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撕卷”之后的思考

2016-10-13王明珠

湖南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英语老师学期猴子

王明珠

“撕卷”之后的思考

王明珠

上学期的期末考试,班级中一名成绩中上的乖乖女做出了惊人举动,在“大考”中英语考了28分!不可能!这是我的第一反应,事后我找来同样的试卷让她做,她很快做完而且考出了87分。28分怎么考出来的?面对我和家长的质问,她无辜地说不知道,基于她以前的优秀表现我们没有深究。这学期在两次单元考试时又发生了匪夷所思的事件:她说试卷不见了,甚至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帮着一起寻找。事情的真相却是,一次是她把自己的试卷藏了起来,另一次则是她将试卷撕了藏在装饭盒的袋里。

一向乖巧的她能不顾后果地撕试卷,为什么?

与她多次谈话后得到的信息是怕老师。她说,英语老师很凶,考得不好,就可能被惩罚。一直以来她虽乖巧却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因为请假落下了很多的课。偏偏这孩子又是敏感的性格,很在乎老师、家长和同学对她的看法,期末考时看到试卷上出现一道不会做的题后就懵了,最后考出了28分。本期开学后,英语老师狠狠地训了她,还通知了家长,此后她的几次“异常”表现都与此相关。

她应该是心理出了问题。于是我暗地里调查班上其他同学,同时在家里和女儿聊天顺便打探他们的“内部情况”(女儿与她是同班同学)。孩子们反映的情况与女孩说的基本一致。由此说来,这群六年级的孩子看起来似乎长成了小大人,实际上他们还是一个个需要老师呵护的孩子,优秀生如此,后进生更是如此。处于敏感期的他们,更需要教师关注他们的内心,并针对不同孩子进行有差别且更细致的教育。这就是教育中倡导的“因材施教”。

这一事件让我想起三年前在成都国培期间,参观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时的一段经历。

那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校长康永邦更是一位有魄力的校长。在参观校园文化建设后,康校长给参会学员作了“学校,也可以这样办”的专题报告。在关注“教师成长和学生成长”部分,康校长插入了一个小故事——“托举猴子和狗上树”,朴实的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我的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我也当然是农民的儿子。有一天,我的父亲知道我担任了一所小学的校长,在饭桌上父亲对我讲了下面一个十分简单的故事:‘你当了校长,要记住:你要学会让猴子上树,让狗看家。你用手托着猴子上树,你只要一拍猴子屁股,猴子就会嗖一下窜上树;你要是托着狗上树,一下,两下,三下,狗上不了树,你再拍一下狗的屁股,狗会扭过头来,咬你一口……’”

我想,康校长在这里讲这个故事,无疑是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执教者,应“以人为本”。当老师,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面对不同的对象,尊重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就是我们平时老生常谈的“因材施教”。

此时,我们再回头看小女孩撕卷事件,当会有更多的思考。

(作者单位:澧县一完小)

猜你喜欢

英语老师学期猴子
英语老师必须跨越的一座大山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没意思
男猴子和女猴子
淘气的猴子
猴子出海
第一次见英语老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永远的新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