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16-09-29杨春晖

求知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杨春晖

摘 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探索出一条以新媒体为媒介,大学生广泛接受、时刻伴随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势在必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15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路径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种新的传播媒介应运而生,如微信、微电影、微新闻、微语录、微公益、微课堂、微阅读、微生活等,并且被青年学生广泛接受,当前社会俨然步入一个“微时代”。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认知途径、信息获得渠道等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因此,“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认真研究“微时代”给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出一条以新媒体为媒介,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

一、“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微时代”的到来,给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它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敏锐的头脑,还要具备驾驭新传播技术的能力,掌握新的智能传播技术。但是目前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没认识到“微时代”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尚未找到思想政治教育进“微”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陈旧

教育内容的新颖和载体的强大、快捷、便捷,学生普遍应用与接受,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与正能量的传播。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绝大部分来自权威的正统的渠道:课堂教学、树立典型、感染教育等。这些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与阐释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依据学生的特点,自主选择教育内容和方式来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虽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也会选择一些新媒体教育途径,如QQ群、微博等,但是覆盖面与影响力都很小,更多局限于单方面的教育内容发布,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已经落后于以微博为代表的“微时代”的步伐。“微时代”的到来,让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信息,使得微信息碎片化,并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接受和传播的信息和内容。相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却处于信息劣势地位。有些教育内容学生比老师早知道,教育内容和教育者传达的信息与学生所获得的信息不对称,甚至相反,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背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更新教育内容,赋予教育内容以新的传播方式与全新载体,以占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新领域。

2.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

“微时代”的到来,海量信息的传播渠道以及传播载体的快捷、便利,加之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依赖,完全颠覆了思想政治课传统意义上的说教、灌输。“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不愿意局限在传统的思想观念,更不愿意接受枯燥单一的教育教学形式,具有明显的求新、求异、求变倾向。大学生普遍注重平等互助、探讨式的教育方式,需要生活化、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打破原有的单一枯燥的教育方式,在理论素材遴选、话题选择、讨论方式与交流平台的搭建上进行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符合“微时代”的变化消费特征和心理接受特征。

3.教育者的“微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掌握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技术瓶颈。具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由于年龄等因素,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网络技术、智能网络终端和智能手机的使用,也必然造成不能利用微博、微信、微新闻、微课堂等全新教育途径与方式,对学生进行全覆盖、全时空的思想引领与教育,也就不能跨越原有的固定场所、固定时间,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教学与交流。

二、“微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微时代”使得人们在思想、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同时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此外,“微时代”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甚至消极、低俗、反动的观念和思想也大量涌入,这必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和社会生活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1.信息获取途径多元化

“微时代”以网络为基础的传播媒介,如微博、微信、微新闻等信息源传播的途径本身比较随意开放,信息编辑者与发送者可以不公开真实姓名或者利用网名等形式进行编辑发送。信息的即时传播也让接受者通过转发等形式转变成为传播主体,产生裂变式传播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获取信息的源头,很难及时有效地从正面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

2.信息价值取向多元化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随意浏览国内外网站,及时获得各类信息,其中有与理想信念教育主流思想相一致的信息,也有片面的甚至是具有腐朽、反动的意识形态观念的信息。西方敌对势力也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行渗透,资产阶级自由化、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影响了大学生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和思想观念,给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

3.信息监控的多元化

“微时代”背景下,由于传媒的广泛性,信息接收的即时性,在虚拟、灵活的网络环境中,受众者得到个性化发展,每个个体的特别关注使得传播的内容呈“放射状”发展。信息的无屏障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信息监管和正确引导成为难题。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微时代”背景下新媒介快速发展,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占领着大学生这一主流群体,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审时度势,保持敏锐的头脑,细心观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发生的深层次变化,及时转变工作观念,不断探索“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确保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

“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不可逆转性。如果道德失范,那么微媒体的发展就会很危险。一旦出现道德失范的事件,甚至一个虚假信息,经由一个微博、微信发生裂变式传播,就会使后果无限放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使学生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意志品质训练,使学生的道德实践与道德标准相统一,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坚定道德底线,明确责任,做好自律、自省。

2.搭建交流平台,占领主阵地

“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媒介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开通个人的官方微博,让学生积极关注,以此为平台,发布信息,传播正能量,形成良好的公信力。在各个层面内建立信息公众微信平台,与大学生交流互动,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答疑解惑,扩大师生交流的范围,拓展师生交流的深度。通过开展微电影、微新闻、微课堂、微公益等活动,在大学生中广泛宣传各级各类的先进典型事迹,提升正能量的引导效力,与传统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关注度,达到教育的效果。

3.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微能力”

“微时代”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素质要求,各级各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网络知识、信息传播技能的学习,善于利用微博等“微媒介”,提高“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高“微能力”。就教育者而言,无论是在知识传播上,还是在道德教育上,都充当引领者的角色,充分利用网络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更多、更便捷的传播平台与渠道,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形象,更具有吸引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符合“微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

4.提高“微媒介”素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提高“微媒介”素养,就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不仅要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如何使用媒介,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更要了解如何使用媒介来发展自己。微博已经是全民应用平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都在运用“微媒介”, 要加深相互了解,进而开展平等的交流互动,达到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运用“微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继续发挥面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优势,要双管齐下,线上线下,互相促进,形成现实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挖掘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利用“微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帮助“90后”的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利用先进的、新鲜的网络媒介认识社会、接受教育、表达情感、发挥正能量,建立一个完全属于年轻人的精神家园和交流平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微时代”背景下要重视和善用“微媒体”,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环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权威”,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内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力量”。

参考文献:

[1]童卫丰.“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3).

[2]牟艳娟,林 晋.“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社会科学家,2012(11):114-117.

[3]李 梅,孙丽娜.“微时代”中国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之策 [J].河北学刊,2012,32(2):236- 238.

[4]刘 静.“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2(23):220-221.

[5]杨 化.“微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6(1):118-122.

[6]赵倩影,郭跃军.“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报业,2013(9X):127-128.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