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播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6-10-17

农业知识 2016年33期
关键词:死苗播种期播种量

小麦播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据调查,近年来在小麦播种方面存在六大问题,直接影响到产量水平的提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

一、有钱买种没钱买苗。在小麦生产过程中,部分农民总是存有播种量少了,麦苗稀、穗子少、产量低的错误观念,因而造成盲目加大播种量的现象。在适期播种的范围内,每667平方米播种量就达到15~20千克,有的甚至更多。小麦分蘖后冬前麦苗拥挤,田间通风透光不良,个体生长细弱,特别是冬前气温高的年份,麦苗徒长,甚至拔节,造成小麦越冬死苗。即使有的麦田没有造成越冬死苗,但年后麦苗也不壮,不利于小麦高产。

措施:在小麦生产上要根据播种期、品种分蘖能力和成穗特性,合理确定播种数量。在播种适期内,一般每667平方米8~10千克,播种适期过后每晚播1天,播种量可增加0.25~0.5千克,晚播麦田最大播种量也不应超过22.5千克。

二、多施化肥就能提高产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民不愿意再积造农家肥,且化肥用量逐年增加,以为多施化肥就能提高产量。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仅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和营养比例失调,过量施用化肥常常造成无效分蘖过多,通风透光不良,茎秆细弱,引起倒伏,不仅不能提高产量,反而还会造成产量水平下降。

措施: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农家肥除养分全面、肥效长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具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培肥地力、增强农业后劲的重要作用,是化学肥料无法比拟的。化肥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实行配方施肥。达到用地养地相结合,使地力不断培肥,产量不断提高。一是应用配方肥,以当地农业部门推荐的配方肥每667平方米40~50千克作基肥;二是配方施肥,每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铵15~17.5千克、60%氯化钾7.5~10千克、尿素3~7千克作底肥,翌春再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

三、播种早了怕过苗。所谓的小麦过苗是苗量过大、麦苗拥挤、向上直立生长、叶片过长过大,造成田间通风透光不良。部分农民在小麦适宜播种期不播种,等到适宜播种期过后再增加播种量,害怕种早了小麦过苗。目前小麦过苗一般是播种量大造成的。实践证明,在适期播种的范围内,只要播种量适宜,一般不会过苗。

措施:应在适宜播种期内播种小麦,山东麦区的适宜播种期一般在10月上旬前后,南部可适当延后,北部可适当提前。

四、秸秆还田不增施氮肥。秸秆还田是解决有机肥不足、增加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但部分农户对这项技术掌握不好,有的农户实行秸秆还田后不增施氮肥,出现秸秆腐烂吸收氮素与小麦生长争夺养分的矛盾,造成小麦出现黄弱苗,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措施:实行秸秆还田的麦田要增施氮肥,每667平方米增施碳酸氢铵15~10千克或尿素5~7.5千克,以加快秸秆腐熟,防止秸秆与小麦争夺养分。

五、农药拌种随拌随用。部分农户播种时在地头用农药拌种或种衣剂包衣,拌种或包衣后随即播种,播种后粘在种子上的农药很快被土壤吸附,种子吸收很少,起不到拌种或包衣防病治虫的作用。

措施:播种时要提前拌种,拌种后堆闷1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收农药后再进行播种。用种衣剂包衣时要提前1天以上,使药剂在种子外围形成药膜,包衣的种子晾干后再进行播种。

六、播种深点抗冻。有的农民认为小麦播的浅了容易冻死,播深点抗冻。根据多年田间调查,冬季小麦死苗与播种深度没有相关性,一般是由麦苗不壮、土壤干旱或品种抗冻能力弱造成。

措施:小麦的适宜播种深度掌握在3~5厘米,播种过深一是麦苗出土缓慢,不利于形成壮苗,二是分蘖节埋土较深,不利于小麦分蘖。播种过浅易造成土壤干旱死苗。

(刘忠强 周丙伟 山东省宁津县农业局)

猜你喜欢

死苗播种期播种量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播种量与多效唑对豫麦158 产量性状的影响
弱筋小麦“杨麦15”播种量试验研究
不同播种期对黄心乌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五河县夏玉米死苗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