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放风要冻结中程导弹

2016-09-21

环球时报 2016-09-21
关键词:军事战略中国时报李登辉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陈明 ●本报记者 倪浩 ●李俊峰

“能打到北京、上海的中程地对地导弹,蔡政府决定不做了,对大陆释出善意”,台湾《中国时报》20日爆出重量级消息。难道是蔡英文最近“佛心来著”,要在此时“自断手脚”?有民进党“立委”急忙对自己党的主席提出质疑。代号“云峰”的中程地对地导弹研制计划,是被台军寄予厚望的两大“反制武器”之一,也是不少“台独”分子的“兴奋剂”,从李登辉时代,到陈水扁下台,不断有人叫嚣用导弹攻击上海,炸毁三峡大坝,威胁北京,倚仗的就是有限的几种导弹。只是“云峰”计划从开始之日起就不顺利,研制工作一延再延,更重要的是,随着两岸军力差距日益拉大,台湾的军事战略不管是“防卫固守,有效吓阻”,还是“有效吓阻,防卫固守”,都不过是镜花水月。也难怪有岛内网民在PTT论坛发言说,即使这一消息是真的,台当局的决定也“不过是迟到的最终选择”,“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台当局虚晃一枪

据《中国时报》20日报道,台军方权威消息称,从李登辉到扁政府时代积极研发,能打到北京、上海的中程地对地“云峰”导弹研制计划,在马英九时期暂缓。现在,新政府决定不做了,全案可能由“中科院”依现况结案,永远封存。报道称,蔡当局决定不发展中程地对地导弹有三个原因,一是军事战略要调整;二是台湾不发展核武,就算几枚导弹能打到上海北京,也改变不了战局;三是已量产的“雄风二E”导弹性能很好,能有效对付大陆沿岸军事目标,因此没必要“重复建设”。

报道称,台湾有没有射程能打到北京、上海的导弹,“政治大于军事意涵”。外界一般认为,由于民进党的政治主张及“反中情结”,执政后一定会恢复研制中程导弹,然而,蔡当局决定不做、也不发展中程导弹,“此一重大决策对中国大陆发出一个讯息,而且是个善意的讯息”。

对于这则可能事关台湾军事战略动向的重大消息,台湾“总统府”发言人黄重谚20日只是简单地回应说,“这些都是未经查证的不实讯息”。台“国防部”也表示,关于“云峰”计划的媒体报道自1月起一直都有,但相关内容纯属臆测,“由于事涉机敏,国防部不做评论”。

《中国时报》作为台湾四大报之一,影响不小,过去经常有一些援自“权威人士”的消息,后来被证实为某些人有意图地放风或试探。这次是什么情况?

“我怀疑是蔡英文放出的烟雾弹”,有岛内军事评论员20日告诉《环球时报》,像这种假新闻,当局有时候会故意放给媒体,然后观察风向。他说:“迫于不承认‘九二共识,大家没有饭吃,小英(蔡英文)就会说,大陆你不是要‘九二共识吗?好,但我偏不让步,却在其他方虚晃一枪。”这位评论员认为,“小英的做事风格都这样,说说而已,而且是政治上的变形虫,今天有什么就说什么,至于其他后果,明天再说。”

台湾文化大学政治学系讲座教授陈一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时报》的报道很有可能是一种臆测,或者是根据某些渠道的消息进行的报道。“至少我认为是臆测,不可能完全是事实。”

即使这次是“虚晃一枪”,岛内也有人受不了。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民进党“立委”黄伟哲嘲讽说,不知道蔡英文最近是精研佛法或是“佛心来著”,好不容易有研发成果,却要戛然而止,“这是自断手脚、唾面自干、自我限缩”。他宣称,“这么做是换不到别人的善意”,是不是请“国安”高层好好思考,台湾已经没有多少好的“国防”科技足够去防卫。

另据台湾《自立晚报》报道,国民党“立委”江启臣20日受访时表示,终止研发这种具有战略性的武器,可以从政治面及技术面来解读,在政治面上,终止研发或者是为了避免挑衅,造成两岸关系进一步紧张,或是军事上的对立。而在技术面上,“国防部”认为不需要“云峰”导弹,可由其他方案来替代,如“雄风”导弹。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主张台湾的“国防”不能松懈,也不能有漏洞。《自立晚报》称,又是放弃导弹,又是增加秘密基地,台湾安危变量多。

症结仍在“九二共识”

“台湾目前不具备向大陆发射导弹进行挑衅的实力,跟大陆的军事实力差距太大了。”陈一新表示,“台湾即使再发展导弹,大陆也不会太在意,因此即使所谓‘云峰计划搁浅,也并不能说明蔡英文政府对大陆善意的释放。”

台当局说到导弹对大陆的吓阻能力,不少岛内网民有自知之明。有网民在《联合报》跟帖说:“弹道导弹不搭载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而以传统炸药为弹头,那威力不过是汽车炸弹而已,而且还是mini车。”还有网民说:“大陆的面积是我们267倍,人口是60倍,又是拥有核弹的超级军事大国,要比互相毁灭,谁先死光?无论台湾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改变陆强台弱的力量对比格局。显然,在与强者对抗时,一个较强的弱者与一个较弱的弱者的结局是相同的,即同样是最终被打败,而唯一的差别只是,较强的弱者意味着较强的抵抗,也即意味着遭受更大的战争损害,即更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事实上,早在8月底,台湾《风传媒》就已经提前“曝光”称,蔡当局将放弃中程导弹研制计划。《风传媒》称,“国防部”至今并未向蔡英文提报有关“云峰”导弹的发展和量产计划,新当局也已几乎确定放弃这个计划,“就算军方提报最终也会被打回票”,因为蔡当局认为就算研发成功,在“国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只具备“有限吓阻”而非“有效吓阻”能力。

吓阻能力从“有效”变化成“有限”,台方的军事战略也只能跟着变化。据《中国时报》20日报道,军方权威管道表示,军事战略调整将于明年元月定案。有别于陈水扁时期的“境外决战”,马英九时期的“固若磐石”,新的军事战略将改“守”字诀。报道称,蔡当局正规划进行新的军事战略调整,将扬弃过去扁马时代先后沿用的“有效吓阻、防御固守”或“防御固守、有效吓阻”论调,将坦诚面对台湾在面对军力大幅成长的中国大陆威胁时,根本难以达成“有效吓阻”的现实,因此军事战略调整必须务实以强调以防御和守势为主轴。

在这种情况下,导弹及其代表的吓阻能力越来越是一张废牌。《中国时报》称,对于蔡英文当局可能放弃“云峰”导弹研制计划,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包承柯指出,此举虽表明蔡当局已体认“以武拒统”的不可行性,但对北京高层而言,两岸关系要改善的症结仍在“九二共识”。因此,与其说是蔡英文对大陆释善意,还不如说是美方不希望两岸关系在蔡当局执政下“越来越坏”。

国民党“立委”李彦秀20日表示,对于两岸恢复接触的任何努力,她都认为要做,但做得够不够,要持续观察。两岸能否恢复交流,现在台商非常焦虑,台湾当然不能只靠中国大陆,但也不可以放弃,新政府要好好思考这一点。

台湾当局的野心与导弹

“云峰”导弹为台湾“中科院”耗时10年、花费80亿元新台币研制的中程地对地导弹。台湾《民报》20日介绍说,自李登辉、陈水扁到马英九,军方以代号“W99”的最高机密研发“云峰导弹计划”,射程从1200公里到2000公里都有报道,以此估算,包括北京、上海,甚至三峡大坝均在涵盖范围。该导弹2008年试射成功,2014年起少量生产,初步规划产制10套发射系统,每套15至20枚飞弹,总目标数量为500枚。但该计划2014年被时任“总统”马英九搁置。

近些年,导弹时不时地扰动两岸关系,但总体来说,作用在下降。1996年台海危机时解放军在试射导弹后,“备受刺激”的李登辉秘密指使台湾军方恢复于1982年终止的地对地导弹研制工作,偷偷研发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中程地对地导弹,这就是“云峰”导弹的肇始。当时,“云峰”中程导弹、“雄风二E”巡航导弹和“雄风三”超音速反舰导弹在岛内被称为“新三弹”,成为李登辉当局对抗大陆的“信心所在”。1999年,李登辉的亲信刘泰英扬言,如果大陆攻打台湾,台军就要对香港和上海实施报复打击。

陈水扁上台后,全面调整台湾当局的军事战略,提出要将“决战境外”作为台军建军备战的方向,提出放弃滩岸对决、以“瘫痪战”代替“消耗战”的构想。伴随军事战略的调整,台湾当局或公开或秘密研发旨在攻击大陆沿海与内陆地区的撒手锏。2004年,前“行政院长”游锡堃公开扬言,“如果你打我100颗导弹,我也要打你100颗导弹”。

这一危险的进展直到马英九上台,才得以缓解。2008年8月《中国时报》报道,据军方可靠管道透露,在“国安会”与“国防部”对采守势战略获共识下,马当局已决定,台湾自行研制的雄二E巡航导弹,“不再精进射程,而是力求性能稳定,并开始正式量产”。 2014年,“云峰”计划也进入休眠状态。

“台湾‘云峰计划搁浅,唯一的原因可能来自于美国的压力,美不希望台发展中远程导弹。”陈一新认为,目前台湾的军事战略“基本认定了以防卫为主,所有武器的发展都是用来自卫。”

有岛内网民表示,在此情势下蔡当局的放弃决定既有“顺水推舟”之意更是无奈之举。台湾《旺报》的社论说,蔡政府的战略很清楚,那就是亲美日抗大陆,意图加入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来制衡大陆对台湾的吸纳。但美日目前的战略重点主要是放在南海议题上,甚至不惜牺牲台湾的利益来牵制大陆,而对台湾议题本身,美日则倾向低调处理。▲

猜你喜欢

军事战略中国时报李登辉
利德尔·哈特“间接路线”战略析论
“立委”日历
发鸡排
《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发表
毛泽东与东北抗战
美国新军事战略瞄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