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

2016-10-14左洁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实践性趣味性数学教学

左洁

摘 要:数学作为我国学生从小接触的科目之一,它对小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认识方面的培养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要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具数学趣味就应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数学,在记录中读懂数学,通过亲自动手体验数学,从而爱上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生;实践性;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110-01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的改革之下,教学目标也倾向于在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增强学生体验机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数学的教学不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因此通过情景教学这一方法,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去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能有机会亲自体验,有利于探究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数学的学习。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非常强,学习与接受能力亦很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采用趣味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理解数学,并对数学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让数学教学更加具有数学味,是一个需要我们进行探讨的问题。

一、学会观察,从观察中发现数学,通过动手实践理解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最初让学生接触的便是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教师引导小学生在观察较生动的生活中的物品时,总结自己观察到的数量和发现的问题,再由学生在课堂中将这些问题与现象提出来,一起讨论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观察得非常仔细,这种好奇心让他们通过对观察得到的数字,得到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更加全面与深刻。例如,在观察果盘里的水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观察果盘的数量,每个果盘里的水果个数。学生们通过观察后得出按个数分和按份数分的直观感受。教师再提示学生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这时可能会有学生发问:“总共有多少个?”或“总共有几个,每个盘子里分几个,可以分成几份?”等问题,教师就可以顺势组织学生解答。从中引导学生认识总数,份数,和每一份的个数等简单的数量关系。通过动手分一份等实践活动,直观的感受到按份数分与按个数分的差异,特别要注意的是,尽量在初次接触这样按份数分和按个数分的习题时,每份个数和份数的数字一定不要一样,避免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对数字产生混淆。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数量关系的同时,也对其他的相似习题有了一定的认识。慢慢地,形成了从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习惯,掌握到了相应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二、记录学习,在记录中读懂数学,认识数学

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时,不能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因为这样做会使学生对数学全无兴趣,且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神奇之处都比较好奇,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来,以自身为主体,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记录。之后,教师再进行适时辅导,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生认识时间时,可以带学生观察钟表。从钟表的数字、钟面的构成,时针、分针、秒针运行的方式,运行中相互的影响关系等方面来认识和了解时钟。教师可事先让学生去观察各种时钟,并通过拍照和文字记录的方式,将这些时间记录下来。然后将图片和文字进行整理,到课堂上给其他同学讲课,让学生来做课堂的主人,将他们观察记录到的知识拿来和同学们分享。学生天性使然,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去认识钟面的四周的格子的区别,让学生认识到钟面分成12大格,60小格的意义。如教师可以提问:时钟的钟面有多少大格?是不是所有指针都是走大格的?学生通过记录观察,就会发现分针和秒针总是小格小格的运行,还能在运行的过程中带动其他的指针。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告诉学生,时针、分针、秒针是一种很团结的机械,它们有相关的规律,一旦秒针运行一圈,就会使分针运行一小格,一分等于60秒;同样的当分针运行一圈,时针也会运行,但是时钟运行的是一大格,一时等于60分;分工各不相同。通过介绍,学生就会明白,原来一只小小的钟面也有这么多相关的联系。

三、实验总结,亲自动手体验数学,爱上数学

在学习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后,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数学实验,将会使课程教学更加富有数学趣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加,对教学效果会有较好的影响。如在学习《认识方向》时,教师可以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方向,那么你们掌握的方向有哪些呢?教师在进行一定的理论知识教育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对方向的认识和整理。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知道了有关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的理论知识,而通过动手实践,用指南针观察生活中的方向,学生对方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东方和西方方向相反,北方和南方方向相反,同时也让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的知识牢牢印在了学生脑海中。又如《测定方向》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有八个方向的方向板。小学生动手能力极强,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回忆有关方向板制作的数学知识。当方向板被成功制作出来后,学生会有很强的成就感,再用方向板来测定身边的各个方向有什么,让学生更深的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实际联系,我发现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虽然有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困难,但是都很喜欢动手去做,包括平时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会愿意动手去做,我希望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得出结论,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而因此爱上数学。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让课堂教育更具有数学趣味,必须从实际教学出发,加强学生对数学的认知。通过让学生走进数学,参与数学研究来学习数学,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数学知识,再通过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爱上数学,这样的数学教学将更具数学趣味。

猜你喜欢

实践性趣味性数学教学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