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转项现象的研究进展

2016-09-30王舜汪作朋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运动员

王舜+汪作朋

摘要:转项训练现象作为选材的一种特殊形式已经逐渐存在于运动训练过程之中。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相关研究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即教练员的绩效与利益分配,数据分析系统的构建,多元统计技术的运用,后备人才匮乏与转项的关系。为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科学选材,提高运动员人才流动的效率,优化运动员的人力资源配置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运动员;训练过程;转项现象

进入21世纪以后,诸如数字化、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这为间接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的人们提供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转”字成为了近些年来较为敏感的词语,通过“转”间接的获取自身的需求,实现自己的理想已经成为一种重要方式。例如,在学科领域中有转专业,在行业领域中有转行业,笔者从中国知网分别进行了检索,发现研究者较多,内容广泛。然而在体育领域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转项,同样以“转项”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得到论文7篇(2000年以前6篇,2014年1篇),研究内容基本以转项原因、年龄、项目为主,其他研究内容体现不明显。由此可见,在国内围绕运动员“转项”现象这个主题展开的研究较少,且范围较窄、深度较浅。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近几年关于转项现象的研究趋势,并提出了一些关于“转项”现象的新研究点,为我国在培养运动员开辟新思路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1有关转项概念方面的研究

通过翻阅相关书籍发现关于运动员转项概念的描述寥寥无几,然而通过检索网络论文数据库发现,仅在国内学者部分论文中零星得以阐述,以下是有关转项形成的一些定义:王大卫认为“转项”是一种普遍现象,即在多年训练过程中改变原来选定的运动项目,并在新转改的运动项目上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现象。”他认为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存在的,而是广泛的存在于运动训练过程的不同训练阶段中。王金灿(1998,1999)认为“转项”是指运动员从事某项竞技体育运动、在专业队训练一年以上或在业余队训练两年以后,又转入另一运动项目训练和比赛的情况,该描述从训练时间上对“转项”定义进行了限制,运动员转项越早,对新项目的学习越有利。田麦久(2000)在总结各运动项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群训练理论,提到“转项”可分为同项群转项和异项群转项两类,且同项群运动员转项的比例要高于异项群运动员,他肯定了转项的作用,对促进竞技人才的流动,对均衡体育人才资源有利。隗金水(2003)认为转项是指运动员改变最初进入体校或专业队的专项,是选材过程中选育结合的一种具体的体现。该定义明确了转项是选材的一种结果,是对错误选材方式的一种纠正,选育实现相互结合。笔者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认为转项是在特定的时间内运动员由一种项目转入另一种项目,并寓于在多年训练过程中,是科学选材的一种特殊形式。

2有关转项原因方面的研究

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关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一种现象的现象叫做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在竞技体育训练中,转项训练依然成为实现运动员理想的一种重要途径,那么探讨引起运动员转项训练这一结果的原因对于教练员、运动员今后的训练方向乃至提高成才率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王金灿(1999)认为运动员内心兴趣以及教练、家庭、同伴、偶像的是促使运动员转项的直接因素。虽转项的原因各异,内外原因均和转项动机密切相关,在这里我们不妨运用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类,通过3个阶段共5个层次来探讨运动员转项的原因(图1所示)。

在与相关教练员的访谈中了解到,位于中级阶段的归属与尊重需求动因成为运动员转项训练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初级阶段的安全与生理需求,最后为高级阶段的自我实现阶段。由此可见,青少年运动员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与影响,特别是亲近人群的影响,自我判断能力较为薄弱。

3有关转项训练年龄方面的研究

既然转项发生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那么在探讨其最佳时间之前,首先应该对各个项群优秀运动员开始各个训练阶段的年龄展开分析。

有研究表明(图2所示),我国奥运冠军从开始接受业余训练的时间,男运动员平均8.7~11.5岁;女运动员平均7.9~11.3岁,进入国家队训练的时间,男运动员17~21.8岁;女运动员14.9~20.5岁(图2所示)。这个时间跨度也为运动员转项提出了要求,即只有在合理的区间内进行转项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王大卫(1993)通过研究认为:在运动员转项训练的年龄上时,男子多集中在14~20岁,女子多集中在12~18岁。李士建(2014)认为转项主要发生在业余训练阶段后期,特别是从业余训练到参加地方队训练的过程中,这一阶段的转项比例高达97.2%。此外,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上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和其身心发展特点密不可分。运动员在某一时期身心发展较快同时伴随着竞技能力迅速发展,这段时期称之为“敏感期”。由于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敏感期不同,成才时间差异较大,因此转项年龄也尽不同(见表1)。例如,王金灿(1998)从项群角度分析,认为不同项目运动员适宜的转项年龄由小到大的顺序应是:难美性项目,隔网对抗项目,速度性项目,力量性项目,同场对抗项目,准确性项目,格斗对抗性项目,力量性项目,耐力性项目”。此外,男、女运动员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同项目的转项年龄存在着女性比男性早的倾向。

4有关转向训练现象方面的研究

4.1运动员转项趋势更加集中

上述研究中针对转项年龄论述中提到“敏感期”(快速发展期)对运动员转项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转项现象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方向。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员转项规律并不是随意的,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明显的发展趋势。从项目规律上看,例如,田麦久,刘大庆(2006)研究认为:“无论男女转项成才运动员都表现出同项群内部的转项多于异项群之间的转项。”这主要是因为同项群之间必然存在某些相似的元素,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做运动员转项后的不适应。在随后研究中,在项群的大类的基础上,研究者进一步延伸到亚类、组类、项目之上。例如,王金灿指出,单项与全能互转大多是由单项转向全能,体能类和技能类项群运动员的互转情况,次数比率由高到低的排序是:“技一技”“体一体”“技一体”“体一技”。从项目普及性上看,部分项目开展时间长,普及性、知名度高,使得人才竞争大,相反冷门项目竞争性相对小,有利于实现理想,促进了竞技人才的流动。因此,转出项往往是认知度较高的项目,转入项认知度则是相对较低。例如,陈仁伟在对曲棍球、蹦床项目运动员成才特征的研究中发现,多数运动员是从体操、篮球项目中迁移过来。

猜你喜欢

运动员
AMatter of Import
“我时时被中国运动员激励着”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一起来跑步
走迷宫
马虎的运动员
运动员
思维擂台赛
最后剩下谁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