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分类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探析

2016-10-11陈建红蒋飞燕

广西农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

陈建红 蒋飞燕

摘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文章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分层确定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综合能力较弱毕业生群体、女性毕业生群体以及残疾或有缺陷毕业生群体,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提出了实行个性化的分类指导对策,以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分层分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6)01—0060—03

201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750万人,毕业生就业将更为困难。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业竞争力相对不强的毕业生更难以实现就业。这些毕业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问题是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每个毕业生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都要立足社会谋求人生发展,高职院校应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要重视做好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工作。一是分层确定就业困难群体;二是分析其形成原因;三是分类指导,努力帮助这一群体实现就业。

1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指由于社会、就业环境、学校、家庭以及自身条件等因素造成的就业困难的学生。经过实际调查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包括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综合能力差毕业生群体、女性毕业生群体以及残疾或有缺陷毕业生群体。

2就业困难群体形成原因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2.1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群体

据统计,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是20%左右,其中大多来自偏远山区或城市的低保家庭,家境较为贫寒,获得优质教育较少,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由于经济条件较差,这些学生会有各方面不如人的感觉,非常容易产生自卑、多疑、孤僻、焦虑等心理问题,不愿或者排斥参与各种活动,包括班级、社团、学校及校外的实践锻炼活动,这就使本来综合素质较低的贫困生错失了锻炼和提高的平台,直接造成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不强。在社会用人机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人脉资源对毕业生就业仍有着一定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社会关系少,缺乏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强力支持。此外,由于长期贫困,贫困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希望能到大城市福利好收入高的好单位或好企业,尽快改变贫困现状和人生境况,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基层和艰苦行业去工作,这都导致了他们就业困难。

2.2综合能力较弱毕业生群体

在现代社会的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非常注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则多为综合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不佳;有的动手能力不强,专业技能不扎实的;有的人际交往能力弱,性格较内向,封闭自我;有的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不善于表达自己推销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没能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有的缺乏基本而重要的文明礼仪,不懂做人做事。甚至有的存在自卑、害怕、懒散等心理,不想工作,畏惧踏入竞争激烈的社会。

2.3女性毕业生群体

虽说现在的女性自立意识和能力都已较强,但用人单位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导致女生在就业方面处于相对弱势。这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从社会方面看,存在怀疑女性的工作能力的问题;从女性求职方面看,较多存在就业意愿不高的现象。女性特别是农村或边远山区的女性,由于长期受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在生理、心理、成才等方面表现相对较弱。再则,女性要承担生育、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的重任,这会使女性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有足够的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同时由于有些岗位性质的需要,就限制了招聘对象为男性,这些对女性毕业生的就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4残疾或有缺陷的毕业生群体

身体有残疾或者有缺陷的学生常常受到歧视或者嘲笑,使得他们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自闭、忧郁等心理问题,做起事来不够自信大方。加上一直以来社会对残疾或有缺陷的毕业生存在就业歧视,觉得残疾或者有缺陷的人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工作,从事不了高科技等技术含量高的职业,用人单位认为残疾或有缺陷的学生无法给单位创造效益甚至会影响单位的效益,因此在招聘时以要求毕业生身体健康、形象气质好为由直接拒绝这类毕业生。

3对策

高职院校要充分了解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就业兴趣、就业理想,明确每个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针对不同的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个性化的分类指导。

3.1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的指导

3.1.1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的信息库,跟踪他们的就业动向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信息库,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就业意向、职业兴趣、个人特长、职业技能等相关有用信息。然后将毕业生的个人信息与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进行匹配,这样可以改变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窄、盲目求职的现状,从而帮助这类毕业生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同时,要时刻关注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及时反馈招聘单位与毕业生双方的信息,做到全程化指导。

3.1.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由于物质比较匮乏,这类学生想改变家庭和自身现状的愿望非常迫切,就业期望值比较高,这与当前的就业形势或者自身的条件是不相符。针对此类情况,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探索职业环境,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他们有“先就业,后择业,再发展”的就业观念。_3拿出专项资金奖励到基层工作的贫困生,鼓励引导贫困生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并向贫困生发放求职补贴,帮助解决经济困难,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就业。

3.2针对综合能力较弱毕业生群体的指导

3.2.1制定相应的提升综合能力的培训计划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职业技能、求职技巧、求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培训,因材施教。针对因专业技能水平低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开展专门的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就业核心力;针对不善于人际交往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开展求职技巧的培训;针对由于期望值较高或者是自卑、懒散而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开展积极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认清自己,找准位置,树立信心,提高自己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参与社会竞争、融入社会的勇气和信心。

3.2.2做好政策宣传,拓宽就业渠道 国家与省政府出台了多种就业政策,希望能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就业困难毕业生大多对这些就业政策不关注不了解或者了解不透彻,以致错失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学校需要加大相关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提供一站式的政策咨询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往政策导向的方向就业,如“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等。

3.3针对女性毕业生群体的指导

3.3.1为女性毕业生配备就业导师 根据女性毕业生的特点为她们配备经验丰富的就业导师,进行个性化的“一对一”的职业指导。女大学生的就业有其优势,如语言表达能力强、交际能力强、耐心细致、善于体谅、执着真诚等等,就业导师首先要帮助女性毕业生明确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心,卸下依赖、不自信的心理负担,把劣势转化为优势以利于实现就业。其次,就业导师针对女性就业的特点,为她们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咨询和服务,如求职目标、求职技巧、求职策略等。

3.3.2为女性毕业生举行专场招聘会 根据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筛选出适合女性毕业生的职业类型和岗位,为她们举行具有针对性专场的招聘会,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要指导女性毕业生展现自身的优势,增强就业的竞争力,以更有利于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3.4针对残疾或有缺陷毕业生群体的指导

3.4.1多方合力进行帮扶 首先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合适他们从事的职业和岗位,同时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主动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宣传有关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引导用人单位接收这类毕业生;其次,积极联系残联等有关机构和组织,共同协商促进残疾或有缺陷毕业生就业的有效办法。

3.4.2加强创业引导,鼓励自主创业 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很多配套政策。针对这类学生较难被用人单位录用的实际,依据他们的自身情况,加强创业引导,鼓励他们另辟途径,大胆自主创业。对这类学生指导上应该更人性化更具体化,同时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政策上的扶持,让他们在享受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的同时还能享受残疾人的优惠政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是学校职业指导的工作重点,要在高度重视的同时,分层明确就业困难群体,针对不同困难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分类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过程中的难题,促进实现就业,突出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
我国职业指导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科学职业指导,优化职业生涯
如何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
论高校职业指导开展与实践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思考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浅析高校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浅析中国职业指导发展的问题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