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写的忠诚

2016-10-17葛爱冬祖国强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农技农民

葛爱冬 祖国强

编者按:在我们脚下的这片黑土地上,不同的年代总会涌现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杰出代表,同江市委原常委高庆国就是其中一个典范。在他身上,集中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崇高境界,充分诠释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在这里,本刊隆重推出长篇通讯《大写的忠诚》,让我们一起走进高庆国的内心世界,在深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以这位优秀共产党员为标杆,学思践悟,身体力行。

在广袤的三江平原,桦南、富锦、同江三地连成一条线,一路向东。

这条线,是同江市委原常委高庆国的人生轨迹。26年来,在这条线上,他用激情淬炼出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用深情倾洒着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爱。在这条线上,他用49个年轮走出了令人仰慕的高度。

行走在三江大地上,纵横数百公里,我们追寻着高庆国生前的足迹,听人们动情地诉说这个把温暖送进别人心坎里的人;我们记录着高庆国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心底钦佩这个用忠诚铸就了一座精神丰碑的人。

1967年9月,高庆国出生在桦南县金沙乡治山村的一个普通农家。父亲是民办教师,母亲是生产队社员,兄弟三人中他排行老大。

1990年,高庆国从黑龙江商学院毕业,成为桦南县人事局的一名科员。

1999年10月,32岁的高庆国出任桦南县幸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骨子里有着一种对农民的天然亲近感。仅仅三个月时间,他就跑遍了全乡15个村外加一个农场,对各村的自然情况、人口分布、农民收入了如指掌。时任乡党委书记的杨贵江十分看好这个新来的“搭档”,认为他善于学习,做事认真,群众观念强,是个当乡长的好料。

位于桦南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五道沟村地处半山区,山上沟壑遍布,每到雨季,雨水冲积下来的淤泥常常阻塞山下的道路。高庆国带领干部群众包段清淤,苦干一个月,终于清出了一条像样的村路。他还动员村民退耕还林、挖坑种树,既调整了产业结构,又避免了水土流失。于是,一个个马蹄坑像片片鱼鳞锁住了雨水,而种下的秋香梨、太平果也鼓起了农民的腰包。

2000年8月,高庆国通过公选被组织推荐任命为富锦市政府副市长。在新的岗位上,他决心用自己的真才实干为党工作、为民造福。

2002年2月,高庆国主抓农业农村工作,从此全市乡镇村屯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每到一个乡镇,他从不通知当地领导,而是直接跑到田间地头,倾听农民的所愿所盼。一次调研过程中,他了解到农民饮用的都是浅井水,因水质不卫生、矿物质超标而影响了身体健康,便立即着手推动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仅用一年时间,广大农民就吃上了自来水。一位村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这个高副市长别看年轻,还真体谅咱老百姓的难处!”

除了开会,高庆国几乎每天都下乡。从春耕开始,每天清晨四点多农民下地的时候,高庆国也蹲在了田间地头,跟农民一起交流种植知识。

司机劝他:“你是当领导的,走几个点儿看看就行了呗。”

高庆国说:“那哪行!不弯下身子,你咋知道苗长得啥样?不走近农民,你咋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看到农民急需先进实用的农技知识,高庆国大力倡导实施“农民带农民”计划,整合7所学校的资源,创建了全省首所农民自己的学校——麻晶莉农业技术学院,举办800多期培训班,培训农民10万余人次。他主持开展“百人百村千户”工程,组织市镇两级100名农技人员,进驻100个村屯,联系1000户农民,每人每年进村指导100天,广泛普及科技知识,进行农技指导。这一做法既促进了市、镇、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又培养出一大批农民科技示范户。他还积极运作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动形成了“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的生动局面。

从小家境贫寒的高庆国对困难群众的境遇总是感同身受,无论身处基层一线还是走上领导岗位,他的心始终牵挂着那些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

2002年8月的一天,高庆国走进向阳川镇龙富村贫困户宫树胜的家,眼前的一幕深深刺痛了他的心——草房低矮破旧,屋顶有一个大窟窿,晴天还好说,雨天可想而知。高庆国问宫树胜怎么不修补一下,宫树胜为难地说:“哪有钱啊,家里就我一个劳动力。去年我在干活的路上不慎摔倒,镰刀把肠子都划了出来,命差点儿搭上。现在,我重活干不了,看病又欠下一屁股债,媳妇既残疾又智障,啥也指望不上。这不,家里两个儿子,大的因为没钱不念书了,小的都10岁了,想上学也没钱。”

走出宫树胜的家,高庆国对随行的村干部说:“我们一定要帮帮老宫家,要不,还算什么党的干部。房子要修好,生活要保障,孩子要有学上!”

高庆国给向阳川镇小学校长打去电话,让他无论如何也要接收宫树胜的小儿子入学,并表示,孩子上学包括食宿等各种费用都由自己承担,直到孩子毕业。

紧接着,高庆国罕见地主动找到一位开发商:“做点儿好事吧,钱那么多别总往自己腰包揣。”看到一向不求人的高庆国为了一个贫困户亲自来求援,开发商很感动,立马无偿给宫树胜家修好了房子。

年底,宫树胜用胶丝袋子装着自己舍不得吃的两只鸡,到市政府找高庆国表达感激之情。高庆国掏出200元钱,让秘书转交给老宫,并叮嘱:“这200块钱给老宫,让他留下一只鸡,也别伤人家面子。告诉他,等过年我去看他。”

高庆国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2008年,高庆国在东平社区调研时了解到,有一个叫毕秀坤的妇女腰间盘突出多年,没有职业,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全靠大女儿打零工维持生活。二女儿王文清被北京工商大学录取,却没钱上学。高庆国为毕秀坤联系了一份保洁工作,协调安排了一处政府廉租房,并连续四年自掏腰包资助王文清,即便调到同江市工作后也未间断。而当时,高庆国的住房欠着银行贷款,有时还要向弟弟借钱贴补家用。当王文清大学毕业挣到第一笔工资到同江要感谢高庆国时,他婉言谢绝了:“你一个人在北京打拼不容易,看你一步步走到今天,我就很欣慰了。”

猜你喜欢

农技农民
耕牛和农民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技推广工作
农民
关于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探析
取消农业户口,农民还是“农民”吗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