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

2016-10-14陈怀书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陈怀书

摘 要:数学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小学数学教学却与社会生活保持了较远的距离,从而容易让数学陷入乏味和枯燥的尴尬境地。而实际上,小学数学教学完全可以与生活挂钩,可以通过生活改变数学教学的痼疾。对此,本文就对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并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66-01

数学是一项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学科,对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数学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相信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就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出发,简要谈一下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一点思考。

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如果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之后,不知道如何应用,他们就会觉得学习知识毫无用处,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常常用到数学知识,从而通过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估算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就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有效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1、请学生们估算一下自己每天花掉多少零花钱,一周、一月、一年呢?2、家里每个月的开支大约有多少?通过类似的问题,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从而学习兴趣大增,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出估算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也自然有效提高。再如教学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相关知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的质量单位:大家常吃的饼干、方便面、食盐、大米等包装袋上都标有质量,大家不妨拿在手中掂掂,体验一下几克、几十克或者几千克的重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便能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确实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二、运用数学语言实施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把具有抽象化意义的数学知识,转变成能使小学生更加形象以及直观的进行理解和接受的知识,最关键的就是对数学化语言的应用。众所周知,虽然数学看起来似乎比较枯燥乏味,但是里面其实蕴含了很多有趣和生动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如果缺失具有高素质的数学语言艺术,就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挖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需要生活化,这是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理解和学习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对圆柱认识这一内容进行学习时,为了使学生对圆柱的特征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动手去摸周围的圆柱物体,并让学生把自身的感受以及体会说出来。而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会认为摸到的为圆形,还有的会认为摸到的为光滑的平面。与此同时,教师需要进行因势利导,通过概括性语言来对其进行总结,如光滑的平面为圆柱底面,而曲面就为圆柱的侧面。利用这种教学手段,合理有效的应用引导性的语言,并把学生的自身感悟结合在一起,这样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同时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开放教学方法,引导自主学习

学习方式体现自主性,教学空间体现开放性。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开放教学方法,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

学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存在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和探究,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教师应进一步拓宽思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把活动的空间延伸到校外、课外……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数学知识。

四、注重生活实践,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一个人的数学素养,最为重要的是能以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数学应用意识的体现之一是当面临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如现代社会中的利息、股票、概率、税收、保险、贷款等问题。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他们更深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五、数学作业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教师应紧扣教材,从教材中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布置符合学生实际的作业。如学习了《厘米》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回家量一量家具和电器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厘米,爸爸妈妈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并比一比家里谁最高。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寓于生活中,生活中又饱含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让数学生动化、形象化、通俗化,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高不可攀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学习数学,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参考文献:

[1] 芮阿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和体会《云南教育》 2001 第21期

[2] 张应贵.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2012

[3] 吴小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上海教育科研》,2005第12期

[4] 王晴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