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护理效率评价指标筛选初步探讨

2016-09-26吴玉梅刘晓英桑美丽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25期
关键词:护士效率指标

吴玉梅刘晓英桑美丽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护理效率评价指标筛选初步探讨

吴玉梅①刘晓英①桑美丽②

目的:筛选护理效率评价指标,为护理效率的合理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和专家讨论的基础上,利用自制调查表收集各护理单元的完整信息和基本情况,使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筛选出评价护理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结果:在本次护理效率评价指标筛选的过程中,获得了4个投入指标和5个产出指标。结论:护理效率没有可量化、可操作的评价指标,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和统计分析筛选出9个评价指标,确定的指标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可以很好的应用于护理效率评价。

护理效率评价; 指标筛选; 聚类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

护理效率是指护理单元投入的护理人力、资源,所产出的护理活动及措施的数量[1],是反映护理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的主要指标,正确评价护理工作效率,有利于优化护理资源配置。数据包络分析(DEA)主要用于评价同类型部门(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效率,是估计多输入与多输出及多目标决策类问题的有力工具[2]。而科学合理的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护理效率评价的重要前提是构建合理的投入-产出评价指标[3]。由于指标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甚至是信息交叉的现象,因此,必须筛选出合理的评价指标,而不是把所有指标都当作评价指标[4]。就护理的投入(成本)而言,基本是投入的“人、财、物”,数据比较容易获得;然而对护理的产出(收益)来说,患者实际接受护理服务的收益难以衡量,而且,很多护理服务是不能用货币进行测量的[5]。在进行效率评价时,大多是对广义投入-产出指标转化关系的测量,并充分考虑指标的可比性、全面性、可获得性和科学性[6]。目前,在护理资源利用和护理效率评价方面还没有广泛适用的标准和深入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收集了山西省某三甲医院各护理单元的基本数据及工作情况作为研究基础,采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确定护理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旨在既能反映护理工作特点,又能保障指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护理单元的现场调查数据,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样本科室人力、资金等资源配置状况、服务提供状况、科研状况和工作量状况,此外,对于科室数据不全的指标通过财务处、人事部、护理部获得。

1.2 方法 采用资料分析及访谈法,在查阅国家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国内外有关医疗机构效率评价指标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初步将护理效率评价指标分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组织护理管理专家8名(主任护师7名、副主任护师1名,硕士学历2名、本科学历6名)进行讨论,初步确定了护理效率评价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为进一步明确护理效率评价指标,根据专家讨论初步筛选出的效率评价指标,共包括17项指标,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初选的14个评价指标实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Z化处理,再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根据聚类结果结合因子分析结果和指标的变异系数对指标进行选取,其中“年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反映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其值越小,效率越高[7]。但是这一指标为负性指标,根据DEA指标选取原则,本研究对此进行了倒数处理。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以数据包络分析(DEA)、护理效率(Nursing Efficiency)、效率评价(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r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为主题词,通过检索Springerlink、PubMed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发现护理方面的效率评价文献很少,所以将检索词扩大为效率( Efficiency),纳入国内外有关医疗机构效率评价的中英文实证研究文献,纳入时间为2000-2014年。最终纳入193篇文献,其中国外文献112篇、国内文献81篇。对文献中用于医疗机构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分析,投入指标主要分为人、财、物3大类,可以作为医院的直接投入[8]。产出指标主要分为服务量、服务收费、服务质量、科研产出、资金收益、满意度等6大类[9]。提取与护理相关的指标,共获得26个原始指标见表1。

2.2 专家讨论结果 经过查阅文献,根据护理效率评价的实际需要和指标筛选的原则:科学性、重要性、易获得性、独立性和灵敏性[10],进行专家讨论,讨论内容为步拟定的指标:(1)是否能公平反映各科室的护理效率?还需增加哪些指标?(2)哪些指标比较重要?哪些指标是次要的?哪些指标可以删除?(3)哪些指标不够科学,应该怎么改进?(4)哪些指标相互包含,可以合并?会后对讨论记录进行整理,总结专家意见,初步确定了14个指标作为护理效率评价指标,并考虑到与护理效率评价相关的科室规模投入与社会效益,对指标的属性进行界定,将指标分为5个投入指标和9个产出指标,见表2。

表1 护理相关指标

表2 初步指标及其属性

2.3 统计分析结果

2.3.1 投入指标的筛选 根据专家讨论初步选出的14项指标在山西省某三甲医院进行指标实测数据的收集,考虑到指标间可能会存在相互包含相互影响的情况,为保证数据包络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根据已经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试图用较少的因子来解释指标间的相关关系[11],首先对5个投入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KMO值为0.753,P<0.01,说明原指标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的初始特征值和总方差解释表显示,提取了两个公因子,这两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8.415%。根据载荷矩阵显示,公因子1选择载荷值大于0.7的护士总数占实际开放的床位数的比例、护师以上职称人数占护士总数的比例、护士年人均收入为代表指标;公因子2选择本科以上学历护士比例为代表指标,见表3。

表3 投入指标因子分析载荷矩阵

考虑到使用单一的统计方法可能会导致结果偏差,因此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聚类分析,同时计算指标的变异系数与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筛选出最终的评价指标,分析结果见表4~5。

表4 投入指标的聚类群集与变异系数

表5 投入指标相关系数平方和

聚类分析显示指标可以将投入指标分为两个群集,第一个群集包括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护师以上职称占护士总数的比例、护士年人均收入,第二个群集包括在编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本科以上学历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聚类结果与因子分析结果一致。对各群集指标进行非参数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根据因子载荷值和相关系数的大小在两个群集中筛选出评价指标。群集1选出的指标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护师以上职称占护士总数的比例、和护士年人均收入。群集2 的筛选中在编护士比例的相关系数最高,但这个指标与群集1的指标相关系数比较高超过了0.8,根据指标的独立性原则,在群集2选出的指标为本科以上学历护士比例。即投入指标的筛选结果为:护士总数占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护师以上职称占护士总数的比例、护士年人均收入和本科以上学历护士比例。

2.3.2 产出指标的筛选 产出指标的筛选过程与投入指标一致,KMO值为0.758,P<0.01适合因子分析,同时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冰柱图和相关系数平方和筛选出的5个产出指标为:日人均负担患者数、护理满意度、公开发表护理论文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年护理工作量。

3 讨论

3.1 护理效率评价指标筛选的意义 当前,国家对护理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投入逐年增多,仅人力资源投入一项,2012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数量比2005年增加了115万[12]。对于不断增加的护理投入,提高护理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成为工作重点,这就使得管理者对护理效率进行评价。文献[13]分析发现,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针对医院整体进行效率评价,而忽略了单个部门的效率。而且,护理效率评价指标缺乏广泛适用的标准,目前大多数的测量指标不能准确全面的体现护理工作的特点。本研究筛选出的护理效率评价指标,与当前使用的医院效率评价指标相比,更加突出了护理工作的特点,可以准确、全面的反映护理效率现状,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实用性,有利于对护理效率进行合理评价,可以优化护理资源配置,避免过度投入导致的浪费。

3.2 护理效率评价指标筛选的特点

3.2.1 采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可以保证评价指标科学性、准确性 筛选评价指标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弊端,常用的专家咨询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忽略了对客观数据进行分析[14],比如在专家咨询中平均住院时间经常被引用,但是由于受疾病程度和医疗水平的影响,实际数据差别并不大,统计分析显示其敏感性低、代表性差,不能作为护理效率评价指标,利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指标进行筛选结果更加准确。本研究在指标选取的过程中使用统计学与专家意见相结合的方法,先结合专业特点和专家意见稍作调整(注重指标重要性和可获得性),再以统计学结果为主要筛选依据(注重指标灵敏性、代表性和独立性),使评价指标的筛选更为科学[15]。在指标的选取方法上,采用因子分析进行初步分析,同时运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与变异系数分析,在指标的选取上更具有综合性。

3.2.2 全面考虑护理的投入与产出情况,保证了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实用性 评价指标的全面性是指不能遗漏任何与护理效率评价有关的指标,应该全面地反映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16]。如果评价指标不满足全面性,就可能会遗漏某些重要情况,那么评价结果可能会有偏差,从而使评价工作不准确。本研究在设计评价指标时不仅考虑了人力投入、物力投入方面,而且还考虑了临床护理活动的质量、科研、工作难度方面等特点,涵盖了从护理投入到护理产出的全过程,能够对科室护理效率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筛选出的评价指标可以通过具体数据得到,在临床工作过程中有较强的实用性。

3.2.3 符合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指标的要求,保证数据包络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评价护理效率,就要选择能够反映护理投入、产出情况的指标。能够反映护理效率的指标很多,但根据DEA方法对评价指标的要求,最终筛选出的指标数量不能超过被评价单元数量的一半[17]。所以在初步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后,要根据研究样本科室的数量进一步对指标进行筛选。同时,在反映医院效率的投入和产出的众多指标中,某些指标相互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各指标可能会相互包含影响DEA结果,这类指标的采用将影响DEA评价结果的科学性[18]。因此,在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收集各指标的数据,运用聚类的方法在同一类指标中确定少数最终的DEA评价指标,力求找出各类别中独立性强、代表性好的指标[19],保证数据分析结果可以正确反映实际效率情况。

本研究运用统计学与专家意见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指标符合科学程序和要求,确保了指标的客观可靠,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护理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为护理效率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医院护理效率及促进护理队伍发展有重要意义[20]。但是研究所用的样本来源为山西省某三甲医院,数据较为单一,这使得研究确立的护理效率评价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建议能够扩大样本量,从而得到更加合理的结果。

[1]吴迎华,王梅新.数据包络分析在护理效率评估中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1,26(14):89-91.

[2]谢世堂,戴力辉,张梦平,等.数据包络分析在临床科室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46-48.

[3]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DEA)[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毛燕娜,冯芮华,王小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医院效率评价指标筛选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5,32(8):15-19.

[5]吴迎华,王梅新,李勇.基于DEA法的护理单元效率评价[J].护理研究,2012,26(9):2576-2577.

[6] Jacobs R,Smith P,Street A.Measuring efficiency in health car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7]郎丰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各地区医疗机构效率评价[D].济南:山东大学,2010.

[8] Ferrier G,Rosko M,Valdmanis V.Analysis of uncompensated hospital care using a DEA model of output congestion[J].Healthcare Management Science,2006,12(9):181-188.

[9]崔洋海,何钦成.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大型综合医院相对效率评 价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1):18-21.

[10] Butler J R G.Hospital cost analysis[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10:22-27.

[11]王云霞,金曦,罗荣,等.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在妇幼保健评价指标筛选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 (34):4793-4796.

[12]刘勇.把握脉络、做好医院等级评审(或复评)工作[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102-104.

[13] Brown B.Delphi process:a methodology used for the elicitation of opinions of experts[M].Santa Monica:The Rand Corporation,2003:3925.

[14]张罗漫,胡琳.医院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J].中国卫生统计,2001,6(3):34-37.

[15]耿珊珊,谢舒,陶红兵.综合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评价模型构建的初步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5):21-23.

[16]杜洁.社区护理工作量化考核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77-78.

[17]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5-438.

[18]魏权龄,胡显佑,严颖.运筹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53-296.

[19]贺德方.我国科技投入效率、效果评价研究[J].情报学报,2006,25(6):740-748.

[20]郭玲,王克芳,程秀菊.护士绩效考核现况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0):110-113.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Nursing Efficiency Evaluation Index Selection Based 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WU Y u-mei,LIU Xiao-ying,SANG Mei-l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5):063-066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iciency evaluation index, provide the basis for reasonable nursing efficiency evaluation.Method:On the basis of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related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self-mad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the full information of the nursing unit and the basic situation,the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were used input indicators and output indicators evaluation of nursing efficiency were selected.Result:In the nursing efficiency index screening,received 4 input indicators and 5 output index.Conclusion:Nursing efficiency no quantification or evaluation indexes,this stud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screens nine evaluation indexes,indicators to determine with accuracy,scientific,complete and practical.It can be well used in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nursing.

Nursing efficiency evaluation; Index selection; Clustering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10.3969/j.issn.1674-4985.2016.25.018

2016-03-09) (本文编辑:蔡元元)

①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1

②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刘晓英

First-author’s address: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猜你喜欢

护士效率指标
最美护士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跟踪导练(一)2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