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比较优势 寻求错位发展
——海口市美兰区提高旅游供给品质主动融入全域旅游

2016-09-23龙卫东

今日海南 2016年8期
关键词:全域智慧旅游

文|龙卫东

发掘比较优势 寻求错位发展
——海口市美兰区提高旅游供给品质主动融入全域旅游

文|龙卫东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图/美兰区委宣传部提供

作为省会城市海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兰区要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发掘比较优势,寻求错位发展,以重点产业项目为支撑,以“洋家乐”等精品民宿为特色,以“智慧旅游”为抓手,积极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今年初,海南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为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了强大推动力。海口市美兰区位于海口东北部,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区位资源优势明显,文化元素丰富、底蕴深厚,是省机关所在地及海口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近年来,美兰区坚持以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特色小镇点缀、美丽乡村衬托为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美丽美兰、幸福美兰,以旅游业为驱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作为省会城市海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兰区理应在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中有所担当、有所作为。同时,发展全域旅游也是美兰区在区域竞争中立足自身优势,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寻求差异化发展,实现协作共赢的重要途径。美兰区要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发掘比较优势,寻求错位发展,以重点产业项目为支撑,以“洋家乐”等精品民宿为特色,以“智慧旅游”为抓手,积极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全时空多层次的景观串联和文化渗透

全域旅游意味着跳出封闭景区的隔离,空间全覆盖,处处是风景,处处是生活。

美兰区坚持以城市的生态资源和山水关系为本底条件,以交通主干道、主要河道和海岸线为重点,深入实施“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工程、“增荫添彩”工程、园林精品工程以及立体绿化工程,打造海岸线绿化景观带、环岛高铁沿线景观带、南渡江水系生态廊道、海甸溪亲水休闲区等,增加城市公共绿地面积,优化绿地布局,提高城市“绿视率”和“花视率”,建设全景式花园城市。深入开展辖区内美舍河、海甸溪、鸭尾溪、横沟河等11条河水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城镇内河(湖)水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明显改善,增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开展城镇、林区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实现城镇内外绿地连接贯通,形成田埂步道、休闲栈道、骑行绿道、慢行蓝道,将珍珠串成项链,变行走为体验,让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对辖区内有“海口之肾”美誉的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美兰区在保护的前提下,以原生态红树林为景观特色,以建立船桨博物馆为载体,结合村落原有的特色积淀,充分发掘海底村庄遗址文化,形成独具海南风情的文化村落,加快推进5A级乡村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努力实现琼北地区5A级景区零的突破。充分利用三江镇和大致坡镇的莲雾、水培蔬菜、生蚝等农业特色品牌资源,着力连片打造三江“鹤舞九湖”生态乡野慢行休闲游片区、大致坡“十美乡村”生态文化休闲示范区。

美兰区依托城市的传统商业街区、文化街区、商务街区、生活街区、购物中心,以原真性的城市生活、城市形态、商业业态为吸引物,通过文化全域化渗透旅游、旅游全域化彰显文化,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珠联璧合。加快推进骑楼老街保护修缮,深入挖掘社区文化符号,升级改造居民的生活状态和商业业态,包括传统手工艺、特色饮食等,整理街志户史,把历史文脉融入城市空间,打造城市传统民居建筑活体博物馆,使每一栋老建筑、每一条老街、每一块牌匾,都成为精品。组织开展摄影、壁画设计、老街绘画、老街居民住户宅院修复等评比活动,展现海口老旧社区的魅力,构建富有内涵的文化游憩线索,形成画里画外的共鸣。

海南的气候特征与地域文化非常适合发展夜间旅游。美兰区正结合特色街区,开发夜间观光旅游产品,完善夜市与美食以及夜间旅游等项目,多角度展示海口魅力。建议海口市整合开发特色街区夜色风情游的载体与景区,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名片。美兰区还积极策划和打造琼剧文化节、田园集市旅游文化节等特色节庆,弘扬琼剧、公仔戏、舞虎等民俗文化,汇聚黎锦、椰雕等民间工艺,为全域旅游注入乡愁,让田园乡镇焕发生机,也让本土文化重获光彩。

全要素优化升级的规划布局和产业融合

美兰区坚持在“多规合一”引领约束下,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的理念,对土地资源精打细划严管,强化城镇开发边界管控,围绕中心城区、产业小镇、美丽乡村“三个层级”城镇体系,在本位产业要素全面提升的基础上,通过旅游发展产业化、优势产业旅游化,推动旅游要素产业纵深发展、旅游相关产业横向拓展,带动周边及相关产业发展,建构产旅融合的生态链,结合镇墟棚改等工作,着力打造高“颜值”、有“特质”的精品城市、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

在城区板块,美兰区着力推动城市功能的旅游化,在沿江、沿海的新埠岛积极引入万达、李宁体育等全民健身运动项目进驻,大力发展海上主题旅游项目,形成以美食和运动为主的休闲旅游生活区,变旅游城市为城市旅游。加快推进美兰机场二期、如意岛、江东国际汽车产业园、丹娜国际游艇都会、中铁豪华邮轮、渔人码头、海口市游客到访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依托美兰国际空港,大力发展综合保税、服务贸易、口岸加工、航空维修、航空培训、航空物流仓储、通用航空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集航空产业、空港配套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真正实施“+旅游”和“旅游+”双重产业融合策略,充分发挥旅游的引擎作用,推动全产业的升级,提高“亩产效益”。利用紧邻文昌卫星发射场的有利区位,充分挖掘航天效应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庞大客流,围绕卫星发射开发设计相关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精品民宿。利用海南大学及桂林洋大学城高校聚集的人才优势,开展“旅游+研学”,延伸旅游产业业态,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村镇板块,对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的1.0乡村旅游产品进行主题化的升级。美兰区正着力引入外商投资,为当地乡风民俗融入国际化元素,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高档“洋家乐”,以环保生态理念改造租来的农舍,种养绿色有机农产品,聘请村民做“管家”,培训当地农妇做西餐,让城市和田园相互滋养,文化和田园相互融合,让乡村旅游迈向高品质、国际化。演丰镇以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临空产业园为依托,着力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并结合最新前沿科技,突破传统思维,以打造信息产业集群为目标,以智慧产业化和智慧应用为重点,全力打造物联网产业小镇。三江镇在莲雾产业发展渐成规模的基础上,结合精准扶贫,充分发挥扶贫资金和优惠政策的作用,以“公司+农户”模式,积极带动贫困村的莲雾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万亩莲雾特色小镇;通过引进企业将三江镇大片废弃石坑改造成赛车场,发展汽车赛和摩托车赛等体育休闲运动项目,占领精品、高端旅游新高地。大致坡镇作为海口市通往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及周边十多个乡镇的商贸物流中心,利用其便利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以嘉美农副产品仓储物流园区为依托,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发展商贸文化,挖掘再造集市文化,让农民就地就业,创收致富。

摆脱单点突破的思维,以资源禀赋为中心组合要素,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整体创新、共同开发,增强片区的整体功能。比如,三江镇和演丰镇交界处,可以通过现有的海文高速以及即将开通的江东大道、铺前大桥连接,对一些资源禀赋相对突出的区域,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企业参与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鼓励中小企业、个人等通过小微金融信贷平台,以小微信贷、P2P模式进行融资,开发富有地方和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这方面还需要省市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如此一来,美兰区有了“点”“线”建设,再加上将来海口国家级新区、海澄文一体化“面”的建设,旅游产品创新发展就可以逐步实现,最终拉动周边区域整体效益的提升。

全域便捷通达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基础设施已相对完备,形成了包含机场、支线机场、环岛高铁、“田”字型高速公路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旅游便捷度大幅提升,但距离舒适、便利、人文、特色、精致的旅游目的地仍存在较大差距。要以“无缝对接、通达世界”的理念赋予路、光、电、气、水“五网”基础设施新的内涵,加快建设便捷化、功能化、网络化的海岛基础设施体系。比如,增加交通投入,扩大旅游景区交通建设力度,合理增设会车点,提高现有道路标准,修建优质旅游道路;力争打破市县间旅游车不能越界运营的壁垒,开通到达各乡村的乡村公共交通,增加公共旅游车辆,加强连锁餐饮、交通服务、24小时便利店等综合配套,与旅游度假区、城市接待设施形成有效分工,完善全域旅游交通网络。加快实施光网智能岛工程,强力推进全光纤网络覆盖,率先进入“全光网”时代。实施“厕所革命”,根据《海南省旅游厕所专项规划(2015—2020)》要求,按照“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免费实用、管理有效”标准,今年新建改造旅游厕所50座,解决好游客上厕所难、厕所脏的问题。加大旅游标识以及旅游指引系统建设力度,运用国际通行的图形符号标识交通系统、旅游服务设施系统、提示警示系统、公共服务系统,文字标识实现多语种化,充分体现国际化元素,提高国际化程度。

全方位居游无界的智慧管理和精细服务

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中心的“智慧旅游”建设已成为各地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未来趋势。美兰区以现有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为基础,开发出“双创”管理与联动平台,拓展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渠道,通过信息化改造,推动政府工作流程再造,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行政府服务中心实体审批和网上审批有机结合,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网上申报和办理率、全流程网上审批率达100%,实现行政全域联动可依。抢抓演丰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统筹试点、打造物联网小镇的重大利好,制定实施“智慧美兰”行动计划,突破传统旅游区和非旅游区的二元服务结构,将物联网概念引入城镇管理,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镇管理服务融合,实现政务、经济、民生、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互通,构建包括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智慧城管应用、智慧旅游应用、智慧公安应用、智慧防汛应用等内容的全域一体化、智慧化、精细化的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展示和运用智慧科技前沿成果,让游客通过手机APP享受导览服务、通过VR技术深度体验当地的旅游文化、旅游特色、智慧生活,成就更加“智慧”的旅游模式,形成具有物联网小镇特色的科技旅游线路,也可作为学生科普教育基地,推广普及智慧科技与高新产业文化。

全民共建共享的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广

全域旅游既要让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更要让广大游客、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美兰区结合“双创”,加强和创新城镇综合治理和社区管理,推广“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城市警察”等做法,依法治旅,让游客游得舒心。对旅游从业人员、窗口行业的工作人员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国际礼仪、人性化服务技能、外语等方面的培训。树立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理念,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全区各级干部积极践行“两学一做”、充分发扬“5+2、白+黑”“钉钉子”“马上办”“拍拍看”四种精神,培植“大海胸襟、椰树风骨、三角梅品格”三种特质,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市民、村民的人文素养和文明素质提升,大力推进诚信服务,倡导文明风尚,塑造讲文明、重礼仪、诚信友爱、热情好客的国际旅游岛形象,使人人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的展示者和推广者,建立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四位一体”的全民营销推广格局。

(作者系海口市美兰区委书记)

本文责编/曹秋秀 邮箱/364801105@qq.com

猜你喜欢

全域智慧旅游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草原+”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旅游
有智慧的羊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智慧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