出效益
朱共山的光伏组合拳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