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知

2016-09-27

文史博览 2016年9期
关键词:华人菲律宾

新知

土改时毛泽东家庭划定的是什么成分

高菊村《『清抵簿』破解毛泽东家庭历史之谜纪实》

新中国成立前,关于毛泽东老家的家产问题,曾有这么几种说法:一说是没有了,毛泽民都按毛泽东的意见全部处理了。二说是流动资金没有了,剩下的不动产大部分租给佃户。三说是动产没有了,不动产由毛震公祠收归公有。四说是1929年由国民党没收后,家产就不复存在。

但根据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收藏的毛泽东家庭账簿——“清抵簿”,毛泽东家产是存在的,由毛震公祠代管。

原来,1921年春,毛泽东教育全家干革命,当毛泽民处理了动产之后,因急于要去长沙,不动产并未处理。后交由毛震公祠代管,并做“清抵簿”记账。1929年,国民党责令湘潭县政府没收毛泽东家“全部财产”,但毛氏宗亲、中共地下党员和地方进步人士,利用地方官员不图“训令”实施,只求中饱私囊的心理,巧妙周旋,致使这一“训令”未能实现。

从“清抵簿”可以看出,毛泽东家庭的收入单一,可以说仅是佃户的佃银和租谷。当时党领导革命没有经费,而毛泽东家庭成员多参加革命,因此家庭收入大量支出作为革命经费。加上前文提到毛泽东家产实际未被“没收”,地方官员以此为由,每年要额外勒索与榨取许多钱粮。到新中国成立前几年,毛家已由富裕变为贫穷,家产名存实亡,家人几乎没饭吃。“清抵簿”中写道:1931年付亏谷“五石柒斗”,计洋14.25元;到1935年3月,“实亏洋玖拾捌元陆角五分”,另欠毛月迪“佃银伍佰贰拾两”,计洋676元,两项共计774.65元。不到四年,亏欠增加了50余倍,真是触目惊心。

西周灭商的武器优势

米南德《西周灭商的高科技武器从何而来》

过去,很多人谈及商周易代时,总是将目光锁定在纣王的暴虐无度之上——为了维持自己奢侈的生活,穷兵黩武。其实商纣王帝辛尤其注重对于南方和江淮地区的推进,也有战略方面的考虑。中国南方的铜矿储量远远高于北方,这对于处于铜器时代的一个军事帝国来说是何等的吸引力。而征伐带来的纳贡与俘虏,又是商代统治者统治的必要条件。为此,商不得不派出更多的军队,攻伐更远的地区,同更多的敌人交战。这种军国主义模式最终也就消磨掉了殷商自己的国力与统治基础。

但商周易代的原因,还有一点很关键:西周入侵时所具备的武器优势。尽管周人在一些制度上似乎远不如殷商来得完备与复杂,但在军事技术上却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地处西面,周人能够吸收商王朝文治影响的同时,也更快地获得了通过河西走廊与北方草原传播来的最新技术。这种技术优势很快就体现在周人的军事组织上。他们不仅拥有和商人一样的青铜武器,还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了改进。从西面传播而来的戎车成了真正驰骋战场的战车武器,而同时代商的战车仅仅能作为贵族指挥官的代步工具,打起仗来非常不方便。从西周时代的一些墓葬来看,周人不仅将剑带入了中原,也发展出了镶嵌有铜片的胸甲。这种胸甲虽然面积有限,无法同西亚和埃及的全身鳞片甲相比,但比起没有护甲出土的商来,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正是有了这一点一滴的技术差距,商朝数次失利的结局也就不奇怪了。

菲律宾最富有的阶层中为何华人最多

陈光《菲律宾最富有的阶层中为什么华人最多?》

菲律宾华人占比不足2%,却被认为关系着菲律宾的经济命脉。这是为何?

笔者认为,撇开几千年的智慧传承和“生意基因”等飘渺的种族因素,很多菲华精英的成功之道有类似性。

基础之一是对于财富、对于成功的强烈渴求,使得他们在主观能动性上远胜其他族群。数位菲律宾华人企业家或是他们的祖辈,出于物质极度匮乏、甚至“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下南洋讨生活。菲律宾土著及早期的混血集团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磨难,也缺乏谋求财富的雄心。

基础之二是华人抢占了致富的先机。殖民时代结束,西班牙撤离菲律宾时,曾将大量资产廉价出售,在其他族群观望、对未来惊疑不定时,很多华人已经赌上了全部身家。同理,二战结束时,大量被遗弃的军用物资也被华人吃进。

基础之三是华人群体抱团,先富的华人以提携老乡、后辈为荣,各种乡亲商会层出不穷。

但“师傅领进门”,成功终究要靠自己。在个人方面,菲华群体展现了很多成功的共性。比如,他们无一例外都吃苦耐劳、勤奋肯干;另一方面,他们胆大心细、魄力十足,敢“赌”、敢杀入高风险行业。

除上述因素外,华商企业在引进技术、资本密度、新技术应用、员工的教育和培训领域均胜于其他企业,这些因素长年累加,帮助他们成功掌控经济命脉,并且越攥越紧。

谁说古代女子无财权

侯磊《谁说古代女子无财权?私人金库外,还能继承娘家财产》

有人说古代女人没有财权,只能靠夫家生活,才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种说法有些偏颇。

在大家族中,大家都有“月例钱”,这是女人们的私产。每当家庭遭难时,女主人都会变戏法一样变出个百宝囊来。这在古代叫做奁产。“奁”是精巧的首饰匣子,奁产是陪嫁的私房钱,也可是别人的馈赠,北京话中叫“体己”钱。奁产跟婆家没关系,婆家败了,私财还是自己的。若丈夫要花销或借用,须征得妻子的同意,不同意只好请人游说。不少旧小说中都有无赖男子挥霍妻子私房钱的故事。

除了私人金库外,娘家的财产女儿也有份继承。如果一家中儿子不幸去世绝了后,女儿还未出嫁,那么财产全部归她所有;若女儿已出嫁,可得到三分之一的财产,其他的充公;若有养子的话,养子可得三分之一,另外的充公。如果一家人中有男孩,出嫁的女儿则以嫁妆的形式继承遗产,一般是儿子的二分之一。嫁妆可以分期付款,夫妻有了孩子,娘家会追加一笔嫁妆;富有的人家,要在孩子入学、成年时继续追加嫁妆。如果是女孩,还要给打造长大后的首饰。

女子带到婆家的嫁妆,在清代以前,改嫁时可以带走。在哪个朝代都不许带走的,是因“休妻”。休妻是“七出三不去”:“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口舌”“窃盗”可以休妻,而“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则不许休妻。“三不去”的几率远比“七出”要大,这是法律对女子的保护。

(责任编辑:叶筱)

(邮箱:wind.0116@163.com)

猜你喜欢

华人菲律宾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何为“华人”?
身在异国他乡,海外华侨华人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7.0级强震袭击菲律宾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娶了个菲律宾老婆
菲律宾・邦板牙省
菲律宾遭遇水灾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