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文写作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实验与研究

2016-09-24黄志豪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写作培养

黄志豪

摘 要:逻辑思维在应用文写作中占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经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写作逻辑思维,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93-03

逻辑思维即抽象思维,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方式,是人们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准确想象描述的一种能力。长期的应用文教学实践和行政公文写作实践让笔者注意到了写作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为证实逻辑思维能力对写作的重要性,笔者于2013年申请了市级课题《中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研究》,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作为子课题加以实验和研究。现将实验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介绍如下:

一、应用文写作含混不清的现象与成因

在中职生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虽然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也拥有了较为丰富详实的材料,却仍然写不出高质量的应用文。主要表现为:立意虽好,却表述不清;布局虽好,却不够连贯;文采虽好,却含混不清,很难写出让人满意的文章,因而学生也慢慢地对应用文写作失去了兴趣。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受写作逻辑思维瓶颈制约。大量的写作实践告诉我们,逻辑思维在写作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支配作用,逻辑思维能力稍微不强,就会造成文理不通,行文不畅、表达前言不搭后语等毛病。因此,写作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各种文体知识,还应积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实验的主要做法

1、实验载体选择及对比方法

在研究中,课题组选择了学习基础相近学风较好的14会计03班和14会计04班做实验,两个班区别授课,其中14会计03班按马新国主编的《应用文写作基础》教材授课;14会计04班在马新国主编的《应用文写作基础》内容的基础上,融入写作逻辑能力培养的内容授课。授课时间为一个学期,期末采用同一份试题测试,然后分析对比授课成效。

2、培养写作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做法

(1)对比班级的主要做法

14会计03班的授课主要严格按照教材,分文种,按概念、特点、分类、写作指导、练习的思路授课。

(2)实验班级的主要做法

14会计04班学的授课,压缩教材内容授课的时间,增加写作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培养概念辨别能力。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起点,是人们作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基本要素。在实验班中,为培养学生的概念辨别能力,我们首先培养学生的概念划分能力,让他们正确地划分概念,明确地表达写作意图,以便读者正确地理解文意,如:对一次会议主办方发的通知“本次会议定于明日晚七时在礼堂举行,届时除特邀嘉宾和随行人员外,其他人员按会议要求依次入场。”读罢通知,特邀嘉宾、随行人员必然有两种猜测:一是可以不按照大会要求,自由入场;二是不属于参加会议的对象,这样就会造成会议组织的麻烦。我们引导学生根据“划分的各子项应当是相互排斥的”划分规则,将通知改为:本次会议定于明日晚七时在礼堂举行,届时请特邀嘉宾六时四十五分入场完毕,参会人员按大会要求依次入场,随行人员在候场区等候”。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概念限制能力,概念的限制即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我们教学生恰当地限制概念,避免句子在内涵或外延上出现重复的多余的概念,让整个判断或推理表意清晰,使人正确理解。如“即日起,未经批准的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学生宿舍。这对“人员”作了两次限制“未经批准的”、“外来”,这样按照语义“人员”有四种可能:1、未经批准的、外来的。2、未经批准的,非外来的。3、经过批准的,外来的。4、经过批准的,非外来的。这里第1中明显不准进入,第4种可以进入,但第2、3种呢?由此可见,这一句话由于多用了一个限制词,就造成了逻辑上的混乱。因此,我们引导学生根据本意删去其中一个限制词,正确地表述为:“即日起,未经批准的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学生宿舍。”或“即日起,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学生宿舍。”

再次是培养学生安排概念顺序的能力。在文字表达上,往往概念的顺序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对构成的判断的含义就不同,如:“……促进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实践后,党中央进一步又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又快又好”与“又好又快”,“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相同的四个字,顺序不同,反映的却是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即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效益,增长的质量。我们引导学生概念中存在并列关系时,要注意并列关系的两组或更多词的排序有所秩序,有所侧重,要根据侧重点来安排语序。

②培养判断能力。判断,有时称为命题,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所谓有所断定,是指人们对思维对象的性质或关系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它有两个基本逻辑特征,一为任何判断必定有所断定,即必定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二为任何判断必定是真的或假的,如:“法律不是没有阶级性的”。 它有所否定,是判断; “啊,祖国!”只有所感叹, 则不是判断。在写作中,判断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篇文章的价值取向是否正确,是否有价值。在实验中,课题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教育学生要坚决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对反党反国反社会反人类的思想舆论坚决抵制,做到不想、不说、不写、不做、不传、不播。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事例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对已有资料,通过模态判断(含必然、可能、必须、禁止、允许等词语)和非模态判断(不含模态词),作出正确的判断。

③培养推理能力。推理是从一个或者一些已知的命题(判断)得出新命题(新判断)的过程或思维形式。如:“某学校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亮点纷呈,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我们可以得出“某学校2015年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的新命题。在实验中,我们首先是引导学生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养成“同中求异”的思考习惯,将相同写作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在某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将相同的写作对象区别开来;养成“异中求同”的思考习惯,对不同的写作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在某个方面的相同之处,将不同的写作对象归纳起来,全面地认识写作对象的内部与外部之间、写作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如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全面地认识它是主观原因造成的,还是客观原因造成,产生问题的因果关系是什么,这对写作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是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心理学研究揭示,不良的心境会影响逻辑推理的速度和准确程度。在写作实践中,我们也会发现失控的狂欢、暴怒与痛哭,持续的忧郁、烦恼与恐惧,都会对写作推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平时应该学会用意识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境,使自己保持平静、轻松的情绪和心境,提高自己逻辑推理的水平和质量。

④培养运用基本逻辑规律能力。逻辑基本规律是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是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关于思维形式的最一般规律。在试验中,我们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等四种规律。1、同一律,指的是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自身同一,不能任意更换,它在思维中的作用是保证思维的正确性。在实验中,我们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在同一时间、关系、条件下必须自始至终保持同一个观点、同一个概念或同一个判断,即一篇文章要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来写,一个层次要围绕某一层中心意思来写,一个段落要围绕一个中心句来写。而违反同一律的常见错误是偷换概念。2、矛盾律,指的是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为真,必有一假。它的作用在于保持思维的首尾一致,避免自相矛盾,如:《关于解决办学经费不足问题的请示报告》一文违反了矛盾律。我们引导学生认识到请示和报告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两种文体不能混为一谈,不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篇公文中;同时,“解决办学经费不足问题”是需要向上级请示批准的,而报告这个文种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不需要上级机关予以答复,所以,写作中用“报告”这个文种是错误的,只能写成《关于解决办学经费不足问题的请示》。3、排中律,指的是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它的作用在于保持思维的明确性。在实验中,我们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判断或表述某一问题时要旗帜鲜明、不得含糊其词,比如上级机关在回答下级机关请示的批复中,就必须对请示事项作出明确的回答:同意还是不同意,如不同意还要写明理由,而不得使用模糊语言。4、充足理由律,指的是人们在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断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此规律在公文的依据或缘由部分用得得比较普遍,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实验中,我们引导学生在公文正文的“依据”部分注意此规律的运用,要保持思维的论证性。如:某学校在评估报告中写道:“某校是某区域中职学校的旗帜,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因此这次评选全国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一定会顺利通过。”虽然“某校是中职学校的旗帜,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但并不代表这次评估就一定会通过,所以写作者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这句话应改为:“具备了这次评选全国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条件。”

⑤要求学生掌握主体结构逻辑顺序。要求学生通过加强记忆,掌握以下几种常见的主体结构顺序。1、时间关系:比如先部署后总结,活动分阶段进行。2、发展关系:先规划、后实施、再管理;先调查、后研究、再实施;先有思路、后工作、再保障。3、轻重关系:先重点工作后一般性工作,就是以工作中起作用的轻重为序。比如:一些工作需要很多部门配合,就要先说主要职能的部门、再谈配合部门、最后才是保障部门。4、分类关系:如,第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经济、社会、政治。5、约定俗成:先谈主观因素、再谈客观因素;先谈成绩、后谈不足;领导、组织、保障等。同时要规避容易出现的问题:一篇文章中一般都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在一个层次中只能有一个逻辑关系,不然就会出现逻辑混乱,造成有的工作重复强调,有些工作没有部署。逻辑的完整性,就是要头有尾,不能片面,断章取义。

⑥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写作逻辑。要求让学生通过加强记忆,掌握掌握各种文体的行文逻辑。如: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类型。一般由请示事由、请示事项、结尾三部分组成。请示类的文章最后通常以请求语作结,习惯用语有“以上意见是否妥当,请批示”“妥否,请指示”“当否,请批复”“以上意见如可行(或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等。我们要掌握其行文逻辑思路是“背景、目的——请示理由——请示要求——结尾”,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尾”。计划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与规划、要点、方案等类似,用于对全局或单项工作进行预想性安排部署。计划、规划、要点和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安排的对象、时间范围不同,其重要性和安排范围是递减的。我们要掌握的行文逻辑思路是“ 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几点要求”。

3、成效对比研究

在对14会计03班和14会计04班区别授课一个学期后,期末采用同一份试题进行了测试。作文题是要求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拟写一份材料向教育局要求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评卷由课题组的三名成员阅卷,以三人所给的平均分为最终得分。评卷结果显示,40分的作文题,14会计04班的平均得分34.65,达到优秀等次;而14会计03班平均得分24.97,勉强过及格线,两班相差9.68分,按满分100分计算,差距则是24.2分。两者的差距具体表现为,4班学生的作文选择文体得当,布局连贯,层段清晰,表意完整,逻辑性强;3班学生的作文则主要存在文体选择不正确,主体结构无逻辑顺序、文体写作逻辑不清晰,表述思想及文字表达不够准确、严密等问题,对事物和事态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欠缺等问题,文章难让人满意。实验有力地证实了逻辑思维能力对写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三、结论

我们要全面地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概念辨别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运用基本逻辑规律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主体结构逻辑顺序和各种文体写作逻辑,为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金 奕.思路重构:高等院校应用文写作教育创新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0(4).

[2] 马正平编.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高九余.应用写作的特征和思维[J].应用写作,2000(10).

[4]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逻辑学教学用书,2003年7月.

[5] 屈 波.培养高中生写作思维品质的实践与思考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写作培养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