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效应之“爱屋及乌”

2016-09-20李佳勋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38期
关键词:童心一棵树心灵

李佳勋

典故出处:《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解释: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爱屋及乌”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效应,那么,如何更好、更快地“摇动一棵树、推动一朵云、唤醒一个灵魂”的关键,就在于掌握好“爱屋及乌”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做学生喜欢的朋友

陶行知先生曾说:“唯有童心,才能细腻地感受童心,理解童心。”与学生交朋友,就要以童心对朋友施以真诚的爱,把与学生的交往当成一种乐趣。在合理的情况下使自己启动“学生的思维”、说“学生的话”、做“学生的事”、玩“学生的游戏”、唱“学生的歌”、听“学生的故事”。相信学生,关心他们的快乐与苦恼,就能达到心灵的交融。心灵上的交融会使师生成为真正的朋友,会使教师成为学生喜欢的朋友。

这种喜欢会使得学生心甘情愿地去听教师的话,并且会主动表现得更好,从而靠近教师,甚至亲近教师。也许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师生之间的友谊,也许是不想让自己的好朋友失望,从而学生便会自觉努力地去学习,发自内心地去提高成绩。

二、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开始讨厌上课,讨厌看见教师,讨厌这门学科,形成一系列不良的链式反应。因此,作为教师,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自己,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站在学生喜欢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

每一名教师也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教师在上学的时候也曾有过喜欢的学科和讨厌的学科,喜欢的学科无非就是喜欢这一科的教师,他们的课堂通常都会有这样的特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课的同时结合课文的内容穿插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故事是吸引人的。2.教学语言不仅简洁准确,而且还富有幽默感,幽默的语言是不会让学生产生睡意的。例如,在讲牛顿在树下看书苹果从树上落下的时候,教师可以说成这样:一天,特别喜欢学习物理的牛顿在树下看书时,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在了他的头上,咣当一声巨响,给他砸得眼冒金星,当眼前的星星退去,他就发现了万有引力。虽然语言稍有夸张,但请不要低估学生的智商,他们是懂得教师的用意的,他们会在笑声中牢牢记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知识。3.教师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上课不迟到,下课绝不压堂,让学生在宝贵的下课十分钟休息时间,得以充分的放松和享受。

其次,要理解学生的一些行为。

学生喜欢的教师,一定具有一颗仁慈、宽厚、博爱、善良的心。学生犯错是难免的,宽容也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教师要包容学生的一些缺点,理解一些错误行为的发生,并以适合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千万不要非打即骂,更不能冤枉学生,要真心关爱每一名学生。

最后,教师还要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学生喜欢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教师,喜欢课下批改作业、备课、辅导学生和上课同样认真的教师,喜欢因材施教、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教师。的确如此,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把学生看成自己孩子的教师,学生怎能不尊敬和喜欢呢?

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朋友,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教师,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素质,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最佳途径,更是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提高教学质量的理想境界。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

猜你喜欢

童心一棵树心灵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给一棵树道歉
唤醒心灵
一棵树
我头上长了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