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东湾湿地

2016-09-23孙培用

满族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辽河芦苇红色

孙培用

1

我不说,谁说?

我不说,总有人要说。

我不说,会有很多人说。

2

辽河,渤海湾,在辽河口划上一条界限。一边是辽河,一边是渤海湾。

辽河入海口,这里有地球的肾。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湿地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3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近!

是什么,吸引我?从万里之外,从千里之外,从百里之外,从十里之外。

辽东湾,生长成片的稻浪和大豆高粱,生长芦苇和鸟儿,生长辛劳的兄弟姊妹。

太多不肯凋零的季节一个接一个,簇拥岁月的苍穹。

而湿地边开放的花朵,便是梦境里未曾谋面的笑脸。

面对湿地上劳作的笑容,我感到神圣和真诚,同时也把内心的虚幻和空无抛弃。

珍惜阳光、土地和粮食,珍惜每一天,站在湿地边,想念天下人的幸福。在天空和湿地之间。

许多平凡的日子累积成人生一次跋涉。

吸引你走向故乡的除了平原上空的炊烟,还有母亲,还有提着篮子挖野菜的孩子。

还有湿地。

日子里有了这一方湿地,灼热的心会霎时凉爽起来。

一方湿地,自为一庄严世界。无论看过去、现在和未来,芸芸众生间的每个人,无论僧俗,无关学识高低,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有一块自在的湿地的。只有敞开心中这块湿地,在这纷扰的世间,才有一块属于自己无欲无求的淡泊、清净之地。

我知道:那些湿地是来装点生活的。

我知道:正因为那些湿地的装点,辽河口才显得愈加动人,盘锦才显得愈加美丽。

湿地如火,熄灭了谁的寒冷。湿地似水,在等待着谁的干渴。辽东湾湿地能医好游子的累,医好游子的伤痛、思念。

4

游客的脚印踩遍了花香,踩弯了小桥,踩实了小路!游人迷乱了视线!

湿地使辽河倾满了温情。

湿了云彩的衣裳,湿了眼神里的影子,湿了你的柔情,湿了汽车喇叭和远行人的呼吸。

因为你,盘锦都是湿漉漉的。

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湿地又是一个巨大的净水池。

还会有鸟儿啁啾,鱼翔浅底。要以这些为背景,展开一片恬静欢悦。湿地,成为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鸟类、鱼类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

湿地,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

浩渺壮观的湿地,神奇独特的生态景观,和都市景观形成互补。

辽东湾湿地,海河相融,水天洁净,百万亩芦苇荡中,鸟类与抽油机为伴,红海滩与丹顶鹤相映,现代文明与原生文明共生。

5

蓝色。

不远处的大海。

摆脱岸的束缚,苍苍茫茫。从历史的风景线上走来,势不可挡。

与海相对,最纯真的袒露,最羞涩的掩藏,最简洁的存在,最单一的色调,最缤纷的幻想。

蜿蜒的潮涨潮落,太阳无数次的升起与落下。

海以博大的胸怀,细微的情思依恋我们。所有的沉重变成轻快在海上滑动。最豪放的旋律最深沉的语言,灵魂的躁动如一种思念,拧不尽晒不干的一片蔚蓝。

海水却也载不走这些欢乐。谁能分开小小的滴水,倾听喜忧。万物生长在岸边,质朴的家人,注视着生长。漫漫水声,将无尽的岁月敲响,构成勃勃生命的春夏秋冬。

6

红色。

一簇簇红色火焰,正在湿地上激情燃烧。

只是瞬间,多彩的红色墨团滂沱落在辽东湾湿地,从此焦枯的笔急骤地不断行走在红海滩。

墨迹就像在干涸的世界里挣扎的彩色的鱼,翻腾着显示出惊人的求生的轨迹。

然后,就如释放与厌倦同时来临的画面忽然静止下来。

是谁?把上天的红色墨盒弄翻?!

湿地,因为有红海滩装点,声名鹊起!

我不列举那些红色的名目,在红海滩,因为我不相信谁能把颜色说清楚!

是大自然。不再长久注目于偶发的创造。

颜色只是一种显示,它需要的是阐释,不只是被看到,重要的是被听见。

不同的红色相继呈现,相互浸染,斑驳陆离,一匹艳丽的绝世锦缎。随着视角的移动,色彩也在不断地变化,一步一态,变幻无穷。清风过处,红色泛起阵阵波澜,海滩之色随之波动,璀璨明艳,恍如燃烧的海洋。

在辽东湾的红海滩,我被色彩熏染。从此,其它的地方,我不会再有相同的感受,也不会再有如此敏锐的视觉。

7

绿色。

从绿色的春天开始。有花朵和泥土的气息,天空中有翅膀飞翔。

一伸手,我们便都握住了春天,感受阳光,感受雨露,感受色彩的流动,感受音乐,感受这世界所有美丽和美妙的事物。感受生长,感受生命,感受你自己。

翻卷着一朵朵、无数朵绿色的浪花。摇曳八面来风,铺向漠野河谷。

我们都会老去。芦苇是不会老的,一根根芦苇不枝不蔓,昂扬向上地生长着。

芦花轻轻飘起在尘世。在芦花尽落的时刻,它没有忧伤,它用血液里的歌向每一个走近者倾诉。芦花是属于秋天的。它跳跃着走进视野。

生命的轮回,不用太多的氛围。今天的别离是为了明天更好地相聚。

芦苇是不会老的。

负重的夕阳,慢慢地沉下去,溅起一天晚霞。烧成片片火红的余烬,燃亮天宇。

湿地上空的鸟儿,驮着斜阳归巢。双翅一摇,斜阳掉进河中。

白发的芦苇,也一瞬间就红颜了。

8

黄色。

因为季节,辽河瘦了身子。两岸金黄。

我们从春天开始。插秧的歌子生长在辽东湾,清亮而又脆绿,随着母亲翻飞的手指,布满秧田。远处的牧童,横吹着短笛。秧苗在笛声中如一匹绿绸,在家乡的土地上铺展。

布谷鸟飞过乡村的上空,它欢快的歌声,使农人的心头充满了温馨。青青的秧苗,在歌里拔节,长成父亲满眼的期盼。

农人们早已等待这个时刻,从他们在春天播撒下一粒粒种子开始,从嫩嫩的稻秧开始,从田野辛勤的劳作开始。

是无法用目光丈量的大海。稻花波涛汹涌,稻穗像飞溅的浪花,像蔓延的火焰,激动着,跳跃着,向辽河大平原深处辐射。

一片金黄,把乡村的九月照亮。

稻抬起头,追逐太阳。它们将最纯真的笑脸献给太阳。金黄的语言,渲染一片天空,惬意地做一个圆满的梦,一长串具体的单词谱写成一种向往。行囊中,盛满沉甸甸的目光,凝成深层次的愿望。它用谦虚的礼仪向给予它恩惠的太阳倾诉着成长,向农人倾诉着成熟。

我看见不远处,农人的马车留下两辙平行的线,伸向你我的家门口,一直抵达高高的稻垛。

到那时,一粒粒大米饭送往你我的嘴里,送往你我的胃里。在大家的咀嚼声中,大米饭的香味弥漫了盘锦的大街小巷,弥漫到辽东湾的农田和院落,弥漫到我们的胃肠,一直弥漫到新年的餐桌上,弥漫到大家快乐兴奋的心情。

抵达我们香甜的睡眠和美妙的梦境。

9

一只鸟,飞在远远处,莅临这远远的湿地。阳光在云缝之间传来,折射,光与水,色块与线条,审美与落差,组合七彩的魔幻,构思一种多变的视角。

注定:天空不会属于你自己,土地也不会属于你自己。而你,注定属于广阔的天空与博大的土地。

有更多的感觉,随淡云飘散。有更多的时候,土地充满母性的温馨。大海很蓝,蓝得使你要一眼望到边。湿地日渐丰腴,你抚过的芦苇和碱蓬草,也变得绿的纯粹、红的彻底。

落日很圆烟霞很美。在一片朦胧的月下,静听岁月的沧桑,才发现世界真的很大。碧草如茵,也不能淹没旷渺的飞翔的足迹。白雪茫茫,终不能淹没逼向极顶的翅膀。

在一片夜的海上,做必要的前进,道路向你围拢过来。

昨日花儿艳艳的往事,分辨不清,这湿地太多的留恋,该在哪里做长久的停留?

丹顶鹤,在湿地里飞行。一切都会变得平和而淡远。使你总会感觉到:爱与被爱都是与生俱来。

10

一株株碱蓬草,一棵棵芦苇,一粒粒盘锦大米,一只只中华绒螯蟹,一群群丹顶鹤,迎接湿地的慕名者。

一切都赶趟儿涌来。

鸟声是大苇荡一滴滴露珠,是蓝天扫视而来的眼神。

湿地,以横渡或突围来完成自己的跋涉,跋涉的情景精彩纷呈!

洒脱的行走迷倒高空白云,迷倒河风滚涌的速度!

白云,在天空作画;色彩,在视野作画;四季,在大地作画。

湿地以自己不变的意念如影随形,淡定相守,太阳花盛开!

不要说上游奔涌而来的仅仅是河水,那是整个流域奔涌着的生命气息!

花开花落,梦和传奇都在湿地深处开满鲜花。

有一天,霜至,雪至。此时,你由绿而黄的旗帜与身后的夕阳融为一体。

我们可以忘记很多事情,但是谁也不能忘记土地,土地上承载着我们的欢笑、泪水,承载着太多的爱、太多的思念。

鸟儿飞过那些我永远无从知晓的熟悉和陌生,飞向它们永远不能摆脱的同样熟悉和陌生。湿地的生活像潮水一样缓缓流淌,我则变成某只鸟,低低飞翔。

11

我不说,谁说?

我不说,总有人要说。

我不说,会有很多人说。

〔责任编辑 宋长江〕

猜你喜欢

辽河芦苇红色
石磨豆腐
辽河记忆
倾听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起风了
芦苇
追忆红色浪漫
辽河四季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