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涅槃中舞出华彩篇章
——省歌舞团转型发展焕生机

2016-09-23曹秋秀

今日海南 2016年8期
关键词:歌舞团国家大剧院剧目

文|本刊记者 曹秋秀

在涅槃中舞出华彩篇章
——省歌舞团转型发展焕生机

文|本刊记者 曹秋秀

8月5日晚,海南原创民族舞剧《东坡海南》在国家大剧院正式演出图/省歌舞团提供

8 月5日、6日晚“黄金时段”,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如潮般的掌声献给了海南。优美的舞姿、紧凑的故事情节、现代化的舞台效果……历经7年酝酿打磨的海南原创民族舞剧《东坡海南》,将一个谪居海南却依然胸怀家国与百姓的苏东坡形象生动地呈现在4300多名观众面前。这是海南舞台艺术类作品首次登台国家大剧院,不仅提升了海南的文化自信,也将海南文艺创作推向了又一高峰。该剧编剧、总导演,省歌舞团团长彭煜翔说:“这次北京赶考算是圆满完成了。”

近几年,彭煜翔常常在这样的赶考中忙碌着,也收获颇多:省歌舞团屡获大奖、捷报频传,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28.56万元、利润总额164.52万元、经济增加值56.92万元,且这三项指标均高出考核目标值。尽管如此,彭煜翔说:“转企改制以来,全团上下如履薄冰,一刻也不敢松懈。”

破釜沉舟  同甘共苦托起明日之星

2011年6月,省歌舞团转企改制。注销编制后,全团上百名演员只留下13人。当时,作为工龄40多年的文化部优秀专家,彭煜翔完全可以保住事业编制,但他硬是砸掉自己的铁饭碗,与大家共患难。他相信党和政府不会抛弃文化产业,也相信省歌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以下简称附属学校)的孩子们能成为省歌舞团的明日之星。

2006年,彭煜翔从省艺术学校借调到省歌舞团任艺术总监时,省歌舞团的演员平均年龄43岁。年轻演员的奇缺致使省歌舞团常常“借”各大高校舞蹈生以解“燃眉之急”。然而,“借”意味着演员及其排演时间都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对剧目质量造成致命打击。2008年,历经三年“不断地排练,不断地求人”后,彭煜翔想到和北京舞蹈学院合办一所中等职业教育的舞蹈学校。他这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省委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许俊先后两次与北京舞蹈学院协调。经过多方努力,省歌舞团最终和我国舞蹈专业教育的最高学府签订了办学协议,附属学校应运而生。

附属学校就办在省歌舞团旧址2000平方米的大院里。为保障学校用地,省歌舞团腾出办公室改成学生宿舍,将危楼加固改造成教师宿舍,把库房和车库改成学生食堂,又请一家企业赞助建了校门。尽管条件简陋,但总算是齐全了。

第一期招生,彭煜翔带领附属学校仅有的4名教职工往一个个市县跑,从300多名报名者中选出46人,最后留下32人。他们大多来自边远山区,学杂费、生活费均由省歌舞团资助。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出“以团带班,以班养团”的管理理念,采取课堂训练与剧目演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逐步实现了“学、练、排、演、用”的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在校生250名,教职工48名。2015年学校首届毕业生有5名学生被北京舞蹈学院录取。更为重要的是,2011年学校的学生们开始正式参加剧目演出,省歌舞团再也不用“借”演员了。这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彻底解决了演员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为省歌舞团走向市场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彭煜翔说:“这就是省歌舞团在绝境中焕发生机的第一步。”

扎根本土  高位嫁接打造艺术精品

有了好的演员,还要有好的作品。彭煜翔反复强调:“作品质量始终是艺术的生命线。”他认为,地域性的文艺创作,首先要接地气,否则技巧再高也难创作出人们喜爱的作品;其次要把握艺术品质的高定位,力求手段的创新。不创新,就难以满足时代的审美要求,就不会有持续的市场。“这些年,我们的创作始终立足本土,在艺术形式上寻求突破,同时加强与国内优秀创作人员合作,实现高位嫁接、强强联手。”彭煜翔说。

早在7年前,彭煜翔就萌生了创作《东坡海南》的想法,但面对苏东坡这位国人非常熟悉和热爱的文化大家,彭煜翔显得“小心翼翼”。7年来,他翻阅了大量文献,访遍了苏东坡在琼足迹,一次次在心里、梦里与苏东坡进行时隔千年的对话。最终,舞剧以苏东坡谪居海南的行船道途为伊始,通过五幕的结构,从历史性、民族性、精神性、文学性、艺术性等方面塑造了一个立体的、生动的、海南的苏东坡。他不仅亲自担任编剧、总导演,还邀请了朱海、文鹰、胡淮北等国内名家加盟指导,并请孙科、张姝、胡玉婷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主演。即便如此,直到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前,彭煜翔还在不断修改、完善舞剧内容,“国家大剧院是世界级的艺术殿堂,我们希望每一个细节、每一位演员的动作都能达到最佳状态。”彭煜翔说。

《黎族故事》是省歌舞团改制后独立创作完成的第一部大型剧目。彭煜翔不仅对剧本反复修改打磨,对制作也精益求精。2011年,省歌舞团还没有自己的剧场,他们以免费演一台春晚的代价,借了某单位的大礼堂进行排演。“前半夜排晚会节目,后半夜排录《黎族故事》。礼堂灯光不好,也没有幕布,大家就自己动手做幕布,用竹竿挂起来,挂一道幕就反复排录一场,以求最佳效果。大年二十九晚终于录制完成。”彭煜翔说。2012年,《黎族故事》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上一举夺得11项大奖,2013年又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剧目奖,创下了建省以来单个剧目在国家级展演活动中得奖数量的纪录。紧接着,原创黎族舞蹈《力神》获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银奖,音乐舞蹈诗《崛起》《红色记忆》《丰碑》及民族歌剧《南海哩哩美》相继亮相,好评如潮。

“这些精品剧目为我们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是省歌舞团持续占领海南文化市场大份额的核心因素。”彭煜翔说。

尊重市场  文化惠民盘活运转机制

如何让好的演员、好的创作发挥最大的效能?彭煜翔说:“就算不转企,省歌舞团也要走市场机制,否则就没有活力。”

“以能定薪,凭绩任职”是省歌舞团转企改制的灵魂举措。工资不再严格按照工龄或者级别分配,而是多劳多得,一线演员每人每月还增加基训补贴1500元。同时,把一批有水平、有能力的年轻人推上创作一线和管理岗位。附属学校校长陈仁华说:“这对我们一线演员特别是年轻演员来说,是莫大的鼓励。”通过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省歌舞团最大限度地发掘现有人才资源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社会效益为首,经济效益为本”是省歌舞团转企改制的发展定位。近几年,省歌舞团完成了纪念海南解放65周年、纪念建党9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主题晚会创排任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5年,省歌舞剧院剧场被接管一年多来,先后引进了《孔子》《大美不言》等国内顶尖艺术院团的精品剧目近150场,惠及观众11万多人次,剧场使用率达到90%以上。“为了让更多的普通百姓享受到文化体制改革‘红利’,也为了促进海南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这些演出门票大都以几十元钱的惠民价格对外销售。”省歌舞团办公室主任周克刚说。

“整合资源,盘活机制”是省歌舞团转企改制的有益尝试。因配套设施和资金缺乏,省歌舞剧院剧场2015年亏损近300万元,这对刚获得新生的省歌舞团来说是不小的压力。为此,彭煜翔通过调研,把目标瞄向企事业单位的庆典活动市场,将剧场和歌舞团资源整合打包,以不高于市场的价格、提供优质的剧场服务、附加优惠的专业演出等诱人条件,抢占市场,今年有望扭亏为盈。

关于未来,彭煜翔说他心里还打着问号:“海南文化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政府文化项目有限,一旦转企改制过渡期满,省财政专项经费削减,省歌舞团何去何从?”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引进更优秀的人才,打造更优秀的作品,挺进更广阔的市场,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本文责编/曹秋秀 邮箱/364801105@qq.com

猜你喜欢

歌舞团国家大剧院剧目
大剧院
舞台剧目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发展史研究
优秀剧目进校园
三年只为这《兰花花》——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兰花花》观后
俄要重建红旗歌舞团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国家大剧院 北京音乐厅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