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16-10-13沈吉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虞美人李煜

沈吉

摘要:前人吊李后主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他一生的政治生涯是荒唐而可笑的;但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不衰。“亡国之音哀以思”。他的词冠绝五代,早年的词作清新绮丽,成为后代“婉约派”词人艺术风格的源泉,而其晚期的创作悲凉凝重,成为后代“豪放派”词人模仿的范例。其豪放词代表作之一《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一往奔放,淋漓尽致。如同佛说“人生一切苦”的大彻大悟,难怪有人以词中的佛祖称之于作者。

关键词:南唐李后主;李煜;虞美人

李煜(公元937-978年)史称南唐后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莲峰居士、钟峰白莲居士,徐州(今江苏徐州)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作为君主,李煜是腐败无能的亡国之君;但作为词作家,他却是晚唐五代词人的杰出代表,在词的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七月流火,朦胧的夜。今晚是后主42岁的生日。侍女哀婉如莺的歌声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李煜的新作唱得余音袅袅,恍如乐仙。

歌声飘出窗外,划伤了寂寞的月光,也划伤了李煜那颗流离失所的心。

记忆和痛苦挟着月光纠缠而来,随着侍女的歌声回旋盘绕。

在南唐时的奢华绮丽、肆意恣睢的生活,随着南唐的灭亡,永远地离去了。当他在宋军士兵充满好奇、蔑视的目光中,无地自容地登上了北上的行船时永远地离去了。等待他的并不是醉生梦死的王公生活,而是亡国之君的屈辱与悔恨。

时隔不久,太宗赐酒,李煜死于异国他乡。据说太宗就是闻《虞美人》而萌动了杀机,所用毒药名牵机药。中毒者不会马上死去,而是在药力作用下不断地抽身前屈而死,备极痛苦,惨不忍睹。

时至今日,几乎没有人了解李煜的政绩,也几乎没有人不了解李煜的词。虽然他被迫从政一生,可是他却是以一个词人的身份永垂青史。

李煜不仅仅是个词人,还是书法家、画家、收藏家和音乐家,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绝代才子”。

李煜是书法家 ,曾创制自成一体的“金错刀”书法。后人将他的书法比喻为“倔强丈夫”。李煜的书法一开始是学柳公权,这在陆游所作的《南唐书》中有记载。其后,他花费大量的时间揣摩颜真卿、欧阳询、诸遂良、王羲之、王铄等人的书法精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所书写的碑刻《笔阵图》竟然被后人误以为是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可见他在书法上的造诣。

李煜也是书法理论家。他读过羊欣的《笔阵图》,写过《书述》、《书评》,他认为:“善书法者各得右写之一体 ,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洵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诸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独献之俱得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 「1」(第9页)

对于书法有着如此深入细致的了解,绝不是在朝夕间而能达到的。是他在空闲时间里,对此一直不懈的探索,才达到后人所说的“善词章,能书画,皆臻妙绝”的境界。

李煜在绘画上的造诣也不次于他对书法的造诣。

《图画见闻志》:

后主才识清瞻,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木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金陵王相家有杂禽花木,李忠武家有竹枝图,皆稀世之物。「1」(第10页)

《宣和画谱》:

江南伪主李煜,政事之暇,寓意于丹青,颇到妙处。画竹清爽不凡,别为一格。「1」(第124页)

《豫章黄先生文集》:

世传江南李主作竹,自根至梢,极小者,一一勾勒成,谓之铁钩索。自云,惟柳公权有此笔法。「1」(第123页)

《太平清话》:

后主善画墨竹。「1」(第126页)

可以说,上面所说的评论,是每一个终生从事书法、绘画研究的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得到的,但是,古往今来,能得到如此高评价的书法家和画家究竟有几个人。李煜却得到了。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一书中评价李煜:“才识清瞻,书画兼精,赏观所画林木飞鸟,远过长流,高出意外。”

李煜是书画收藏家。“宫中图籍万卷,钟王墨迹尤多。”李煜的藏书都是“仇校精审,编秩完具,与诸国本不类”珍异版本。

李煜还是个音乐家。他所做的《念家山》、《振金铃》二曲曾经在江南地区广为流

李煜之所以能在词的创作上取得如此大的艺术成就,成为名符其实的“词中之帝”,与他这些才能是分不开的。

这些傲世才能若生在普通人身上,任何一样都是莫大的幸福,但上天却戏弄地把它给了李煜。他让李煜获得了一切词人所应具备的才能,却惟独忘了李煜最需要的才能——政治才能。

李煜在现实和理想间徘徊、挣扎,创作出了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也一步又一步将自己的国家推入了灭亡。

在苍凉的曲调中,李煜心中翻腾着难以言语的哀怨。他写下了“气魄沉雄,实开宋人豪放一派……论者谓此词凄怆,与项羽拔山之歌,同出一揆” 「2」(第57页) 的名词《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国家不幸诗人幸,活到沧桑句便工。”(清赵翼语)后主李煜亡国后的深哀巨痛使他成了“词中之帝”。

二、莫道先后风格异,真情无改是词心

王国维说:“词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短处,亦即为词人之长处。”

李煜的词,所以分为前后两期,以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他降宋时作为界线。前期的词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多反映宫廷香泽绮罗,艳浓绮丽的作品。

他的艳情词写得惟妙惟肖,使人如临其境,他的作品《一斛珠》很好地体现了这点。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浣。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破。

词作绮丽柔靡,特别是最后两句,描写了一个年青美丽的歌女在半醉中恃宠撒娇的妩媚神情,真可以说是传神之笔。即使是前期描写奢侈豪华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作品,也摒弃了花间词人粉饰、涂抹、雕刻的痕迹,而用明净单纯的句子,似乎信手拈来,却字字珠玑,可谓鬼斧神工。正好纳兰性德所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量,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渌水亭杂说)

在这同一时期,李煜亦为后期的豪放词派打下基础。他的词作《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后人点评此词通篇以“奔放自然之笔,表现了一种全无反省和节制的完全沉溺于享乐中的遄飞的意兴,投尽享乐的思想情绪虽不足取,但写景逼真,情味真切,文笔生动,不失豪放之气。”

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正月,李煜被押解到了汴梁,开始了囚徒生活。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沉痛,往事的追忆,“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王轾《默记》)。在这一时期,李煜的词作变得意境沉重、浑厚起来。他完全从“花间派”词人的风格中走出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另一种词风。在这一时期的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词创作的最高境界,由此诞生了词史上最为感人,成就也最高的作品。

面对空落的庭院,回味起旧日庭前的歌舞盛况,李煜写下了《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终日谁来”?确实,有谁来看望他一个亡国之君呢?李煜只能独自“对景难排”,不得不在屈辱的生活中回忆,不得不在往事的清醒中痛苦,“往事只堪哀!”

他又相继写下了《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而他的绝命词《虞美人》更是血泪文字,千古传诵。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说:“此首感怀故国,悲愤已极……末以问答语,吐露心中万斛仇恨,令人不堪卒读。通首一气盘旋,曲折动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3」(第488页)

春花秋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收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我”既已对人生绝望,经历了诸多往事,一切都已“朱颜改”,你见证了所有“往事”,但你究竟“知多少”?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我”不忍回首,也不堪回收。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吗?整首词一气盘旋,波涛起伏,又围绕一个主题思想“愁”,结合成谐和协调的艺术整体。王国维说的好:“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词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4」(第4页)李煜的《虞美人》正是以眼泪和悲愤而写成的不朽之作。

无论是前期描写男女之情,还是后期抒发亡国之痛。李煜都坦露胸襟,直言不讳。他所有的词都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出发,自然真实,直抒胸臆。李煜的词不镂金错彩,却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情味隽永。他的乐举杯共享,他的悲我们感同身受。每首词,不改的是那颗纯真的词心,是直抒胸臆不隐晦的诗人性情。

三、谁家石碑文字灭,后人重取书年月

李煜的词明白易懂,上口动听,乍看之下,几乎都是信手拈来的俗语,细品之后,才发现无一句不是动人的绝唱。

《乌夜啼》是李煜在两年多的囚徒生活中所作。这也是当时众多作品中李煜没写到梦的两首作品之一。众所周知,李煜的“梦”是痛苦的,悲愤的,但这首没有“梦”的作品表达出来的愁苦心情却是更加令人心酸。

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燕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鲜花盛开似锦,然好景不长。瞬息之间,它就急匆匆地纷纷凋谢,落红遍地。如果是时序推迁,自然衰败,尚也解心中之遗憾。如今却是“朝来寒雨,晚来风”不断摧残蹂躏所致。何止李煜所说一个“太”字了解,“匆匆”的不只是美好的鲜花,还是那鲜花一样娇嫩的女子,还是那迷离烟蒙的南唐往事。

“春红”让人联想到的何止如此,人世间的许多风雨花残之事,蕴含极广,可以概括古今。而那“朝雨晚风”,既是自然界的风雨,又是人生、政治上的风风雨雨。短短几字已包罗万象,这样的概括能力具有震撼人生的力量。

下阕“燕脂”紧接“春红”,异样惹眼,这“燕脂”在朝雨晚风的吹打之下,不仅是湿濡,而化成了“泪”,这“泪”是谁流露,又是为谁而流?哀艳的离情的“泪”,已经让李煜“醉”留人了,这个“醉”字不是欢喜的陶醉,而是那“借酒消愁愁更愁”的“醉”。这让我想到李煜另一首《乌夜啼》中一句“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李煜只能在酒醉中回忆那美好的往事,慰藉自己的心灵,但现实却是如此的不堪,他的怅恨与悲哀无休无止,无穷无尽,就像大江之水滔滔东流,奔腾不息永无尽头一样。结尾“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以东流的江水来表现无边的哀痛,既形象又有概括力,成了千古绝唱的名句。此句如真的长江大河,将题旨升华为对整个历史与人生的概括。这里的“长恨”“长东”呼应上片的“朝来”“晚来”,加倍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有学者认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美中不足在“恰似”,盖明喻不如暗喻,一语道破“如”“似”,意味便浅。而“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恰好免去这一微疵,使尽泯“比喻”之迹,而笔致转高一层矣。「4」(第7页)

而我们读李煜的词,自然不若文人所精,感受方浅。但李煜的苦,李煜的恨,李煜的愁,溢满字里行间,却让人感同身受,无法置身事外。

王国维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人间词治》)李煜的词真情洋溢,使每个读者为词中所描写的意境吸引,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是词创作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南唐亡于李煜之手,这是一种宿命。李煜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没有亡国之痛,就不会有那些流传千古的佳作,这就是所谓“国家不幸诗人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但后人并没有吸取李后主的教训,南唐国灭149年后,另一位“艺术家皇帝“宋徽宗凄然登场了……

李煜在历史上离我们远去,他留下的是一首首悲凉浑厚的歌,唱出了人生的悲哀,也唱出了人生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杨军.南唐后主李煜传[M]. 北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张养年,王春香编注.豪放词[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3]徐季子,姜光斗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上)》[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宋词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虞美人李煜
虞美人的烦恼
虞美人花开(环球360)
李煜
李煜作品
我们家的小“坑货”
他把悲伤流成一江春水——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 侦查(外二首)
也谈李煜词作中春的意象
李煜和李清照追求思想自由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