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审计理论研究对审计发展的影响

2016-10-08宋怡

财税月刊 2016年6期

宋怡

摘 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审计在研究方式、研究方法、研究方向与研究空间、时间方面发生重大变革,使得我国现代审计理论研究呈现很大的发展变革。本文结合审计理论的特点,浅析了审计理论可能对我国以后审计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审计理论;研究体系;审计发展

一、审计理论体系结构的基本特征

(1)概括性。由于审计理论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结构就必须从全局考虑,以发展整体的要求为准则协调各部分的发展。

(2)超前性。由于审计理论体系结构能够规范审计实践并能引导审计理论体系的发展,所以审计理论体系结构必须具备超前性特征。

(3)稳定性。审计理论体系结构比审计概念体系更具有稳定性,因为它更倾向于审计理论体系的建设,而审计理论体系最大的作用就是规范审计实践。

(4)层次性。审计理论体系结构本身是多层次的,各审计理论基本要素之间并非均具有简单的并列关系,它们必须具有多层次性,只有这样的审计理论体系结构,才能理顺审计理论各要素间的关系,才能使这些理论能够有条不紊的协调发展。

(5)开放性。审计实践的发展是瞬息万变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审计理论体系结构虽然具备了稳定性和超前性,但也不可能是绝对封闭的。

二、现代审计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的不足

审计理论绝不是对审计实践活动不完全的反映和总结,它是对审计实践高度抽象的理性概括,是对在实践活动进行整理和逻辑加工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有机整体。审计理论来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理论知识的丰富和发展程度将决定一门学科的成熟化和独立性。目前重实践研究,轻理论研究其结果只能是滞缓了审计学实践的相对独立的进程,以至于在审计理论界和会计理论界仍有部分学者认为审计学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这样的结果表现为审计的地位低下,难以有效发挥其作用。

审计基础理论的理性化程度比较高,对各种审计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性,而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则是在审计基础理论基础上形成并为之服务的、与审计实践比较接近的审计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共同构成审计理论体系,其中前者是审计理论体系的第一层次,而后者是第二层次,基于审计基础理论对审计应用理论的支配作用及其在审计理论体系有重要作用。相比于国外,我国对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则相当匮乏。

我国审计理论研究大都是一些现实的具有纯粹理论性的规范和命题,由于缺乏对审计理论研究对象的历史考证和规律积累,尤其是忽视了审计理论研究对象的继起性,因而难以准确描述审计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从而难以解释研究对象的现实状态,难以推知未来,审计理论缺乏作为一门学科理论应具备的预测和解释效力。结果理论成为政策的事后解释,理论跟着政策走。

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理论研究的进程及理论研究所能取得的成果。实证法和规范法是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行之有效的互相补充的研究方法。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研究过程和观点的形成是否包括了价值判断,规范研究的结果不可避免的带有研究者的价值取向,而实证研究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使得理论研究成果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得到提高,朝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的审计理论研究大部分采用的或倾向采用的仍是以个人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规范方法,并且以演绎法为主,其结论源于研究者的思维、判断和推论。

三、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1.综合化趋势

现代审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已开始向划分具体、门类齐全的方向发展,它不仅与会计学、统计学、企业管理学等经济类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还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管理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诸学科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在审计学中的研究,使现代审计理论与实践有了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2.市场化趋势

随着经营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开放化的加快,审计的研究思想呈现市场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21世纪的审计理论研究站在中国的土壤上观察问题,采用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合理借鉴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一切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水平,为我国审计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3.社会化趋势

社会化是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审计作为一项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的复杂社会实践活动,其社会化趋势表现在: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审计专家、数学专家、电子计算机专家、工程技术专家及其有关专家的密切配合和广泛合作;社会责任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全社会对审计的重视和审计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地位的不断提高,等等。

4.规范化趋势

审计理论研究的规范化,是指审计理论研究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的要求。审计理论研究的规范化表现在:标准性,审计理论研究要按照有关方面规定的或实践中形成的标准或准则进行;统一性,审计理论研究按有关方面规定的或实践中形成的标准或准则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施行;一致性,审计理论研究按有关方面规定的或实践中形成的标准或准则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实施应是相同的。

四、结论

现代审计理论是以系统观和战略观为指导思想,不仅关注内部控制风险,同时也关注经营面临的外部风险,通过审计风险的量化来确定审计证据的数量,使得审计风险控制更加科学有效,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代企业审计的需要。但是,通过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案例也可以看出,对于我国企业而言,由于注册会计师专业技能有限、企业经营又不够规范,要求注册会计师马上有效执行现代审计理论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注册会计师在运用现代审计理论的过程中,应当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尽力争取被审计单位配合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特点,以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参看文献:

[1]蔡春,李明.毕铭悦.构建国家审计理论框架的有关探讨[J]. 审计研究,2013(03):3-21.

[2]王兵,刘力云,张立民.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3(10):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