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洪灾舆情“新生态”

2016-09-28

人民周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抗洪洪灾灾情

卢永春

6月以来,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发生特大暴雨天气,城市洪涝、溃堤、泥石流等灾害接踵而至,重大灾情牵动民心,引起网络舆论场热议,各大社交平台接连被“暴雨”刷屏。仅“关注南方暴雨”与“南方暴雨”两个微话题阅读量就高达6亿人次。与此同时,围绕如何报道抗洪救灾等媒体宣传话题也在社交媒介引发议论。

众所周知,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从汶川地震到舟曲泥石流,从芦山地震到北京暴雨……我国政府并不缺少应对自然灾难的经验。相比以前历次自然灾害,这一次面对洪灾,舆论场生态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第一,悲情渲染不再是重点,传统媒体报道视角与网络舆论场焦点呈现一定的分化。目前,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账号侧重点在汛情的多元信息呈现以及抗洪救灾过程中涌现的正能量案例,但过度渲染悲情容易遭遇部分公众的抵触。如前方战士吃泥水馒头的镜头,在以往宣传中能引起网民共鸣,但今年却引来对抗洪后勤供应能力的质问。还有电视中频频出现的人墙沙包,也让不少网民怀疑我们的抗洪手段是否过于原始落后,并一度引发各界对“德国抗洪神器”的盲目追捧。当然,在报道中的主体还是正能量案例,如@人民日报发起的#寻找抗洪战士刘景泰#微话题、@军报记者发起的#子弟兵抗洪#微话题就引发网民情感接力,阅读量分别高达1.5亿次、1.4亿次。

第二,舆情持续性强,负面舆情频发,舆论引导加速。从今年刚进入梅雨季节开始,媒体就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夏可能出现类似1998年大洪灾,社会心理应有所准备。自6月进入汛期以来,微博平台日均关于“暴雨”的原发微博超过4.5万条,高峰期一日达到28万条。众声热议之下,一些因焦虑产生的负面舆情激荡舆论场。仅过去一周,《网络传播》杂志就盘点出“对武汉130亿的追问”“质疑南京官员作秀”“三峡大坝的争议”等八大舆情热点。针对嘈杂的舆论场,一些权威媒体与政务新媒体迅速就热点追问回应。如有迅速出面释疑泥水馒头是战士们没工夫离开抗洪一线吃顿安稳饭;带病出征领导的镜头是在拍摄灾情时偶然捎带;所谓“德国挡水神器”需要诸多条件比如硬路基,即便发达国家在洪水面前也时常得靠人力运送沙包等。

第三,媒介批评与反批评。在此次洪灾的报道中再次出现媒介反思问题。一方面,为更翔实地传递灾情民情,新闻媒体创新报道技术,H5、直播、VR、无人机等手段被广泛应用,使得报道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但过度倚重技术传播效果也引发争议。近日,一则题为《报道洪灾有了直播、VR、无人机,但是有哪篇报道你记得住?》的自媒体文章直指洪灾报道花样翻新,但仍然欠缺好故事,没有产生有分量的报道。与此同时,微信“朋友圈”一则《不要让安徽成为救灾的新闻盲区》引发安徽网民共鸣,文章反思道:安徽很多地方淹得比其他地区严重,但从一些大的媒体上很少看到反映安徽灾情的报道。新闻之上,还有公共责任,更担当着报道真相让公众充分知情并作出理性判断的责任。

走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还需有关部门、权威媒体及时做好自媒体的舆论引导,监测舆情苗头,准确回应网民关切要点,培育舆论场的公共理性。在舆情的风险处置过程中,舆情预警是关键环节,及时、准确地识别预警信息是提高舆情处置精度与效率的前提。

猜你喜欢

抗洪洪灾灾情
2022年6月全球灾情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奋战在河南抗洪一线的夫妻档
2021年12月全球灾情
How to survive a flood 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本期主题:郑州抗洪
How to survive a flood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长庆油田:灾情就是命令
抗洪中的共青团
灾情再显城市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