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痛苦叫租房

2016-10-10

北京纪事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四环韶华小敏

飘雪北恒

16年前,每当夜晚来临,李韶华望着北京层层叠叠的万家灯火时,她感慨万千:“何时我才能拥有这万家灯火中的一盏?”那时候的李韶华刚刚步入社会,单位离父母家很远,每日4个小时的乘车往返造成了睡眠不够,上班时精力不集中。没办法,这个拥有北京户口的年轻人,只好在离单位不远的地方租房居住。“那会儿我心心念念就想买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是刚毕业,工资很低,哪里有钱买房。”从那时开始,李韶华就成为京城一名租客。2000年左右,北京的房价徘徊在四环以内6000~9000元/平方米,四环以外3000~6000元/平方米。对于月工资在2500左右的李韶华来说,她还买不起房。“可我租得起房啊。”李韶华在四环边上租了一套5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的房子,每月租金1300元。虽然说也占了当时工资的一半,但是一个人拥有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条件可算是不错了。

16年,李韶华恋爱、结婚、生孩子,经历了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爱人也是普通白领,工资不高不低。李韶华一家人依然还在租房。她说:“房价不停地攀升,当时结婚买了一套6环附近的房子,花了我们所有的积蓄。想着年轻人辛苦点也没什么,怎么说有了自己的房子。”可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6环附近的学校资源很少,而家里的老人也同时需要照顾。老人原来在四环边上的房子拆迁,拆迁款只够付五环外房子的首期。“我们只得卖了房子付了老人的房款,自己租房和老人一起搬到五环外,方便照顾老人。”搬家是5年前的事情。“那会儿我们没有长远的眼光,看看外面租房不过2000元/月,觉得没必要借钱买房,就选择租了个离老人近的房子居住。”李韶华说的时候有着无限的遗憾:“虽然我们和老人的房子都在五环外,没想到房租却一年年越长越高,最初我们租的房子每月才2000多元,今年,房租已经升高到了4500元一个月。和工资相比,我只比5年前每个月涨了不足1000元,房租可是翻了一倍!”

对于很多如同李韶华一样的租客来说,最熟悉又最痛心的莫过于房租上涨了。早在2015年8月份就有国家CPI数据统计显示,全国住房租金价格连续上涨50个月,月涨幅最高达6%,在2016年,租金上涨势头已成必然。本来年底12月份属于租房淡季,但是淡季租金仍然居高不下。根据《2015年12月全国城市租金排行榜》数据显示,12月份,北京同比上涨10.32%,深圳同比上涨18%,上海同比上涨14.11%。2016年,北京房租进入了“暴走”模式,经历暑期“毕业季”后,北京住宅租赁价格普遍增长。其中,交通方便的房子租金平均增长达20%。

不论你是北京人,或是北漂一族,同时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还租得起北京的房吗?”

为何房租越来越贵

导致京城房租越来越贵的原因很多。最基本的原因无外如下几项:

外来人口增加,房源供不应求。每年的春节过后、暑期等都是租房的旺季。一个因为大量返城的人回到北京,一个因为毕业季到来,新步入社会的毕业生加入了租房大军。然而,细心的人会发现,如今的北京不仅仅租房高峰期房租暴涨,非高峰期房租也并未下降多少。唯一的区别仅在于高峰期好房子更难找,非高峰期相对容易一些。而房租本身起伏并不大。有部分业内人士做出如下解释:北京的人口流动性高,虽然有高峰期,但其实北漂一族并非固定人口,来来往往,租房退房的比例相差不多,房东并不愁房子会空多久,房租没必要降低过多。总的来说就是求大于供,因而房租不会有大的起伏。

物价通胀和通胀催高房租。吃、穿、用都在涨价,生活成本增加,房租水涨船高,涨价是必然的结果。

新政催高房租。随着不动产登记的开始,许多人对房价下降有了更高的期望,于是暂缓买房甚至持币观望,故租房的人群也就增多,房租价格随之上涨。另外,国家提出的房产去库存化政策的提出、住房由刚需型向改善型的转变、降准降息减税新政、新房供应减少和二手房改租为售等,都导致市场上租房房源减少,很多房东必然提高房租价格。

城市改造和治理导致低价房减少。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周边的城乡接合部加紧进入改造步伐。以前的那些低价房纷纷被拆迁,正规房源越来越紧张。治理改造之后,很多不具备租房资格的房屋不再进入租房市场,正规房源必然顺势提高价格。

房租越来越贵已经成为必然,对于李韶华这样的北京人,虽然一时困难,但毕竟心里还是不慌的,房租实在太高,只好退回去和父母住在一起。虽然住房条件变得糟糕了,但依然有退路。

对于拥有北京户口的租客来说,房租价格的不断攀升虽然是心中的痛苦,但这痛苦还可以忍耐。但是对于北漂一族来说,房租价格的攀升却关系着他们的生存与去留。然而,高昂的房租并未吓退这些坚韧的北漂一族,他们有着怎样的经历和信念呢?

十年漫漫租房路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小敏作为北漂已经在北京度过了十年的租房生涯,她在北京的东南西北各个方位都租住过,看她在A4纸上给笔者标注出来的曾经的那些“家”,已然可以连接成为她的“北漂史”。说话期间,她在手机上看到北京“大七环”将在2016年年底开通的新闻,自嘲道,“前些年,北京还没有七环,如果有的话,估计我在那边可能还得再安个家。”

小敏早在2006年开春时分便只身来北京闯荡,举目无亲、身无太多资金的她,面临的第一个困难不是吃饭问题,而是天黑后该去哪里过夜?来之前,她曾经想过租房可能会比较贵,即便有了如此心理预期,现实的耳光还是狠狠地打在她脸上,打得生疼。

一心想要到北广(中国传媒大学)进修的她,当时固执地想在学校附近租个合适的房子,可是费了一整天的工夫也没能找到合适的,关键点就是房租太贵。一个需要每天爬六楼的、很小的北向小卧,在十年前的租价就是每月1200元,其他水电气费用等等都另外再算。“现在那地方的房租恐怕都翻了好几番了吧,好久没回去过了。”小敏的语气里夹着只有自己能懂的感慨。因为当时被房租所迫,第二个月便逃离了大学附近这类高租金地段,一下转战到了极其遥远的大兴黄村。“现在想想,离开我心心念念的北广,还是感觉有些遗憾。”再后来,从大兴黄村换到海淀的一间不到4平米的小平房,看到房东另外一间6平米的屋子空出来之后,忍痛割爱般的每月多出300块钱增加2平米的面积。“那段时间,是我在北京唯一租房价钱在1000元以下的时期,如果不是亲身经历,都不会相信自己能够在那种环境下生存。”谈起从租住平房到升级楼房,从西南四环外的群居到四环之内的合租,从远至燕郊的奔波到终于熬到独租一居的不易,她感慨万千。每一次找房时既希望房子条件好一点,又希望房租能够低一点的矛盾心理依稀如昨。在小敏断断续续的记账本里,不难发现,在北京,无论是哪个方位的房子,在这十年里都在飞速直升。

根据小敏所提供的曾经那些租房点,笔者于2016年8月份再次去网上了解行情,发现最早的花园闸北里小区那个小小的六楼北卧,没有3000已经很难租到手了。那些平房,大部分已经被拆迁,在原来基础上拔地而起的楼房租金价格在曾经三位数的基础上乘以4、乘以5……令人唏嘘。“或许明年我又要换房子了,因为房东提前打过招呼,说每年都要涨房租。”在笔者的提议下,小敏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这十年来的房租统计,最终结果令其欲哭无泪,“早知道这样,我把这十多万用来买个房子该多好啊。”可是,生活没有“早知道”,尤其是牵扯到北京的房子。

十年,白白“扔”在了别人房子上十一二万,自己却承受着艰苦的居住环境,这种感受五味杂陈,很难形容,但是小敏表示,即便如此,即便接下来还得继续给别人交房租,替别人还房贷,但她依然表示不会轻易离开北京。一来早已经适应了这座城市,离不开它;二来,她不想跟其男友回南方,所以只能继续“租”在这座爱大于怨的京城都市。至于何时才能结束“租房生活”,只能顺其自然。

“要是郊区的租房价格也能适用于北京市区就好了。”当笔者让小敏对房租做一个自己的预值与期待时,她如是说:“你看,在六环外,3000块钱一个月我们就租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一居室,我们就希望能在四环附近也这样,别的想都不敢想。”可是,期待中那间四环的一居室,只能被现实压缩成为一间小小的卧房,就这,还不能靠近地铁,不能靠近院校,不能靠近工业园区或商业中心。租房的心酸痛楚,恐怕是那些没有租过房子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的,就像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房租,给了我毕业进入社会后的

第一个下马威

刘同学今年夏天刚刚走出大学校园,从河北老家来到了北京开启想象了很久的北漂生活。像其他北漂族一样,他也面临着需要在单位附近租房子的问题。

周一,刚刚敲定了一家公司可以入职上班,一腔热血的他满口答应第二天就可以过来入职,于是,和单位领导说完“再见”后的他,还没进入下楼的电梯,就打开手机着手找房子。据他介绍,最初他打算在距离单位不是很远的地方找个差不多的房子,当在网上看到价位在3000元以上的时候,直接就放弃了这个念头。以单位为圆心,逐渐扩大他的找房范围,当他一整天跑下来之后,他的信心荡然无存。因为他的单位本身已经在五环左右了,在他的意识里,如果在五环之外房租应该不会太贵,奈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二天他没有如想象的那样去上班,而是请假继续找房。最终,他在北六环外一个叫作张喜庄的地方租到了一间小房子,经过跟房东的讨价还价后,以千元租金成功拿下。

论地理位置,这里真的很偏,但是来此租房的人却很多。这些租客每天早晨走到村外去挤公交车,然后才能到地铁站,继而再坐地铁到单位上班,更有甚者,还得转乘好几次地铁。

房租高低,是影响着北漂一族选择何处租房的最重要因素。北京是全国人均房租支出最高的城市,据悉,北京的租房单价每平方米每月直逼70元,按此计算,一套70平米的房子每月租金至少也要5000,即便有三四人共同合租,平均下来一个月也得一千多元。正如《第一财经日报》发布的中国城市租金排行榜那样,北上深三大一线城市的房屋租金在全国范围内遥遥领先,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数据过后,回归到小刘的房子上,虽然房子有一个小窗户,但是客观地讲,一年四季应该没什么采光,没有厨房。当然了,那些带厨房的还要再贵200块钱,洗手间有是有,但却是公用的,早上往往都需要排队才行。“浪费在排队上厕所上的时间我都用来睡觉了,撑到地铁或者撑到单位再去更合适。”小刘兴高采烈地讲述他的“时间巧利用”,但是话语间却充满了“自黑”的味道。

与其说租了个房子,不如说租了个睡觉的空间,不过刘同学介绍他在上大学时候租的床位跟现在这个也差不太多,只不过那会儿一个月才200块钱。“或许是我赶上的时期不好”,的确,每年在毕业季租房,房租都会比较高。从2010年开始,每年毕业季的租金都呈现递增趋势,2010年还是47.2每平米元,到2015年就是72.8元,这个涨幅对于很多租客来讲是非常严峻的,房租占据了所有开销的65.3%,细思极恐。据统计,2016年北京有24万左右的毕业生,创下了近7年以来的人数之最。试想一下,在如此庞大的人群影响下,房租不直线飞升才怪呢。

租不起的房子,耗掉了的梦想

韩先生来自遥远的湖南长沙,在老家有一套300平米的大别墅,可是他却渴望着能够在北京“漂”下去,因为他的梦想在这里。

只是现实太残酷,由于生活的客观原因所致,他不得不进入了房产中介行业,想借助这个能够快速挣到钱的领域来充盈自己的银行卡。他手中经常掌握着大把大把的房源,他经常出入各种各样的房屋,不停地签订租房合同,可是他自己所租住的房子——跟4个同事一起挤住在一间房子里,如同大学宿舍一样,几个男人共同拥有着这小小的空间。很多时候,他们何尝不想租一个条件好点的房子呢,可是,比任何人都了解租金价格的他们知道,条件稍微好一些的房子,租金就不是稍微贵一点的问题了。作为房屋中介,韩先生及他的同事们都认为,房租价格占个人工资的10%左右就可以了,超过太多,真的难以承受。

“曾经有一次,有个机会在一个条件很好的房子里住一晚上,我就记得我坐在客厅沙发上,望着窗外在想,想我那渐行渐远的梦想。”是啊,跟韩先生一样,有多少北漂族的梦想都被房子击破。

根据2015年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北京人口调查报告显示,在北京五环外的常住人口达到了1097.9万人次,占到了全市人口的51%。这些人住在一个临时的家,每月花着并不便宜的租金,却依然拥有着自己的生活、爱情,甚至梦想,哪怕梦想会被现实耗尽,租房的路上依然不会停止脚步。就像韩先生所租住的“城中村”两旁那些沿街林立的店铺,任凭时光荏苒,它依然如是。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四环韶华小敏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不负韶华,砥砺筑梦
中纺院 不负韶华
创新“四双四环”模式 打造课程思政样板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韶华·奋斗
药店认识
四环医药迎来春天
四环二氟甲醚桥键液晶化合物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