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海博弈中的“强”式外交

2016-09-28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李克强共同体

芦垚

当中日韩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合影结束后,穿过多位参会领导人,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来到中国总理李克强身边握手,随后又伸出左手,“请”李克强总理先走。

9月7日发生在东盟-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上的这一幕,被全球媒体广为传播。

在近日举行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召开之前,美、日、澳领导人已在多个场合频频提及“南海仲裁”,甚至放出“狠话”:将在东亚峰会上“大谈南海问题”。

但在会场上,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家对个别域外国家重弹所谓“南海仲裁”的老调不予理睬,而是聚焦经济发展与政治安全合作,寻求“大同”。

有外媒评论说,中国在南海问题的角力中“取得了外交胜利”。

事实上,这不仅是中国的外交胜利,也是其他南海周边国家的胜利。

如今,在中国提出的“双轨”思路下,南海问题没有继续激化对立。同时,中国和东盟也共同确认了地区规则框架的有效性,重申回归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有关问题的正确轨道,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这是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等大多数东亚国家排除干扰、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共同选择。

三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提出“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提出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开放包容“五个坚持”,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2016年9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老挝万象国家会议中心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仪式

这一次,李克强总理说,中方愿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不断为双方合作注入新动力,共同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建成,升级议定书也已生效。新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为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缩小东盟内部发展差距提供了新动力。中国已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是东盟最大的游客来源国。中国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为双方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东盟共同体建成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为实现双方经贸融通增添助力,不断扩大的民间交往也将构筑起双方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

2016年,站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的新起点上,双方都认识到,在当今全球治理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的情形下,携手奋进,共度时艰,打造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必要性愈发凸显。

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共识,必将助益于保障南海更美好的未来,也将为地区乃至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李克强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本期导读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李克强:RCEP谈判要踢好“临门一脚”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
李克强的“高铁外交”成绩单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