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与禁锢、荒诞与真实

2016-10-11凌晴晴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荒诞真实

凌晴晴

摘 要: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独幕剧《禁闭》是他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作,该戏剧通过三个富有代表性的鬼魂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孤独和隔绝,通过这种隔绝的关系揭示了个人的自由选择过程和自我本质的关系。本文将从个人的自由选择过程、个人本质与他者认同的关系、虚幻之魂和真实之悲以及荒诞的社会背景四个方面来详细探讨《禁闭》这部经典的戏剧。

关键词:自由选择;个人本质;荒诞;真实;社会现实背景

《禁闭》在1994年写就并上演,它是一部五场独幕剧,最初的命名为《他人》。在该剧中表现出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观以及他对自我和他人关系的思考,剧中的三个鬼魂也因此成为不朽的形象而广为讨论。

一、个人的自由选择过程

萨特的哲学观中特别强调个人自由选择的过程,他曾经说过:“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此外什么都不是。”人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只能根据不断的选择来给自己下定义。“由于人都是自由的,人和人之间具有一种相争的关系,人人都试图获得自己的自由,从而也就罢他人当作对象来对待。”[1]萨特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一切都以死亡而告结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将剧中的三个人物设置为鬼魂的别具用心:通过已经死亡的人来阐释世界的荒诞。

而剧作中三个鬼魂在他们个人的自由选择的过程中,又将自我本质的选择依赖他人的认同和判断。剧中的加尔散因为胆小而选择了做逃兵,所以人们对他的评价和指责变成了令他痛苦的地狱;艾丝黛尔因为情欲而变成轻佻的女人和残忍的母亲,因而格外敏感别人对于她的过去的盘问;伊内丝同样处处逃避不让别人知道她和表嫂的不正当关系,并时刻保持着对其他人的敌方和警觉。他们因为越过了道德的界限,而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他者的议论和判断,也因此而感到痛苦。

二、自我本质与他者的认同关系

萨特认为:“‘自我只限于反映一种观念的统一,具体而真实的统一于是长期以来被制造着。但是‘自我的基本作用可能向意识掩盖其固有的自发性。”[2]可以说每一个真实存在的人都在努力建构着这种“自我”,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掩饰着本身的自发性。他们三个人都企图通过别人的认同来完成自我本质的建构,又都因为得不到心目中理想的认同而感到痛苦不堪。

加尔散希望别人承认自己是大英雄,从来完成自我英雄本质的建构;艾丝黛尔则是通过他者来感觉自己的存在;伊内丝则是以一种变态的仇恨的眼光时刻记着他者的存在和威胁。地狱中何必需要尖桩和行刑具,“他人就是地狱。”永远无法得到的认同,就像暗无天日的地狱般永无尽头,令人无法逃脱。

三角结构可谓是最稳定的结构,他们三者身上都表现出了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和痛苦,并积极地去改变这种局面。每个人都或许会处于一种不利于自己的境地或者是被他者误会,剧中三个鬼魂的积极可取之处就在于努力去改变自身的处境来寻求认同。此外,如果从相反的方向来思考三个鬼魂的关系:假如伊内丝接受了加尔散,或者说艾丝黛尔接受了伊内丝的爱慕,又或者说加尔散接受了艾丝黛尔的心愿,这种稳定的隔绝的三角结构就不复存在。

三、虚幻之魂与真实之悲

《禁闭》旨在写现实之魂,关注的是人生的悲剧,选取的是非现实题材,描写的是地狱鬼魂的矛盾纠葛。萨特通过三个鬼魂之间求而不得的关系以及荒诞的场景和荒诞的情节,给作品定下了一个特殊的讽刺基调:“他们将永远呆在一起,却又永远无法和睦相处。”这样就形象而奇特地写出了一种痛苦地令人无法逃脱的人际关系和在这种关系中的荒诞的人物。这种荒诞处境中的“真实生活”,呈现出一种突兀离奇、隐晦怪异、含蓄深邃的荒诞特征。

《禁闭》中所塑造的是一个完全虚幻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只有三个互相折磨的鬼魂,在这里没有理性可言,同时也没有什么所谓的道理可循。他们三个互相牵制,互相成为障碍,互相成为对方的噩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观性,每个人的存在都成为对方的地狱。从这里我们可以透过剧作看到社会现实,由于二战的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普遍存在,人际关系受到战争的影响而不可避免的异化和扭曲。每个人的自我状态与他者之间放佛架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每个人都想去跨过,却又担心摔落下去,于是就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我,同时又提防着他者。

四、结语

萨特的剧作揭示的正是这种冷漠隔绝的人际关系下,人类心灵的孤独无措感,该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感到绝望的社会现实在当代戏剧舞台上的反应产物。萨特针对当时的法国乃至整个世界人文情结的丧失、精神家园的虚空这样一现实,创作出了经典剧作《禁闭》,完善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并提出了处境中有关人的自由的话题,揭示出了人与人歪曲、畸形、异化了的关系。通过此剧,我们窥视到的是一个普遍冷漠隔绝的法国,乃至整个冷漠的欧洲。因此,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萨特的《禁闭》都是意义非凡和影响深远的。

注释:

[1]【法】萨特:《他人就是地狱 萨特自由选择论集》,关群德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32页.

[2]【法】让·保尔·萨特:《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杜小真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11月版,第43页.

参考文献:

[1] 【法】德尼斯·贝尔多勒:《萨特传》龙云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2] 【法】高宣扬:《萨特的密码》.[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美】理查德·坎伯:《萨特》.[M].上海:中华书局,2002年版.

[4] 李克:《存在与自由——萨特文学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

[5] 【法】萨特:《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 【法】萨特:《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自由选择论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 阎伟:《萨特的叙事之旅——从伦理叙事到意识形态叙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荒诞真实
以“幽默”的方式在荒诞中保持平衡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金承志:人生要“荒诞”,生活得找乐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