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化工艺对中细WC粉性能的影响

2016-09-23钟毓斌

中国钨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碳化钨硬质合金碳化

钟毓斌,肖 晗,孙 娟,朱 坤

(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南昌 330013)

碳化工艺对中细WC粉性能的影响

钟毓斌,肖晗,孙娟,朱坤

(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南昌 330013)

中细WC粉末在高档可转位刀片、球齿、耐磨零件中广泛应用。随着粉末制备进一步产业升级,对中细WC粉末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以1.8~2.0μm的钨粉为原料,采用3种不同的碳化设备,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出3种中细碳化钨粉末。通过采用粒度分布、扫描电镜图、合金金相组织图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适合耐磨零件的中细WC粉末的最优碳化工艺:使用碳化设备B,十四管炉制备FSSS粒度1.8~2.0μm的钨粉,碳化温度为1 400~1 500℃。

中细碳化钨;碳化工艺;粒度分布;扫描电镜;金相组织

硬质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耐腐蚀性[1],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钨系粉末作为硬质合金[2]最主要原料,主要分为超细纳米型粉末[3]、中细粉末、普通粉末、特粗粉末[4]、超粗粉末。目前研究者多注重研究超细[5]纳米型[6]粉末的制备方法,合金偏聚夹粗[7]的成因机理与特粗以上粉末生产制备方法及性能[8]等,对中细粉末类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粉末制备进一步产业升级,对中细WC粉末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傅小明等[9]研究了用活性氧化钨制取中细W粉和WC粉,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W粉、WC粉的质量,但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较难应用。本研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3种不同的碳化设备、采取不同的碳化工艺温度,生产出3种WC粉末,对所得中细WC粉在粒度分布[10]控制方面、晶粒形貌、合金晶粒夹粗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关机理分析。

1 试验

1.1原料及制备

研究以单根炉管直径140mm的十四管还原炉,温度在700~900℃还原黄色氧化钨,制备得1.8~2.0μm钨粉。以1.8~2.0μm的钨粉为原料,采用三种不同设备的碳化工艺:(1)碳化设备A工艺,首先采用滚动球磨机将钨粉、碳粉,按同一定比例混合球磨配碳,然后采用碳化设备A在1 500~1 6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碳化,将得到的产品进行球磨破碎,最后得到碳化钨粉末产品,称为样品1;(2)碳化设备B工艺,首先采用配碳器将钨粉、碳粉混合配碳,然后采用碳化设备B在1 400~1 5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碳化,将得到的产品进行气流破碎,最后得到碳化钨粉末产品,称为样品2;(3)碳化设备C工艺,首先采用滚动球磨机将钨粉、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球磨配碳,然后采用碳化设备C在1 500~1 6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碳化,将得到的产品进行球磨破碎,最后得到碳化钨粉末产品,称为样品3。

1.2粉末产品及表征

采用丹东粒度仪器厂生产的WLP-208平均粒度仪,对WC粉末进行粒度测试;使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Quanta100扫描电镜,对WC粉末进行扫描电镜分析(SEM);使用Mastersizer 2000粒度仪,对WC粉末进行粒度分布检测;根据小球磨试验,验证合金烧结后的金相组织。

2 分析与讨论

2.1物理性能

采用3种不同设备的碳化工艺制备的碳化钨粉末的物理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WC粉末样品的物理性能Tab.1 PhysicalpropertiesofWC powder sam ple

从表1可以得出,同种钨粉采用不同碳化设备生产工艺生产的中细碳化钨粉末,粒度(WC粉末FSSS粒度范围为2.0~2.5μm)、WC总碳含量等物理性能指标基本相当。

2.2粒度分布分析

使用马尔文粒度分布仪对WC粉末进行粒度分布检测,对比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WC粉末的粒度分布Fig.1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WC powder sam ple

采用3种不同设备的碳化工艺制备的碳化钨粉末的粒度分布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碳化设备A生产的碳化钨粉末,粒度分布峰偏矮、分布宽度偏宽,这应与碳化设备A的粉末生产温度均匀性不稳有关;碳化设备B生产的碳化钨粉末,粒度分布峰高且尖,这与粉末温度均匀性优、最终产品又经过气流破碎工艺有关;而碳化设备C生产的碳化钨粒度分布居中,这与碳化设备C碳化时间长、工艺温度高有关。

图1中WC粒度分布D50位置显示,碳化设备A生产的WC的D50>碳化设备C生产的WC的D50>碳化设备B生产的WC的D50,这与FSSS粒度结果排序趋势一致。

2.3显微组织

通过美国PE公司生产的Quanta100扫描电镜,对应检测WC粉末,放大10 000倍的扫描电镜图片进行比较如图2所示。

采用3种不同设备的碳化工艺制备的碳化钨粉末的扫描电镜图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样品1的均匀性差:有大量3~5μm菜花状团聚体,少量5μm以上的菜花状团聚体;极少量3~5μm融合体,极少量5μm以上的融合体,大量1~3μm的融合体。样品2的均匀性好:有大量3~5μm菜花状团聚体,无5μm以上的菜花状团聚体,少量3~5μm融合体,无5μm以上的融合体,大量1~3μm的融合体。样品3的均匀性一般:少量3~5μm菜花状团聚体,无5μm以上的菜花状团聚体,有大量3~5μm融合体,极少量5μm以上的融合体,大量1~3μm的融合体。

图2 3种不同碳化钨粉的SEM照片Fig.2 SEM imagesof three typesofWC powder samples

从颗粒的融合程度分析,可以得到碳化设备C工艺优于碳化设备A工艺;碳化设备A工艺优于碳化设备B工艺。碳化设备C工艺制备WC的碳化效果最好,可能由于碳化设备C设备高温带最长、保温时间长、温度高。从粉末的均匀性分析,碳化设备B工艺优于碳化设备C工艺,碳化设备C优于碳化设备A工艺。碳化设备B工艺制备的WC粉末的均匀性最好,这可能与碳化设备B控温精度高,WC破碎后续处理采用气流破碎有关。

2.4合金金相组织

使用合金小球磨工艺:WC质量比94%,Co质量比6%,橡胶添加量为每公斤料添加58 g,酒精添加量为每公斤料0.3 L左右;使用直径10mm合金球,球料比为4∶1,小球磨时间为15 h左右,通氢气烧结,烧结温度为1 400℃。使用该工艺对产品进行合金小球磨测试,然后使用奥林巴斯金相显微镜拍照得金相组织图(见图3)。

采用3种不同设备的碳化工艺制备的碳化钨粉末的合金金相组织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样品1合金有许多0~2μm晶粒,许多3~5μm晶粒,6个6~7μm晶粒,4个8~10μm晶粒,3个10μm以上晶粒,均匀性非常差,夹粗严重;样品2合金有许多0~2μm晶粒,5个以下3~5μm晶粒,均匀性好;样品3合金有许多0~2μm晶粒,许多3~5μm晶粒,2个6~7μm晶粒,2个8~10μm晶粒,2个10μm以上晶粒,均匀性差,有夹粗。

可见,合金金相晶粒均匀性排序为:碳化设备B工艺优于碳化设备C工艺,碳化设备C工艺优于碳化设备A工艺。由合金金相图比较,适用于耐磨零件使用的WC粉末的生产设备为碳化设备B。碳化设备A工艺产品均匀性最差,可能与该设备控温精度一般、产量大有关。

图3 3种不同碳化钨粉的合金金相照片Fig.3 M icrostructurephotographsof three typesofWC powder sam ples

3 结论

(1)从3种不同设备碳化工艺生产WC粉末的粒度分布及扫描电镜性能方面比较,可以得出3种碳化设备工艺碳化效果排序:碳化设备C工艺优于碳化设备A工艺;碳化设备A工艺优于碳化设备B工艺。

(2)从3种不同WC粉的合金金相组织分析,碳化设备B工艺碳化生产的碳化钨粉末制备出的合金的均匀性优于碳化设备C工艺;碳化设备C工艺生产的碳化钨粉末制备的合金的均匀性优于碳化设备A工艺。

(3)适合耐磨零件的WC粉末产品碳化工艺为:十四管炉制备FSSS粒度1.8~2.0μm的钨粉,使用碳化设备B,碳化温度为1 400~1 500℃。

[1] 钟毓斌,孙娟,郝立伟,等.碳化温度对3.0μm WC产品性能影响研究 [C]//第十一次中国硬质合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86-90.

[2] 郝立伟,钟毓斌,肖晗.一次碳化法工艺研究[C]//第十次全国硬质合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112-117.

[3] 刘原,唐建成,卓海鸥,等.超细和纳米钨粉制备技术进展[J].中国钨业,2012,27(2):41-43.

LIU Yuan,TANG Jiancheng,ZHOU Haiou,et al.Progress in 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sofsuperfineand Nano-tungsten powders[J]. China tungsten industry,2012,27(2):41-43.

[4] 周建华,吴玉霜,伏坤,等.高强韧性特粗晶采掘工具用硬质合金的研究 [C]//第十一次中国硬质合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1-5.

[5] 雷纯鹏,赵勇军,刘刚,等.3种特殊微结构WC-Co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J].粉末冶金工业,2014(5):48-53.

LEIChunpeng,ZHAOYongjun,LIUGang,etal.Research progress of WC-Co cemented carbides with three kinds of special microstructure[J].PowderMetallurgy Industry,2014(5):48-53.

[6] 张卫兵,刘向中,陈振华,等.WC-Co硬质合金最新进展[J].稀有金属,2015,39(2):178-186.

ZHANG Weibin,LIU Xiangzhong,CHEN Zhenghua,et al.Latest development ofWC-Co cemented carbide[J].Chinese Journal of RareMetals,2015,39(2):178-186.

[7]左洪松,栾道成,王正云,等.不同含量复式碳化物对细晶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J].中国钨业,2011,26(6):27-30.

ZUOHongsong,LUANDaocheng,WANGZhengyun,etal.Theeffects of double carbide with different grades on the properties of ultrafine cemented carbide[J].China Tungsten Industry,2011,26(6):27-30.

[8] 张立,王元杰,余贤旺,等.WC粉末粒度与形貌对硬质合金中WC晶粒度、晶粒度形貌与合金性能的影响 [J].中国钨业,2008,23(4):23-26.

ZHANG Li,WANG Yuanjie,YU Xianwang,et al.Effect of particle size andmorphology of tungsten Carbide powder on grain size,grain morphology and propretiesof cemented carbide[J].China Tungsten Industry,2008,23(4):23-26.

[9] 傅小明,吴晓东.用活性氧化钨制取中细W和WC工艺研究[J].稀有金属,2003,27(6):680-683.

FU Xiaoming,WU Xiaodong.Research on W and WC production from activated tungsten oxide[J].Chinese Journal of Rare Metals,2003,27(6):680-683.

[10]彭卫珍.超细碳化钨粉粒度分析方法综述[C]//第十一次中国硬质合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256-260.

Effectof Carbonization Processon the PropertiesofM iddleand FineGrainWCPowder

ZHONGYubin,XIAOHan,SUN Juan,ZHUKun

(NanchangCemented Carbid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Nanchang 330013,Jiangxi,China)

Themiddle and fine grainWC powder iswidely used in advancedmovable blades,sophisticated spherical shape bitsand wear-resistantparts.The industrialupgrading requiresa higher quality ofmiddle and fine grainWC powder.By using different carbonization processes,threemiddle and fine grain WC powderswere prepared out of tungsten powder with particle size of 1.8~2.0μm.The analysis of the size distribu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led to the optimal carbonization process,using the carbonization equipment B,the Fsss grain size 1.8~2.0μm tungsten powder is prepared by fourteen tube furnace,and the 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 is1 400~1 500.

middleand finegrainWCpowder;carbonization process;size distribution;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TF125.2+41

A

10.3969/j.issn.1009-0622.2016.04.011

2015-12-18

钟毓斌(1980-),男,江西都昌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钨及钨系产品的生产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碳化钨硬质合金碳化
碳化钨颗粒增强镍基等离子转移弧粉末堆焊层的微观结构与耐磨性能
弯曲荷载对单掺循环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碳化的影响
球磨时间对再生料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
不锈钢渣碳化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研究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研磨设备对环境土壤检测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影响
一种聚乙烯/碳化废旧橡胶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碳化钨合金的动态本构关系研究
基于Pro/E的核电轮槽可换硬质合金精铣刀设计
TIG电弧制备碳化钨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