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

2016-09-22张天奕甘肃省永登县武胜驿镇金嘴小学甘肃永登730300

新丝路(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原词外来词意译

张天奕(甘肃省永登县武胜驿镇金嘴小学 甘肃永登 730300)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

张天奕(甘肃省永登县武胜驿镇金嘴小学甘肃永登730300)

外来词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外文化交流、民族接触交往的结果。大量外来词涌入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已成为我们交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外来词是为现代汉语服务的,并且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任何一种语言,在与外族社会交流中,都会受到外族语言的影响。吸收一定数量的外来词,能够丰富本族语言的词汇系统,增强自身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对外来词的发展状况和吸收使用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来了解外来词,随着世界范围内“汉语热”现象的出现,如何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探讨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1-4]

一、对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界定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撞击时,语言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随着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语言也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时刻反映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自然要作用于词汇,使其发生变化,外来词正是这诸多变化中的一种。

关于外来词的界定,学术界的争论已有很久。传统语言学家认为,外来词是指连音带意都来自其他语言的词。王力先生认为:“当我们把别的语言中的词,连音带意都接过来的时候,就把这个词叫借词,也就是一般所谓的音译;当我们利用汉语原来的构词法把别的语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的时候,就把这种词叫做译词,也就是一般所说意译。”[1]有人认为音译和意译都应称作外来词。我们认为,只有借词才是外来词,而译词不应算作外来语。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写的《现代汉语》,给外来词的定义是:“从外国语言和本国其他民族语言中连音带义都吸收进来的外来词,也叫音译词,借词”。该定义与王力先生的定义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是作者认为汉语的口语借词是另一种情况。黄伯荣、廖序东1981主编的《现代汉语》将其定义为“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中借来的词。”

现代汉语中,外来词已成为语言词汇发展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外来词,无论从音、意或两方面考虑,它们都是为现代汉语服务的,且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任何一种语言,在与外族的社会交流中,都会受到外族语言的影响,吸收一定数量的外来词语,以丰富本族语言的词汇系统,增强自身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关于外来词的分类

语言发展,就会产生新名词。一种新名词就表示一个新的事物。人们在和别的民族交往过程中,会不断传递一些新的词汇。汉语吸收外来新词汇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翻译来表达新的外来词。从表达方法看,现代汉字是“表意和表音文字”。汉字既有表意功能,又有表音功能。因此,外来词有音译词和意译词或音意兼意译词等的形态。

1.音译外来词

“语音和语义全部借自外族词,有时也叫做纯借词,这是狭义的外来词。”[2]音译外来词是指利用汉语中音素的发音尽可能地去接近英文原词的发音,而并非仅仅是去模仿其发音,如夹克(jack),嘉年华(carnival),巧克力(chocolate)。

2.音译兼意译外来词

音译兼意译外来词与音译外来词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更多地利用汉语中已有词汇去保持与英文原词的一致性。音译兼意译外来词,一方面含有一定的语义,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英文原词的词义,而另一方面又像音译词一样,能模仿英文原词的发音。

(1).音译加义标:传统意义上的音译兼意译外来词,也就是音译加义标(义标表示这一个词的类属),词的前一部分借用原外族词的读音,后一部分采用汉语固有的语素表明词的类属,音译部分分为三音节或多音节。在使用过程中,义标有时可以省略不说。(2).谐音加表意:严格说这部分词不能算真正的“兼意译”,因为这些谐音翻译过来的词字面义与原词义相差甚远,只是在保持语音同原词相近的前提下,采用谐音的方法进行翻译,利用汉语文字的表义性,使人产生联想,表达诙谐或讽刺或美好等含义。如:“黑客”(hacker)、“托福”(TOEFL)、“雅思”(IELTS)等。3.音译加意译外来词:音译加意译外来词是对英文词的直接翻译。这种外来词是利用汉语中已存在的词素,去指代中国从英语国家借鉴而来的新的事物、概念和思维方式。

音译加意译外来词是汉语体系中完全中国化了的英语外来词。即将原外语词的一部分音译,另一部分意译。这些词语中的语音形式一部分借用外族语词相对应的部分,而另一部分则意译外族语词相对应部分。

三、字母外来词

(1).中英文混形词:该词的一部分借用原词形,另一部分加上汉语的词来标明它的所属和性质,如“BP机、AA制、BASIC语言、VCD光盘、SOS儿童村、IBM公司”。(2).直接使用英文的缩略形式:这样的词是保持原词词义、词形不变的一种外来词,这是最彻底的一种借入方式,完全采用外文字母标记词语。(3).外来词的吸收使用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外来词是词汇层面的吸收与借用,它对汉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汇的变化是最敏感、最快捷、最频繁的。历史上汉语在自身的发展历史中,汉语常常借鉴和吸收外民族词语。有些外来词经过吸收、融合和同化,又在人们长期的使用之后甚至感觉不到它们是来源于外民族的语言。外来词的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汉语的面貌。

(1).现代汉语词汇量增多:汉语在发展中不断增加新的词汇,表达能力日益增强。外来词的吸收和使用,对于现代汉语词汇量的增加有着突出的贡献。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增多,现代汉语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新词语,词汇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二十多年来,平均每年要产生800个左右新词新语其中自然也包括外来词。”[3]在新时期,新的外来词毫无疑问是新词语的重要来源之一。(2).增加了双音节或多音节词的数量:汉语词汇从古到今有一个十分显著的发展趋势就是复音化,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发展到今天,现代汉语中以双音节词为主,多音节词数量也有所增多。“新产生的词绝大多数是双音节和多音节词,汉语跟外语的接触和外来词的吸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外来词的吸收加速了汉语复音化的进程。”[4]首先,外来词绝大多数是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这些复音词进入汉语词汇,增加了现代汉语中复音词的数量。其次,外来词特别是日源汉字词的吸收,对于汉语双音节和多音节新词的创造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另外,多音节外来词的使用,从心理上讲,增强了人们对词语长度的承受能力。

四、日常生活用语等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1.日常交际用语

外来词形态多样,它的引入和使用对汉语言文字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外来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在人们平时口头交际用语中就很容易发现,大家说“拜拜(bye)”的似乎比说“再见”的多,年轻人说sorry、hi的也比说对不起、你好的多。朋友见面看到对方穿着时髦,大都会赞叹地说“哇塞(Wow),好酷(Cool英语表示好棒)啊!”。

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及人们日常交际中也常常出现许多来自英语的外来“酷”(cool)词,比如:博客(网络日志blog)、“粉丝(fans迷)”等。网上还出现了网络交际流行语言,如:BF(BoyFriend)男朋友、IC( Isee)表示“我明白”,CU(Seeyou)表示再见。

2.日常生活用语

“卡”(card)这个词是早先就引进的外来词,可是随着各式各样的卡在中国频频出现和使用,便形成了一个“卡”词族,如“借记卡、银行卡、会员卡、手机卡、积分卡”。再如最初只是为了记录英语当中“bar”这一词语的发音,由于与表示义标的“酒”字组合在一起表示“西餐馆或西式旅馆中卖酒的地方”,由于这一个词语的高频使用,“吧”意义渐渐成为了“小型的休闲场所”、“地方”的意义,在这一意义之上构成的新词有“玩吧、书吧、画吧、网吧”。再如由“disco”音译过来的词“迪斯科”舞,利用它的第一个音节“迪”字与其它语素组合而成新词,如“迪厅、蹦迪、迪吧”,从而使得“迪”获得了自由语素的身份。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时下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交际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术语和网络交际用语,出现了许多标新立异的字母词等非官方语言。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接触、交流越来越频繁,国人的眼界更加广阔,国产的商品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同时,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较高的生活水平,对国人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日常生活用语等词都出现了“洋化”的趋势[1-4]。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史有为.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杨小平.试论近年来汉语新词新语词典编纂的成就与不足[J].辞书研究,2008,(4)

[4]朱永协,林伦伦.20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J].语言文字应用,1999,(2):16-22

张天奕,女,教师,主要从事语文和英语学科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原词外来词意译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汉语日源外来词的使用与收录现状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三姐妹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当成语中的“心”变成“薪”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汉语外来词研究论略
说“长”道“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