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西北地区喀喇沁蒙古族民俗文化探析

2016-09-26汪振泽王常杰

卷宗 2016年7期
关键词:蒙古族文化

汪振泽 王常杰

摘 要:辽西北地区自古是蒙满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具有丰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喀喇沁蒙古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包含在蒙族文学、经济、政治、婚姻和宗教等诸多方面,历史遗迹较多但分布较零散,本文通过考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点,试图呈现一些喀喇沁地区蒙古族民俗文化的风貌。

关键词:喀喇沁;蒙古族;文化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结题,项目编号L14BWJ011

1 蒙古族喀喇沁部族源及地理位置

喀喇沁的先祖是乌古思人,游牧于今伊朗境内的欧亚草原。喀喇沁,在史料上又被称为哈刺赤、哈剌嗔、哈剌陈、哈剌庆等,这是蒙古文不同汉字音译的写法。15世纪30年代,喀喇沁军和他们的家属以及喀喇沁牧户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个强盛的部族,被称为喀喇沁部,游牧于漠北地区。经历元明清朝代更迭,不断地战争和迁徙,至清初游牧于东北。1635年,后金皇太极天聪九年首次编封喀喇沁旗,称喀喇沁右翼旗。同年置喀喇沁左翼旗。1705年,清康熙四十四年增建喀喇沁中旗。

清廷划定的喀喇沁部游牧地界为:“在喜峰口东北三百五十里。至京师七百六十里。东西距五百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东至土默特及敖汉界,西至察哈尔正蓝旗牧场南界,南至盛京边墙界,北至翁牛特界。”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和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还包括河北省承德市的部分地区。喀喇沁右翼旗,在今内蒙古赤峰市锦山镇,辖8个乡镇。喀喇沁左翼旗,今属辽宁省朝阳市,为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下辖22个乡镇(场)。喀喇沁中旗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辖28个乡镇。

2 服饰文化

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与其游牧生活相适应,自古迄今皆喜穿长袍,穿上为衣,脱下为被,骑乘护膝盖。长袍右衽立领,腰间打褶。服饰颜色追求纯净亮丽,在周围的自然生存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下,蒙古人非常喜欢用白、红、黄、绿、蓝等颜色的纯色衣料做服饰,在各种亮丽的颜色中蒙古人最喜欢的颜色是纯白色。因为蒙古人生存必需品之一的羊的乳汁和绒毛的颜色就是白色,白色同时也是吉祥、美好和纯洁的象征。

近代草原牧区的蒙古人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服饰习俗。男女皆喜穿长袍、靴子。受汉族人影响,男子服装多为宽领大袖,以成幅彩绸系腰,不垂穗,带火镰、烟荷包及精巧的蒙古刀。头戴蒙古帽,以狐皮为多。妇女多着红绿色和白色衣装,以鲜艳的丝網束腰,双结帕垂于左右。

3 居住习俗

辽西北地区蒙古族居所有蒙古包、崩布格、布日格及起脊房屋等几种,其中蒙古包是古代蒙古人最主要的居住方式。蒙古包的蒙语称“蒙古勒格日”,古时又称穹庐、毡包、帐幕。包体浑圆,支柱用多根等长的桦木杆以毛、皮绳连接而成。冬季以毛毡围裹,用绳索勒紧固定,顶部留有天窗,可通气、散烟、采光。圆形包体对大风雪阻力小,不易积雪、存沙。包门接地,朝南或朝东南开。包址多设于高阜、通风处,包帘卷起,凉爽宜人。蒙古包由帘、天窗、椽子、围墙、门五部分组成,围墙为主体。围墙拆后可折叠,搬运时还可作车铺板。普通蒙古包高约十三、四市尺,包门高约三尺五、六寸。包内中央放置锅撑子,燃牛粪取暖、烧茶、煮饭。饮食器具置于东南角,睡眠在两侧短榻上。西北方为上,放佛龛及衣被等。《赤峰蒙古史》:“赤峰地区的蒙古人,在元代基本住所是帐幕或窝棚,或称作毡房,即蒙古包,易拆卸,便于携带,适合游牧生活。其规模大小不一,小者不足丈,大者可容纳百人。其置方向必面向东南,包内东北角为主位,主人的床榻安置在北面,东侧是妇女住处,西侧为男人坐位,中为火灶。”自元朝迄今,蒙古包内的陈设方式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蒙古包遇有访客时,有一整套严格的礼仪。进门前、进门时就有很多规矩讲究。进门后,客人坐在右边,向家里人一一問好,问候语因四季而异,具有游牧生活的特点。主人向客人敬茶,右手拿碗,左手指尖从碗底轻托。客人双手接碗。上茶时,要摆奶食品和其他食物。客人先尝奶食,以示对奶食的敬重。茶后,煮羊肉招待客人。蒙古包内的座次也有严格的规定,座位的分配情况是:家庭男主人在左上方,女主人是左方(炊具柜的后上方),男童在右下方,客人坐在右上方。如果客人和家庭主人是同辈人,客人坐在右边;如果客人是晚辈人,则坐在右下方。坐式的规定是:年长者、贵族、喇嘛和家庭主人要盘腿而坐;坐右边的其他人要左膝着地蹲坐;坐左边的其他人则要右膝着地蹲坐。座次错乱,是一大忌。这一习俗一直流行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二十世纪60年代后,牧民定居,起脊房屋建筑增多。到二十世纪80年代,砖瓦结构的房屋已成为牧民的普通住宅。

4 节日习俗

辽西北地区蒙古人的传统节日有兴畜节、千盏灯节、春节等。

兴畜节,也叫“迎春宴会”。无固定日期,大约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择日举行。这是蒙古族牧民沿袭古老的一个传统节日。新中国成立后,庆祝多以嘎查为单位举行,届时男女老幼集合在野外,支帐幕,设锅灶,煮肉粥。并将全嘎查牲畜赶来查看膘情,给肥壮的公畜挂彩,用黄油或奶嚼口拌炒米往牲畜脑门处抹,祝贺五畜兴旺。然后开始摔跤、唱歌等活动,最后吃肉粥野餐。

千盏灯节,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为纪念燃灯佛的诞辰和宗喀巴圆寂日,各喇嘛庙集会念经,并点燃千盏佛灯,供人参拜。同时,家家户户也在佛前点灯祭祀。旧时,赤峰地区的克什克腾旗过千盏灯节,牧主家、官吏家、喇嘛庙佛灯都摆放百盏以上,平民家佛灯也多多益善,一般家庭也摆一、二十盏。同日,家家还做香甜可口的阿木斯,自食并馈赠邻里,以增加节日气氛。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蒙古族称农历正月为“查干萨日”,蒙古语即白月,吉祥之月。蒙古族的春节以祭灶为序,除夕为高潮,小年(蒙古族的小年是正月初七)为尾声。蒙古族的春节包括的内容有:祭锅撑子节、除夕日、正月初一、正月初二、小年。一般于腊月中旬便开始打扫卫生,置办食品衣物,还将冻肉等盖上洁白的哈达赠送亲朋邻里。对于近亲或长辈则馈赠整牛整羊。女子忙于缝制新衣,绣纳蒙古靴,以备年节穿用。男子则忙于装饰鞍具、嚼替等物。亲朋往来较多之家,还要置办奶食品及烟酒茶糖等待客礼品。蒙古人的岁时习俗来自于汉人,但不完全跟汉人习俗一样,保留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一些特色。其春节前后的祭祀习俗就是来自于本民族的一些宗教信仰习俗。因此社会人文环境就是蒙古人春节习俗的范式。

5 婚姻习俗

蒙古族传统婚制有族外婚制、抢婚、多妻制、收继婚与抱嫂婚等特点。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婚俗,既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又吸收了汉、满族部分礼节,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礼仪程序。其中,举行结婚宴当天有这样的婚俗:女方家只有到这一天才向姑娘正式宣布其出嫁之事,由一位嫂子手拿红头巾边说“时辰已到”,边将头巾蒙在姑娘头上,不管姑娘愿意与否,均要放声大哭,否则会受人讥笑。喀喇沁地区婚俗还有在女方家摆两桌酒宴,请来村里的姑娘、媳妇陪新娘。出嫁姑娘坐正座,大家边吃边唱“劝慰女儿之歌”。当唱到伤感处,出嫁姑娘悲戚而泣,退至客人身后蒙头躺下。有的地方将这一宴席称为“陪坐”。参加此宴会者将礼物送予主人或姑娘。

现在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婚礼的主要内容包括求婚、许婚、订婚、下聘礼、婚礼、迎亲、送亲、迎亲宴、婚后习俗等一整套繁杂的程序。

辽西北喀喇沁蒙古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远不止上述几点。其鲜明特性与唯一性,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保护和传承辽西北地区的蒙古族文化,进而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以形成有竞争力的规模性文化产业,对于促进辽宁经济发展将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蒙古族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谁远谁近?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单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