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现代先进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的实践探索

2016-09-22王新聪徐婷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对冲

王新聪?徐婷

【摘 要】 文章叙述了用现代先进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的必要性,探讨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红旗镇各住村工作组用现代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的实践: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发挥行业优势,开展相关宣教;以“双语”学习助推“去极端化”;针对党员干部、妇女群体、年轻人不同团体,差别化宣教。

【关键词】 现代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

新疆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之间交往、融合,多元文化互补与共存,一体多元也是新疆的文化特色及独特优势。但近年来,“三股势力”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强化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差异,企图通过人为加工、制造民族差异,改变民族文化的本来面目,阻隔各民族间的交往交融。

一、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去极端化”

伊斯兰教在其发展传播过程中,一些宗教教义、教规逐渐融入到信教民众的日常生活与风俗习惯中,如起名、割礼、给亡人过“乃孜尔”等。而宗教极端思想往往从细微处渗透,借用宗教名义,把宗教极端思想宣扬的理念与风俗习惯伪装混杂一起,比如鼓吹拒领政府证件,念“尼卡”就可以结婚,念三个“塔拉克”就可以离婚;妇女要穿蒙面罩袍等,并称此为宗教义务。具有朴素宗教情感对宗教教义、教规不了解的信教民众难以区分。因此,在民众普遍信教的南疆地区,对各级党政官员而言,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区分宗教极端思想与正常宗教及风俗习惯。当政府治理非法行为时,有些别有心机的不法分子就造谣说“政府干涉民族风俗习惯”、“新疆没有宗教信仰自由”等,甚至与民族问题扯在一起。因此,怎样把宗教极端思想从正常宗教中剥离开来,既保护合法宗教活动,又能有效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有一定难度。

早在2010年上半年,新疆自治区已意识到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并提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抵制和消除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随后在2014年新疆召开的两会上,自治区进一步提出“要用好五把钥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五把钥匙”是新疆在实践中总结形成的理念和举措,在“去极端化”中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文化对冲”作为“去极端化”工作的重要举措,推行较难、见效较慢,但却是“治本”良药。自治区稳定工作会议指出,要把“疏”作为紧迫任务,坚持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三管齐下”。“法治约束突出的是规范和打击,文化对冲突出的是思想引领和氛围营造,正信挤压突出的是正本清源、澄清模糊认识,用正确的教义启发信教群众内心自觉”。近年来新疆文化系统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引导群众在精神和情趣上向世俗化、现代化靠近,用文化的钥匙开启群众心灵之锁,有力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沙雅县采取“突出上下联动,聚合力保平安”、“突出感情融入,用实干换真心”、“突出思想引导,讲危害提认识”、“突出文化引领,聚人气树新风”、“突出分类帮教,重实效促转化”等“五个突出”举措,大力开展“去极端化”,在引导群众回归世俗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主要是以红旗镇各住村工作组为例介绍现代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的具体做法。

二、沙雅县红旗镇现代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的实践

1、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新疆作为世人皆知的“歌舞之乡”,这里的人们“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可有一些宗教极端分子却散布“唱歌失声”“弹琴手残”的谬论,有些地方,甚至结婚不能唱歌、跳舞,葬礼不许亲人哭泣。在住村工作中,工作组发现宗教极端思想就是用这些身边点滴的小事荼毒群众。各工作组多方联动、开展大推送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各工作组结合当地农牧民的知识层次、接受能力、风俗习惯等,紧紧围绕生产生活,制定了有针对性地宣教和文体活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不断挤压宗教极端思想空间。通过举办反分裂主题知识竞赛、重大节庆文艺演出,组织篮球、足球、排球、拔河等大众体育比赛,开展斗鸡斗羊等传统体育活动,组建民间模特队、秧歌队、民乐队、刺绣队等形式,用现代文化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强力对冲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影响。

红旗镇各工作组邀请地区、县、乡歌舞团前去为村民表演;“三八”妇女节、“诺鲁孜”等节日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靓丽工程展演、文艺演出活动,淡化了村里的宗教氛围;工作组积极参与村民婚礼并带头跳麦西来甫,与群众打成一片;邀请塔里木歌舞团、库车残疾人歌舞团来包尔海村开展以“去极端化”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把每一次节日、每一个活动都作为“去极端化”宣传教育的有效载体,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打破村民思想禁锢。如:塔里阔坦村工作组2015年2月以来共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型文体活动、劳动竞赛32场次,参与群众达1.52万余人次。针对村委会场地配置相对滞后,文化活动不够丰富的实际,栏杆村工作组为村委会拉建了排球网,规划了篮球场地,购买了相关文体设施,积极组织筹办了“庆三八”、“诺鲁孜节”的大型庆祝活动,编排喜闻乐见的小品、舞蹈、歌曲作品43件。其中该村5组村民自编的去极端化小品《算命》、《重婚》,把极端宗教可笑可悲的思想行为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给村民带来欢笑的同时,也引发了群众的思考。

充分发挥乡村文艺演出队、民间艺人、“草根”宣讲员的作用,通过举办“民族团结情景剧”、“讲好故事比赛”、“去极端化小品”等活动,占领群众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高地。如:包尔海村工作组邀请了阿克苏地区和库沙新三个县的21名民间诗人进行以“去极端化”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活动,通过诗歌传达热爱家乡、民族团结一家亲、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深刻揭露了宗教极端的危害及其丑恶反动本质,并鼓励村民自己进行诗歌创作,抒发个人情感,以此教育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御极端思想的渗透,热爱家乡,维护社会稳定。

总之,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快乐了男女老少,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引导各族群众远离宗教极端思想和陈规陋习,崇尚现代文化生活。

2、发挥行业优势,开展相关宣教

“访惠聚”工作让机关干部深入到田间地头、村民家中,那么如何让自身的行业优势在住村工作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何把宣教工作与自身行业优势结合起来是所有住村工作人员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阿克苏日报社住红包尔海村工作组利用自身新闻媒体的优势,在红旗镇举办通讯员培训班,为80余名机关干部 、住村工作组组员培训新闻写作知识;工作组积极采写基层的新闻进行报道,大力宣传红旗镇和包尔海村,在各大媒体共计发表新闻稿件80余篇;工作组每季度出版一期维文报纸——《红旗通讯》,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党的优惠政策等,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这也是新疆唯一的彩色乡镇报。同时,工作组在村小学开展了小记者培训和采访活动。工作组还在村里的“党员中心户”、村委会、清真寺、商店、餐馆等人们常去的地方设立报纸阅览专栏,使农民农闲时在家门口能看上党报党刊,及时了解党的相关政策。

沙雅县人民医院住塔勒阔坦村工作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入户走访时,每个工作组成员随身携带出诊箱,随时为群众检查身体,免费发放药品,同时向群众宣传一些卫生保健常识,引导群众相信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截至目前,共为群众看病3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单800余份。村内有60岁以上老人162人,多数患有慢性疾病。对于这些老人以及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工作组上门服务,不定期为其义检、义诊,在看病过程中,以唠家常的方式,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和惠民政策,教育和引导老人认清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及表现形式,不以自身威望影响正常宗教活动,不强制家人参加宗教活动。住村前,村卫生室基本没有开展临床医疗工作的条件,个体诊所收费较高。针对这些问题,工作组多方协调,在该村设立医疗点,根据新农合政策在村卫生室就诊可以报销90%,且低保户、“四老”人员可以免费治疗,这样就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疗点内放置农业科技、卫生等实用书籍,放置电视,播放去极端化宣教片、爱国主义影片、维吾尔族艺术片等影片,2014年共接诊、宣教患者2000余人次。

3、以“双语”学习助推“去极端化”

双语教育能够增进民族团结,也是“去极端化”的突破口。南疆农村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双语教育工作难度大。自“访惠聚”工作开展以来,为切实提高村干部及村民的“双语”水平,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提高村民掌握双语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栏杆村村委会和住村工作组建立有效机制,成立了青年夜校“双语”培训班,认真开展了各项“双语”学习活动,营造了村干部、群众学习应用双语的良好氛围。培训班由工作组3位少数民族和2位汉族干部轮流担任教师,为栏杆村有双语学习意愿的青年开展双语培训。培训初期只是针对汉语的发音,日常交流时的常用语言,自我介绍等汉语知识,中后期穿插学习宗教极端思想相关知识等,促使学员不但掌握了双语知识,而且学习了到宗教法规知识,扎实做到“双语”学习助推去极端化工作。工作组在“夜校”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每天早上9点半至10点期间开启“每日20句双语对话”,促使青年们在田间地头也能有所收获。其次,结合教材为400余名青年每人制作了一部100句双语日常用语学习手册,让青年随身携带,时常自学。

4、针对不同团体,差别化宣教

(1)针对党员干部。栏杆村工作组每月组织全村党员干部进行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切实提高村干部履职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增强农村党员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加强基层党组织整顿力度,强化党员教育,发挥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2)针对妇女群体。沙雅县各住村工作组通过巧用“搭建讲台宣政策”、“搭建展台添信心”、“搭建舞台引风尚”等三个“平台”措施,积极协助村党支部做好妇女思想工作。如:栏杆村工作组一是邀请县妇联主席对本村妇女进行宣讲,帮助广大妇女了解妇女的基本权益、健康保健知识。促使妇女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尤其是在家庭中应如何培养子女发挥其作用,进一步调动广大妇女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开办了一个妇女手工拖鞋编织联社,让更多的妇女参与到劳动致富的活动中来。

(3)针对青年团员。一是开展青年志愿服务。住栏杆村工作组组建了一支由36名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农村青年团员组成的“巾帼志愿服务队”,每周四上午骑着三轮车拉着一台流动洗衣机入户开展送教育、送关怀、送服务的“三送”活动,以帮助孤寡老人梳头理发、缝被子、洗衣物、打扫院子等实际行动温暖老人的心。二是推动青年自主创业。为让更多青年实现创业致富的梦想,工作组带领23名农村青年参观了本村3家不同层次的致富能手家中种养情况,通过与致富能手现场交流,分享经验,指导青年们提高养殖、种植业技术。三是在青年团员中开展“去极端化”宣教活动,扎实推进80、90后青年群体教育引导工作,深入揭批宗教极端思想,增强青少年的“免疫力”。

三、现代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的持续努力方向

“去极端化”工作繁重艰巨、任重道远。眼下,自治区仍然面临着“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现代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的战略战术仍需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提高。“去极端化”宣教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些基层组织和干部认为现在形势趋于好转,可以歇歇脚、松口气了;一些宗教人士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宗教极端思想死灰复燃、变换招数实行“软对抗”等。正是由于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斗争异常激烈,我们在思想上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要持之以恒、主动工作,大力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通过现代文化的引领来淡化宗教氛围,引导群众在精神和情趣上向世俗化、现代化靠近,把信教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实现共同富裕、走向现代文明、建设美好家园上来,迫使宗教极端思想在现代文化的凌厉攻势下逃之夭夭。

【参考文献】

[1] 李瑞芳.我对“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看法[N].新疆经济报,2010.06.17.

[2] 闫炜炜.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2012.06.05.

[3] 李建军.论现代文化及新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依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1.03.

[4] 刘志友.解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N].新疆经济报,2011.08.05.

[5] 新疆去极端化调查:新疆高层带头研究宗教问题.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5_10_12_337186_3.shtml.

[6] 沙雅县教育局住红旗镇栏杆村工作组.引领农村青年脱贫致富共去“极端化”.

猜你喜欢

对冲
《吉普林》 对冲基金做多美股
红黑榜
全球对冲基金转战中国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