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人的情怀被现实击败(热点热评)

2016-09-21

环球时报 2016-09-21
关键词:基民盟默克尔难民

丁纯

德谚有云,“选择是一种折磨”。今天对此体会最深的,可能莫过德国总理默克尔。面对其领导的基民盟在柏林遭遇的二战后最低得票率,她明确表示承担责任,并首次承认,对于帮助难民移民融入新社会,德国准备不足。从一年多前她那充满爱心和底气、呼吁德国民众接受难民的座右铭“我们能做到”,到今天令人唏嘘的“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们不得不感叹——情怀好温暖,现实太骨感。

对比基民盟在莱法州、巴符州及默克尔自己选区梅前州的惨败,成立不足三年、以反难民和“疑欧”主张吸引民众的德国另类选择党以14.1%的得票率首次挺进柏林市议会,并在德国16个地区议会中的10个拥有席位。无疑,难民政策已成为主导德国选民投票选择的一个主要因素。

一年多前,当叙利亚、伊拉克难民大举涌入欧洲之际,无论是出于人道主义的道德理想、欧洲事务主要决策和承担者的担当,对历史上的难民记忆和两德统一经历的感怀,抑或是基于人口老龄化下引进年轻劳动力的现实考量、对以往德国接纳土耳其劳工成功经验的首肯和德国管理执行能力的确信,默克尔和大多数德国民众选择开门接客。德国人的慈爱情怀、热烈掌声和“默大妈”的仁厚曾经让无数难民潸然泪下。从昨日的鲜花掌声,到今天的抵触反感,德国民众态度极大嬗变,心路历程值得回味。

在欧盟,默克尔和德国政府原本指望《申根协定》中专门针对难民问题的《都柏林协定》,无奈多数成员国自扫门前雪;此后的强制难民分摊机制因遭到一些国家的坚决抵制,迟迟得不到落实;原本指望通过与土耳其签订协议,关上难民涌入的水闸,但土耳其军事政变等一系列麻烦令协议执行横生变数。其他欧盟成员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和“你能你上”的揶揄心态令德国民众恼火。

德国去年有113余万难民蜂拥而入,以高效闻名于世的行政体制也难以招架,普通民众和难民的双边不满与时俱长。岁末年初令人震惊的科隆大规模性侵事件是个转折点。7月,德国遭遇史无前例的连环恐怖袭击事件,不仅打碎民众的安全感,且更因多名肇事者为外来难民,令主流社会对难民和穆斯林族群的疑虑得到强化。再加上德国另类选择党等团体的挑拨,默克尔及其政党的“难民欢迎政策”受到极大掣肘。连其姐妹党基社盟都与之公开叫板,要求限制难民年度进入数量。

显然,面对冷酷的政治现实,务实的默克尔已经注意到民意的转向,并事实上收紧难民政策。显然理智会战胜情感,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好事需要好技巧。这个表态是否代表改弦更张?能否赢回德国民众?而这对欧洲一体化又意味着什么?我们等待明年的分晓。▲

(作者是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

猜你喜欢

基民盟默克尔难民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孟加拉 难民
走马上任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节日聚会 开怀畅饮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节日聚会 开怀畅饮
默克尔即将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