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eminar教学法在本科《康复护理学》中的应用

2016-10-11姚立群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汇报护理学本科生

姚立群,林 伟,刘 芳(.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

Seminar教学法在本科《康复护理学》中的应用

姚立群1,林伟2,刘芳1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2.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1)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本科《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级甲班护理本科生103人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2012级乙班护理本科生106人作为实验组(采取Seminar教学法)。采用理论考核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及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及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

Seminar教学法;康复护理学;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

康复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目前在我国正处于初步积累、传播、实践和发展的阶段[1],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处于探索阶段。而Seminar教学法又称研究式教学法,主要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为探究某一问题,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2]。该方法被广泛地认为是西方教育的精髓,是目前欧美高等教育的主流教学方式之一,该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3]。故本研究在2005年3~5月将其应用于本科《康复护理学》中,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研究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级甲班护理本科生103名为对照组,2012级乙班护理本科生106名为实验组。其中,实验组女生95名,男生11名;年龄22.64±0.85岁。对照组女生90名,男生13名;年龄22.52±0.91岁。两组年龄、性别、入学以来总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材采用陈立典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康复护理学》为教材,两组授课教师、教学目标及基本学时数均相同。

1.3方法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而实验组则采取Seminar教学法,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3.1Seminar主题设置由于Seminar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该教学方法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之护理本科生初次接触Seminar教学法,教师首次探索该教学法效果,综合以上因素考虑研究者选择《康复护理学》部分章节进行Seminar教学研究。依照我校护理本科生教学计划,《康复护理学》课程开设于第6学期,总学时数48学时,每次3学时。经课程组教师反复商讨,最终确定将康复护理评定、作业疗法康复护理、环境康复护理、正确体位摆放、中风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护理、中风患者ADL训练、言语和吞咽训练、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等8个章节内容,每个章节内容3学时,共24学时(每个学时40min)作为Seminar教学主题内容,最终形成Seminar教学法24个学时与传统讲授24个学时交替进行。

1.3.2实施前准备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确定1位组长,每次课2组参与汇报一个主题内容,每组汇报40 min。教师提前1~2周将要讨论的一个主题内容及相关参考资料发放给学生,其中包括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主题内容的讲稿、教学PPT等。同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补充拓展本主题相关内容,召开小组讨论会议,对资料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最后以PPT形式进行课堂汇报。教师在Seminar教学中的角色为主持人,其主要工作内容为主持引导及结束时作简要点评。

1.3.3课堂实施①教师介绍。先由教师简要介绍本次主题的基本概念及内容,不作任何界定和评价,以免影响学生发挥与判断,时间为10 min左右。②小组课堂汇报。由1名学生代表小组进行主题内容的汇报,不足及遗漏处由汇报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相应的补充。③讨论与交流。主要围绕汇报主题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各小组成员及教师均可向汇报人及汇报所在的小组成员进行提问或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汇报人及所在小组进行解释说明,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④点评及总结,时间大致为5 min,由教师针对小组汇报情况及本章节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及评价,主要总结本次主题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评价本次主题汇报内容是否准备充分,观点有无错误,并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1.4考核

1.4.1理论考核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教材,并接受相同教师授课,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考核。理论考核采用相同试卷测试,试卷题型包括名词解释(12分)、填空题(25分)、单选题(25分)、简答题(24分)、问答题(14分),考试结束后试卷密封,由课程组老师集体流水阅卷。

1.4.2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采用由Schwarzer等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量,中文版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7,此量表共有10个条目,评分均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完全不正确计1分,完全正确计4分,总分为10~40分,可分为低(10~20分)、中(21~30分)、高(31~40分)3个等级,得分越高,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强[4]。

1.5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本科生理论考核成绩、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分,±s)

组别n理论成绩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对照组10382.59±6.3823.93±4.99实验组10685.37±6.4426.37±4.20 t -3.14-3.82 P<0.01<0.01

3 讨论

3.1Seminar教学法可提高护理本科生理论考核成绩由表1可知,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多个研究证实Seminar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5-7]。Seminar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进行讨论的一种授课方法,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和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8]。在Seminar教学过程中,护理本科生通过自主查阅文献、召开小组讨论会、制作PPT、课堂汇报等形式,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更加有效地加深了护理本科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刻的记忆,从而到达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2Seminar教学法可提高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从表1可以看出,在本科护理教学中,采用Seminar教学法可有效地提高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个体应对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或信念[9]。Seminar教学法在提高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主要原因为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双向讨论和互动的教学方式,师生就共同课程内容,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这种课堂氛围下,不仅极大地锻炼了护理本科生应对突发挑战的能力,又逐步使护理本科生在分析问题、解答疑问和处理问题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了护理本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3.3Seminar教学法应用经验与不足康复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技能性很强的新兴学科。相比传统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该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对《康复护理学》知识技能的掌握。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学时数的限制,时间的不足成为了主要障碍,其中包括汇报时间和讨论交流时间不够;此外,Seminar教学法对任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教师对授课内容涉猎较深,主题内容选择恰当且值得探讨和拓展,同时要求教师能够把控课堂,发挥良好的引导、推动和控制作用。

4 小结

综上所述,Seminar教学法应用于《康复护理学》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理论成绩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该方法可行且有效,值得在教学中推广。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从而达到有效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改革的目的。

[1]郑彩娥,林伟,叶洪青.我国康复护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3):266-277.

[2]秦永杰,赵坤,吴强,等.Seminar教学法在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4):203-204.

[3]柯永红,Cora Munoz.美国护理教育中的Seminar教学[J].护士进修志,2012,27(7):672-673.

[4]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87.

[5]费菲,梁珣.Seminar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2):44-47.

[6]唐慧婷,董玲.微型Seminar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1):841-843.

[7]柯永红.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运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5):433-435.

[8]贺棋,黄红玉,邓暑芳,齐运涛.Seminar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综合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1):1035-1036.

[9]Sniehotta F F,Scholz U,Schwarzer R,et al.Long-term effects of two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on physical exercise and self-regulation following coronary rehabilitation[J].Int J Behav Med,2005,12(4):244-255.

(编辑汤敏华)

R47;G642.4

A

2095-4441(2016)01-0130-02

2016-01-19

福建省教育厅课题(编号:JAS14158)

姚立群(1987-),女,福建莆田人,助教,主要从事康复护理及偏颇体质相关研究

刘芳,女,副教授,E-mail:532340847@qq.com

猜你喜欢

汇报护理学本科生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