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框架体系的构建

2016-09-23陶学明王耀萱

关键词:计价市场主体工程造价

伍 洋,陶学明,王耀萱

(1.西南石油大学审计处,四川 成都 610500;2.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建筑与土木工程·

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框架体系的构建

伍洋1,陶学明2*,王耀萱2

(1.西南石油大学审计处,四川 成都610500;2.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610039)

针对目前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化建设主体参与不足、沟通渠道闭塞、软件开发局限、信息化标准体系定制等问题,从政府、行业管理协会及建筑市场主体3方面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应在科学定位参与角色、明确参与主体职责的基础上,构建较完整的以政府领导为主、行业管理协会指导为辅、市场建筑主体积极参与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框架体系,以保障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工程造价信息化;框架体系;构建

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信息化建设高峰时期,工程造价作为在建筑领域中与信息最密不可分的行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而何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作者在上述信息化概念基础上将工程造价信息化定义为:在传统工程造价建设基础上,融入先进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改进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结构模式,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绩效的进程。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需要合理、有力的框架体系来推动,它对工程造价信息化未来发展起着长足而深远的影响;但如何才能构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框架体系,需要哪些参与方、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

1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现状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其最主要的标志为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信息网站的建设、一批专用计价软件的产生。到21世纪工程造价信息化市场大门打开,其标志是以工程材料价格信息为首的门户网站的建立,再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意识到信息建设的必要性开始自主研发以本单位为主体的信息化软件管理系统。

1.1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网站的建立

近年来全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协会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意识到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开展并已初步建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为首涵盖全国的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网站[1]。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更是工程造价行业最新动态的“发布者”与行业未来走向的“指路者”,网站开设了综合新闻、政策法规、行政许可、各地信息、计价依据、清单计价、造价信息、问题解答等栏目,公众及造价从业人员可随时随地通过该信息网站了解到最新最全的工程造价信息,保证了工程造价信息的时效性、普及性与传递性。与此相对应,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也开设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网站”。与政府职能部门发布造价政策性、决策性信息不同,“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网站”在传递政府政策性信息的同时为行业从业人员之间提供了一个供先进思想、前沿科技、管理经验、技术等交流的平台。通过该网站可以查看优秀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注册工程造价师信息、行业最新热点以及人工单价、热点材料单价等,此外网站还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造价管理网站相链接,真正达到信息互通。

1.2工程造价专业软件的发展

一批辅助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软件的问世把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从原来复杂烦琐的人工计量计价工作中解放出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没有软件辅助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工作的开展是人工接到图纸后先运用尺子、计算器等简单工具进行计量,此过程相当耗费时间且当图纸数量多、内容复杂时不仅考验造价人员的专业知识还考验其细致程度和体力状况;因此可能存在由于操作不当或书写原因导致的工程量偏差。后来逐步发展到有CAD等识图软件辅助工程造价人员简化工程识图,但此阶段仍需手工计量。再发展到21世纪初图形算量软件出现大大缩短工程计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计算机辅助计价软件出现前,工程计量完成后需人工翻查定额进行计价最终汇总得工程造价,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并且过程中要进行修正改价很困难,计价软件的问世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提高工程计价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工程计价错误率,方便了工程造价分析、控制和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的结合与应用得益于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运用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又推动了工程造价的发展,使得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得以实现。目前房屋建筑结构工程图形算量软件应用超过80%,装饰、安装工程图形算量软件也正在逐步突破和推广中,计价软件基本普及。

到21世纪,工程造价信息化市场大门已经打开,其标志是以工程材料价格信息为首的门户网站的建立,为造价行业人员提供了更便利的信息服务。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占到高达70%左右的比例,合理确定材料价格对控制工程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信息门户网站没有建立之前,从业人员只有采用本地区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材料价格信息或自主市场询价,由此带来部分颁布的信息滞后不能满足当前所需或自主询价价格五花八门且耽搁时间的问题。信息门户网站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不再需要查询纸质资料或天天跑市场,在办公室登录网站就可查询所需材料的信息价和市场价,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工程造价管理更为科学化和时效化。

1.3工程造价行业的高度重视

目前不仅政府职能部门、行业管理协会意识到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施工单位也参与到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开始自主研发本单位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培养专门人才收录以往所做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价格信息、指数信息等,并在对数据进行归纳处理的同时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此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作为企业的宝贵财富可对企业业绩进行评比,而且可对现阶段正在实施的工程或即将实施的工程进行预测,帮助企业做出正确决策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目前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协会和建筑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已有一定规模和基础,但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2.1信息化建设参与主体不足

政府部门通过规划信息化发展、制定数据标准化方案等措施为我国造价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也在信息收集和信息平台建设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但收效甚微,这说明光有政府努力没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其中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也是空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没有统一信息采集处理标准,缺乏信息加工和传播的统一规划,没有完全打开信息开发渠道,这些都导致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规划还处于初步阶段。

2.2专业软件功能需要提高

目前市场存在的多是辅助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2],其特点是功能单一,仅针对某一阶段、某一参与方,根本不能满足市场各阶段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市场软件开发者只注重某一阶段软件的开发,使得市场软件重复开发,恶性循环,此外功能相同软件共存还使得行业从业人员之间由于软件不同而不能很好进行沟通;因此急需功能健全、适合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软件的开发与问世。

2.3信息服务门户网站有待规范

市场提供的信息服务门户网站有待规范化和进一步开发。信息服务网站缺乏规范化导致信息准确性不足、信息深加工程度低、信息全面性不足、信息可用性程度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工程造价的需要。其次,由于信息门户网站相互之间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3],同一材料不同网站价格不一样或者相差很大,这反而增加了造价从业人员采纳材料价格信息的难度。再者,材料更新发布不及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往往编制控制价时需要当月信息价格却只能查到上月的信息价格,更别论需要编制时间更为提前的控制价。

2.4信息化建设未形成合力

市场主体之间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现象,相互之间基本没有工程造价信息互通互联、数据共享、阶段数据交换的概念。普遍存在信息是本单位机密文件不可共享或共享后降低企业神秘感或信息共享后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的思想而拒绝将数据共享,并且缺乏专业复合型人才进行信息化建设导致信息化建设漏洞颇多,可用性有待提高[4]。

3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框架体系的构建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协会、建筑市场主体3方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科学分析角色职责,确立共同目标对构建信息化框架结构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上文分析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根据市场主体定位不同提出如下建议。

3.1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作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管理者和信息提供者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兼有领导作用,主要有以下职责。

1)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法律化、规范化可以在确保信息化建设各方的具体利益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参建方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使信息化建设各方团结起来形成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建设的强大力量,也是信息化建设蓬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标准体系。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之间对信息价值理解、信息收集办法以及信息处理办法、计算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争议、分歧且相互之间交流分享存在较大障碍,加之数据编码形式、造价指标格式、系统分类等成果缺乏统一规定和标准,这些结果直接导致了相互之间信息传递的障碍而无法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并统一工程造价信息化标准体系可以避免以上问题,主要应从收集标准、处理标准和成果呈现3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收集标准至少应从造价信息分类、信息取样方法、信息收集时间、收集渠道等角度进行标准确立。处理标准至少应从数据处理办法、数据加工形式、计算方法等角度进行研究确定。成果呈现方面应至少从信息统一编码、数据格式、数据单位、信息存取等方面进行标准建立。

3)制订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规划,对行业信息化建设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提供健康平台。

3.2行业管理协会主要职责

行业管理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管理者,对行业发展起着纠偏和指导作用,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需做到:

1)对政府颁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进行贯彻和推广,确保信息化建设在法制的框架下健康发展。

2)标准体系是行业的底蕴和发展前提,因此制订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的方法库对信息化建设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作用。行业管理协会主要应从行业技术标准、管理规范、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的制订、发布与推广方面进行方法库建立。目前工程造价行业已出版国家标准15册,待颁布国家标准2册,中价协发布协会标准9册,这意味着工程造价行业的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并将逐步完善,这些标准是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必须遵循的方法和依据。

3)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的数据库,此数据库是包括工程计价定额和工程计价信息在内的经过标准化加工的工程计价所需的多用户共享的数据、信息资源的集合。比如国家统一的工程计价定额、地方建筑安装工程计价定额、国家或地方房屋建筑工程指数,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机械设备价格信息,建设项目综合造价指标、单项单位工程综合指标等的集合,这些是我国工程造价行业最宝贵的资源,对其进行归纳并建立数据库是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最核心的内容。

4)制订行业自律制度对各地区信息化建设进行监督和指导,组织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相关展览,召开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战略会议,促进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流。

5)培养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对造价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行业协会要重视信息化技术教育,广泛调研借鉴其他行业或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需要制订相应的信息化培养方案和课程并对信息化人才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推进信息化人才培养与教育,为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提供一批集信息技术与造价专业知识结合的专业人才。

3.3建筑市场主体积极参与

市场主体是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角色,在运用和享受着工程造价信息化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推广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确保建筑市场主体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规范统一建筑市场主体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市场主体需做到:

1)进一步发掘和完善市场工程造价相关工具软件,把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概念融入到软件开发中,特别是项目管理软件、企业管理软件(ERP)等的开发。

2)针对信息门户网站信息滞后问题,可以采用行业管理协会部门颁布的价格信息调整指数,结合市场情况对未来几个月的材料价格做大致预测,提供价格指数材料信息价和市场走向材料市场价两种价格供造价从业人员参考选择。

3)在政府和行业统一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下构建属于本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纠正市场主体“闭门造车”的现象,传达资源共享才能达到行业共赢共同发展的思想,真正实现一定地区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4)树立企业自身责任感,响应国家和行业号召,积极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平台。

最终在明确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各方定位、职能分工的基础上还需共同努力: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市场发展现状及市场主体回馈及时发布政策条文;行业协会在贯彻政府决策的同时发布行业规范对建筑市场主体进行指导和纠偏;建筑市场主体在政府政策和行业协会指导下进行信息化建设并及时反馈建设情况给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协会,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如图1),并以此模式到达一个良性循环。

图1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框架体系循环图

4 结束语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造价建设事业的兴衰,采用切实有效的信息建设手段才能保证工程造价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自工程造价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引起了政府、社会、行业的广泛关注,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文初步构建了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框架体系,相信在政府、行业管理协会及建筑市场主体3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必将步入新的发展轨道,最终取得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胜利。

[1]徐红,周欣.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提升信息服务水平[J].安徽建筑,2007(6):97

[2]竹隰生,彭金平.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障碍及制度保障体系[J].工程管理学报,2015,29(2):22.

[3]高芳.浅谈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C]//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郑州: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1:578.

[4]黄旭东.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5(8):45.

(编校:叶超)

Establishing Frame System of China’s Project Cos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WU Yang1,TAO Xueming2*,WANG Yaoxuan2

(1.AuditingDepartment,SouthwestPetroleumUniversity,Chengdu610500China;2.Schoolof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XihuaUniversity,Chengdu610039China)

For the present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rincipal part, the occlusion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the limitation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custom of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 system which exists in project cos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This paper analyzed government, industr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and construction market. A frame system of project cos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s presented to ensur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project cos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t bases on role of scientific positioning and clearly participates in the main responsibilities. It is mainl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government, and second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dustr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and construction market main player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

project cos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frame system; establishing

2015-08-28

伍洋(1990—),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造价管理、合同管理。

陶学明(1955—),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造价管理、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等。E-mail:tlr55@163.com.

F426.92;F812.42

A

1673-159X(2016)04-0062-4

10.3969/j.issn.1673-159X.2016.04.013

猜你喜欢

计价市场主体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