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包的控制与案例分析

2016-10-13刘翠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21期
关键词:湿包灭菌器冷凝水

刘翠平 张 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新疆克拉玛依834009

湿包的控制与案例分析

刘翠平张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新疆克拉玛依834009

目的灭菌器内整锅灭菌物品出现严重湿包现象,通过案例,分析发生湿包的原因,提出控制湿包的对策。方法采用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灭菌包裹含水量≤3%(手感干燥),>6%视为湿包,对2014年7月~2016年2月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1577锅次,10000个灭菌包,BD试验452次,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灭菌器内整锅灭菌物品出现严重湿包现象,主要见于设备因素:①控制面板上的温度测量仪发生偏差,BD测量温度无法达到相应温度,导致BD试验包整个包裹全部浸湿;②疏水阀堵塞,冷凝水排出不通畅,干燥效果不佳,灭菌器内整锅灭菌物品出现严重湿包现象;其他原因引起湿包现象仅仅是手感潮湿。采取控制措施后严重湿包现象由控制前的14.4‰降至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3,P<0.05)。结论找到湿包发生的原因,实施相应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湿包现象。

湿包曰原因曰设备曰BD试验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wet bags and come up with th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wet bags through case study since severe wet bag happens to all the sterilization staffs in the sterilizer.Methods Based on the regulations of 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of Ministry of Health,the water content of sterilization package should be≤3%and>6%was seen as the wet bag.The high vacuum autoclave with pulsing system for 1577 times with 10000 sterilization package and BD experiments for 452 times from July 2014 to February 2016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Results Severe wet bags were occurred to all the sterilization staffs in the sterilizer which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devices:(1)Deviation was occurred to the temperature measuring instrument of the control panel,which led to that the BD measuring temperature was not as high as the standard temperature therefore the whole BD package was wet.(2)The drain valve was blocked and the discharge of condensate water was not smoothly and the effect of dry was not acceptable therefore the sterilization staffs were all wet.The wet bags caused by other reasons were just wet felt by the hands.After control measures,the severe wet bags decreased to 4.2‰from 14.4‰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ifferences(χ2=28.23,P<0.05).Conclusion Finding out the causes of wet bags and taking correspondent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wet bags.

[Key words]Wet bag;Cause;Device;BD experiment

湿包是指包裹在灭菌后的重量比灭菌前高出3%,此种现象称之为湿包现象。湿包产生的主要原理是蒸汽与冷的灭菌物品相遇或热的灭菌物品与冷空气相遇,形成水滴,当这些水不能被排出或重新蒸发时,就形成了湿包。近年来国内外非常关注湿包问题,灭菌包出现湿包时,灭菌包内的潮湿水分由于虹吸的原理可形成一条向外通道,为外界微生物进入提供条件,导致灭菌物品可能被污染。因此发现湿包均应视为灭菌失败[1]。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湿包,否则造成再次污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0月22日和2014年12月19日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两次出现整锅灭菌物品全部浸湿。2015年9月2~3日连续2 d,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内BD试验包出现严重湿包现象。BD试验包整个包裹全部浸湿。2014年7月~2016年2月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1577锅次,10000个灭菌包,BD试验452次,湿包数量93个,2015年10月开始实施控制措施,对控制前后进行对比观察分析。

BD试验(Bowie-Dick test)是专门用于检测预真空(包括脉冲)压力蒸汽灭菌器械冷空气排出效果试验。BD试验在每天第一次灭菌前空锅进行。BD试验合格,表示空气排除彻底,灭菌器工作良好无泄漏,可以正常使用。若不合格,灭菌器故障,须检查修理后方可使用。消毒供应中心规范BD试验包制作方法、规格是:由100%脱脂纯棉布或100%纯棉手术巾折叠成长(30±2)cm、宽25~28 cm大小的布包;根据规范我科自制BD试验包:24条100%纯棉布39×61 cm,每4条折在一起然后交叉折叠成8层,每条折叠后面积不小于24 cm×30 cm,体积:13 cm×30 cm×25 cm[2]。

1.2研究方法

采用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灭菌后的包布干燥、灭菌包裹含水量≤3%(手感干燥),>6%视为湿包[3]。以下三种情况视为湿包:①消毒包外表面出现水滴或化学指示胶带有水的痕迹;②消毒包内出现水滴;③消毒包内有被吸收的水分。凡发现包内有潮湿、松散,表面有污迹或掉在地上均视为污染,应重新灭菌。

1.3原因分析

1.3.1设备因素(1)疏水阀堵塞,阻碍蒸汽的排出,灭菌柜内未及时清除过滤网中的纤维和沉淀物,使排气滤网堵塞,冷凝水排出不通畅,干燥效果不佳,灭菌器内整锅灭菌物品出现严重湿包现象。(2)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控制面板上的温度测量仪发生温度偏差,导致BD测量温度无法达到相应温度,所以BD试验包出现严重湿包现象。(3)真空泵的性能:真空泵效力降低,影响蒸汽抽出。(4)内室挡板变形:蒸汽口的挡气板变形,导致蒸汽进入舱体时将包裹打湿(该原因引起的湿包集中在内室进蒸汽口处)。(5)干燥系统出现故障,干燥时间太短:如超大超重的器械包应选择干燥时间长的灭菌周期,而不是选择常规的器械灭菌周期。(6)水汽分离器故障:蒸汽中的水分不能被分离排出,蒸汽过湿而导致湿包。

1.3.2人为因素(1)卸载因素灭菌完毕,立即打开锅门,柜内物品突然与外界大量冷空气接触,特别是室内外温差大时,强烈温差产生大量冷凝水,可导致湿包。有时需要连续使用灭菌器或着急下班,为赶时间,会出现灭菌器内物品未完全冷却卸载的情况,也会导致湿包的产生。(2)装载因素:①灭菌物品装载位置错误,脉动真空灭菌器将金属物品放于灭菌层架的上层,敷料或布类及纸类包装的物品放于下层[4]。金属在灭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将下层的敷料等物品打湿。②灭菌物品紧贴灭菌器内壁或炉门,灭菌物品吸收了过多的冷凝水,在干燥阶段不能完全汽化而导致湿包。③灭菌包装载容量>90%,过紧、过密,包与包之间重叠挤压,或包裹过大过重,影响湿蒸汽的抽出。④盆、碗类物品没有竖放或斜放,导致冷凝水不能被排出。⑤纸袋或纸塑包装的物品没有侧放,并留有空隙,影响湿蒸汽的抽出,容易形成湿包。

1.3.3蒸汽因素(1)蒸汽含水量高:灭菌器需要提供干燥的饱和蒸汽(蒸汽干燥度90%以上),如果蒸汽含水量过高,饱和度低,当进入炉内时便会打湿灭菌包。该原因引起的湿包可以出现在灭菌器的各个部位。(2)灭菌器蒸汽管线保温性不好:由于蒸汽管道的保温性不好,蒸汽输送过程中产生过多的冷凝水,导致蒸汽过湿。(3)蒸汽管线的设计问题:蒸汽管道较长或排水管路拐角太多,由低往高排放,管道内有杂质堵塞等,均可引起湿包,该原因引起的湿包集中在排气口位置。

1.4控制措施

2015年10月开始实施控制措施,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4.1设备因素消毒员严格遵守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流程,确保灭菌器的安全性能,每日负责灭菌器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有关部件,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灭菌器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造成的湿包。(1)每天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物理参数均符合设备运行要求。(2)灭菌器在灭菌前应充分预热,预热时间15 min,当柜室内温度达到40℃~60℃开始灭菌[5]。(3)在每日灭菌前要先将供气管路中的冷凝水彻底排掉,再进行空锅BD试验。(4)加强消毒员消毒灭菌知识培训,严格执行待灭菌物品装载要求,灭菌柜内装载物品要松紧适宜,包与包之间的距离要>2.5 cm,以利于蒸汽的穿透及干燥时的挥发[6]。

1.4.2人为因素(1)护士长加强科室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将工作执行力落到实处。(2)科室质控小组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加强质控小组对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工作的日常检查,做好灭菌工作的质控环节管理;(3)督促大家严格遵守消毒供应中心三规范:大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4)加强专业知识规范化培训,提高质量安全服务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湿包。(5)正确的冷却方法也是保证减少湿包的重要因素[7]。

1.4.3蒸汽因素保证蒸汽质量与灭菌设备的性能。蒸汽质量必须为饱和蒸汽,蒸汽干燥应在97%以上,不超过3%的水分。蒸汽压力应在正确的动态压力调节下运送到灭菌器中[8]。灭菌器及蒸汽发生器在灭菌前要进行安全性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遇突然停电停水停气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1.5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湿包的原因及比较改进措施前后湿包发生率。

1.6统计学分析

无菌包按控制相关因素前后分成两组,比较2014年7月~2016年2月的湿包发生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湿包原因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整锅灭菌物品出现严重湿包情况主要见于设备因素:(1)控制面板上的温度测量仪发生温度偏差,导致BD测量温度无法达到相应温度,所以BD试验包出现严重湿包现象;(2)疏水阀堵塞,阻碍蒸汽的排出,冷凝水排出不通畅,干燥效果不佳,导致灭菌器内整锅灭菌物品出现严重湿包现象。其他原因引起湿包现象仅仅是手感潮湿。设备因素占66.7%、人为因素占30.1%、蒸汽因素占3.2%,见表1。

表1 2014年7月~2016年2月湿包原因分析及构成比

2.2采取控制措施前后严重湿包率比较

采取控制措施后严重湿包现象由控制前的14.4‰降至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3,P<0.05),见表2。

表2 采取控制措施前后湿包率比较

3 讨论

3.1为了保证灭菌质量,控制和减少湿包的发生,首先必须加强对供应室工作

加强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规范操作培训,掌握正确的消毒灭菌基础知识,了解灭菌设备的原理、性能、构造及故障检查的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的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同时加强质控管理[9],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专科业务水平,有效控制湿包的发生。

3.2积极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

为了杜绝湿包现象的发生,可以积极地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供应中心的日常工作之中。PDCA系统模式又被称为戴明循环模式,是一种高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小组,并围绕湿包出现的原因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制订明确的管理目标。然后制订出全面、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管理方案[10]。制定相关湿包登记制度[11],建立科室湿包登记本,出现湿包,详细记录每次湿包发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认真探究分析,以降低湿包的发生[12]。

3.3临床出现湿包现象,其湿包原因主要与设备因素、人为因素、蒸汽因素有关

我院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物品出现严重湿包现象主要见于设备因素:(1)控制面板上的温度测量仪发生温度偏差,导致BD测量温度无法达到相应温度,所以BD试验包出现严重湿包现象;(2)疏水阀堵塞,阻碍蒸汽的排出,冷凝水排出不通畅,干燥效果不佳,导致灭菌器内整锅灭菌物品出现严重湿包现象。而其他原因引起湿包现象仅仅是手感潮湿。所以,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另外,每次灭菌之前应检查疏水管线是否通畅,以保证冷凝水排除通畅[13],二次蒸发浸湿灭菌物品,影响干燥效果;定期对灭菌器进行检测,完善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保养:日常保养与维护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及物品灭菌质量的重要手段[14]。

综上所述,湿包现象已经成为灭菌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湿包须重新清洗包装后再作处理,这样既加大了工作负荷,增加了成本消耗[15],又损害患者的安全,严重影响正常的医疗工作。通过对湿包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后,高压蒸汽灭菌包湿包率明显降低,保证了灭菌的质量,为临床提供了合格的无菌物品,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我院湿包发生的原因,在现有针对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和借鉴相关管理思路,实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以避免湿包现象发生,提高灭菌合格率,为患者提供合格的医疗手术器械,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高敏,张富梅,孙凤霞,等.压力灭菌器械消毒产生湿包的分析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6):1432-1434.

[2]李六亿,张流波.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012:12.

[3]许乐,张晓春.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37-538.

[4]曾美凤,董少良.201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2009).最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与标准操作规程及护士长必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66.

[5]曾兴艳.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形成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2,34:42-43.

[6]林萍,马玉兰.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灭菌湿包现象分析与改进[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5):131-132.

[7]方小梅.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原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5):449-450.

[8]李焕平,陈秀巾.不同装载方式高压蒸气灭菌的湿包控制探讨[J].现代医院,2011,11(5):114-115.

[9]杜文碧,李曼都.压力蒸汽灭菌湿包相关知识培训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30-131.

[10]李俊梅,田友平,杨俊丽.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物品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管理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281-283.

[11]李小平.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原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3):369-370.

[12]陈蔚茹,郑和喜,陈逸娜.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的原因及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45-46.

[13]许艳,陈星.供应室湿包常见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1):1384-1385.

[14]苏丽丽,康晋萍,孙惠芳.压力蒸汽灭菌器维护保养中的问题及其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3):345-346.

[15]欧秋香,徐国仙.湿包的控制与研究[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0,2(32):31.

Control of wet bag and case analysis

LIU CuipingZHANG Li
Department of Disinfection Suppl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Karamay City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Karamay 834009,China

R187

B

1673-9701(2016)21-0141-04

2016-05-30)

猜你喜欢

湿包灭菌器冷凝水
RBI在超期服役脉动真空灭菌器定检中的应用
压力蒸汽灭菌器安装与验证
空调冷凝水回收与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饱和蒸汽冷凝水循环利用
PDCA循环用于降低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作用观察
小型洁净室干盘管及其冷凝水管道施工优化
护理专案改善对降低湿包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STERRAD NX灭菌器灭菌取消原因的分析及处理
HIRAYAMA HVE-50型医用高压灭菌器“ErL”报警故障维修
压力蒸汽灭菌湿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