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法变身 小众更出众

2016-09-23高玉冰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镜架眼镜店款式

文/高玉冰

减法变身 小众更出众

文/高玉冰

在我经常逛的一条步行街上,一家渐上了年头的眼镜店姑且叫它“M”,近期来了个“大变身”。

“M”是一个非连锁化经营的单店品牌。这家店地处步行街的中心区域,刚好是两条街的交汇处。正面是星巴克咖啡店和万达广场的入口,来往的人流量颇为可观。以前它有两扇店门同时呈对角形开着,明亮的店堂一目了然,几大货柜的眼镜排列整洁有序,它的从门楣店招、店堂装饰到陈列的货品,乍眼看上去跟街边任何一家百平方米以内的小店没什么不同,很难一眼看出它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最近一段时间看到这家小店时,却有了很大的变化。

门楣店招上,一改过去的字体,采用字号更小、字体清秀的店号,经过重新设计后的店名和Logo显得生动活泼,颇有几分时尚味道。

店堂装修上,外墙用红色的仿古砖,配以绿色的植物和自然的原木作装饰,整体外观看上去有一些复古、一些轻松与乐活;在封闭了过去的两扇对开门中的一个,仅从一扇门进出后,一改以往路过此店时的一览无遗,倒是增添了几分隐密和诱人。

如果迈入店内,会更惊奇地发现,全店的货品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过去的全面开花、货品满店,浓缩到现在全店只以一种商品(手做木制眼镜)为主打,并配以几个系列产品作为突出展示。看到这些变身,让我想到了两个字:减法。

化繁为简的商品管理

在过去,不管开什么店,比较受认同的观点之一就是“货卖堆山”,逻辑是一个店最好能给顾客提供无比丰富的商品选择。放在眼镜店,就是要能给顾客提供太阳镜、镜架、老花镜、隐形眼镜等所有的品类以及品类下足够的单品。这种售卖方式对于几百、上千平方米的中等规模以上的眼镜店来说也许合适,但若是一家面积在百平米以内的单店,也“货卖堆山”,仍然走“大而全”的路线,定位模糊不清,在想将全部顾客一网打尽的时候,却有可能丢失得更多。

试问,对一个小眼镜店来说,多摆一个单品,就一定能产生多一点的销售额和利润吗?

面对店里上千、甚至几千种的款式产品,当下的流行款、传统的经典款、明星红人们的示范款,各类款式、造型和色彩都很容易让顾客陷入选择恐惧症。在采访中,有不少顾客表示,每次进了眼镜店,虽然店里的镜架款式很多,但选着选着就不免挑花了眼,到最后也不知该怎么选了。其实,一个单店若给顾客提供了数量足够丰富的款式产品,既为他们的选购增加了难度,也并没有让顾客的选择心理得到满足,因为他们会过高地估计自己支配选择的能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很难清楚地分辨并比较7种以上物品的属性和品质。过多的选择只会让人无所适从,结果导致他们要么放弃店里的大多数,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品种。如若顾客没有特别坚定的喜好,在面临数量繁多、功能几乎差不多,价格上下浮动区间较大、品牌辨识力度不够的情况下,顾客要么凭自己的初心、要么听从店员的推荐完成购买。这些人为的干扰会给顾客购物带来些许的不爽。

而传统小店里过于繁多的商品,也会让优势品类难以突出,劣势品类占据了货架资源、资金和仓库、人力维护,看似铺多赚多,其实明算起来又怎知不是亏呢。毕竟进货、铺货也是要占用成本和资源的。

也有一些眼镜店表示,不愿意减少产品的品类和数量,是因为他们害怕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丢掉市场。殊不知,“有舍才有得”,如果将自身的定位更清晰化,目标顾客锁定得更精准,反而会降低成本、增加销售、提升顾客的选择体验。这也是近年来我们逐渐看到了一些定位清晰、产品线并不丰富的所谓“小众化”眼镜店,正在强有力地吸引着顾客。

定位的小众,其实就是在品类上舍得做减法,不让无效的单品占用空间和资源,只选择一类商品来锁定目标消费群体——或者是手作的木框眼镜、或者是飞行员款式的太阳镜、又或者是彩色隐形眼镜……在品类上做减法,是对全店商品堆砌似地混杂在一起的“进化”,是进一步锁定目标人群让他们能一眼看到你家的独有气息,快速判断出是否喜欢。要知道,现如今的顾客已经会对产品自身的属性给予极大关注,他们知道哪些店的哪些特质会吸引他们。舍得在商品管理上的化繁为简,做减法,其实就是强化并亮出自身的特质魅力,在吸引顾客、拉升销售上做加法。

用减法,干掉“同质化价值”

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优衣库、无印良品等零售大咖的营销成长之路,就可以看出它们已经把减法法则玩得更彻底、更自如。

无印良品创立20多年来产品曾经多达5000多个品种数,比创立之初增长了100多倍。但一路飞快奔跑后的无印良品却失去了核心顾客,在跌入谷底后不得不重拾初心,开始了精简单品、减少库存,轻装上阵。优衣库在2010年曾尝试开发设计出大量脱离基本款的时尚款式,试图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选择,没想到的是,这些时尚款积压严重,导致当年股票暴跌了26%。后来,优衣库重回基本款之路,坚持用更少的单品打动消费者,用有限的单品数量做到了增长!

他们走过的这些弯路给了其他零售商一个最好的总结——零售中的定位越窄越有力,业绩上的加法,往往取决于操作上的减法。

小眼镜店在取舍商品的品类和数量时,与其与所有的大店、小店都在同一个维度、同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上赛跑,何不找到自身差异化的突破口,干掉同质化价值呢?

一位做眼镜O2O的创业者张先生跟我分享道:“在刚开始创业做验光车上门配眼镜的时候,总想着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一口气推出了上千款的眼镜,希望能增加转化率,提升销量。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顾客向我反映说能挑中的款式太少,没有几款是中意的。我当时那个急啊,难道还要我继续增加更多的款式吗?那我要扛多大的库存啊?赚的钱不是都被库存吃掉了吗?再看看苹果手机,每次热卖时就一个款,黑白两个颜色,也不考虑什么众口难调,就这个腔调收获了全世界的果粉。”

从苹果公司的“少即是多”的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少而精的品种确实可以帮助顾客迅速锁定购买范围。因为,喜欢你的风格的人,在看到你的那一瞬间已经了然。而无论怎样都不喜欢你的,只说明他们不属于你的目标人群。

再回到眼镜零售业,我们发现,顾客之所以去眼镜店配镜,除了挑选产品更重要的是享受专业的验光服务。换句话说,大家去眼镜店,眼镜架只是挑选因素之一,对于可供选择的镜架的数量,大多数人并不十分在意。更何况,挑选产品的过程本身也是一项高时间成本,许多顾客并不太愿意将时间耗在不停试戴的过程中,他们更愿意听从专业人士的推荐。

通过这样的分析,张先生果断地把验光车上门配眼镜的品牌价值转移到了“专业化服务”的价值上,并换了一种思路只将配镜的细节做到更深透。比如,在顾客选镜架之前,他会让验光师测量顾客的面部参数,将顾客旧眼镜的款式分析数据输入,结合数据的经纬度进行精准判断,然后在镜架产品中替顾客“定位”出最有可能适合的几款产品,让顾客选择。

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喜好是有惯性的,如果某位顾客倾向于佩戴方形的镜架,那么下一次他选择相似款式的比例高达7成;戴惯了轻型材质的顾客在听到诸如“轻巧、薄型”等字眼时,亦会更加青睐。想通此理后,他大刀一砍,将初期的上千款镜架整体缩至300款,SKU(库存量单位)一下子就降低了70%。这么做的后果是他在获取新客户数量时减少了,但此消彼长,新客户的口碑和老客户的回购订单却成倍增长。“即便是现在,我认为300款镜架都还略显臃肿了,作为专注的品牌,我甚至打算通过一些产品专利的设计,把SKU缩减到10款,让顾客能够更加高效、快捷地选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创业者的语气听上去轻松,但我们能读出来的是,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

从看得见的树叶到看不见的根部,小店的减法变身说到底也是眼镜消费市场的一种微创新、细变化。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所写的《断舍离》一书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减去生活中多余的物品,能让生活更美好”。探究本源,我们发现,这世上原本有许多道理都是相通的——在商品极度丰富化向个性化的转变过程中,“懂得减去多余的商品,能让零售更美好。” o

猜你喜欢

镜架眼镜店款式
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
凝望
镜架材料:国外ECP怎么看
眼镜店
眼镜店与眼科医院的合作之路
眼镜店的当务之急:宣传引导 彰显专长
Dream Bag
你真的适合戴“无鼻托镜架” 吗?
眼镜为什么要经常拿到眼镜店保养?
最火的单品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