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社会功能分类框架探讨

2016-09-15刘艳霓杨威段建南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用地分类

刘艳霓,杨威,段建南(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土地社会功能分类框架探讨

刘艳霓,杨威,段建南*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以土地社会功能的公共服务、经济、社会保障功能为立足点,建立土地社会功能分类框架,并对主要功能内涵进行初步界定。根据分类目的、依据和原则、分类方法,提出分类系统包括公共服务功能、经济功能、保障功能3个一级类,8个二级类以及23个三级类。通过和已有的土地社会功能分类成果对比,本分类框架对土地社会功能界定更为清晰、涵盖更为全面,能够为土地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土地利用;土地功能;社会功能;土地分类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变得复杂多样,形成了庞大的土地利用系统,使土地衍生出各种功能支撑着人类社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土地利用分类是掌握土地资源现状、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制定土地政策、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实施动态监测和有效控制的重要基础。而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无法解决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生态用地的比例及空间布局等问题[1],因此很多国内学者逐步将目光转向土地功能分类上。土地利用功能是指土地系统直接或间接提供人类福利(包括生产、生活资料以及生活空间)的能力[2];从功能分类上分析,土地主要包含生产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三个方面,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功能往往成为了农用地估价中弹性最大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环节[3]。因此,探讨土地社会功能构成,构建土地社会功能分类体系,以及如何进一步对土地社会功能分类进行合理应用,成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土地社会功能分类研究背景

早期的有关土地社会功能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将土地社会功能研究范围定位于农村,且只包含土地的保障功能。随着研究的推进,研究范围逐渐扩展,土地社会功能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当下对于土地社会功能的研究主要处在农村土地的生存、农民就业、社会保障功能等层面上,而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土地利用系统社会功能的研究还比较少。例如,刘甜甜对当前土地在农民家庭生活保障中发挥的功能以山东省邹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调查,并以事实为依据,对目前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进行了客观的评价[4]。温铁军认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土地制度下,土地经济功能逐渐退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与社会保障相同的社会稳定功能[5]。孙战文指出土地不仅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还发挥着社会保障的功能,而且是土地的主要功能之一[6]。

因此,充分理解我国土地所具有的特殊性,明确土地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建立一个新的系统而全面的土地社会功能分类体系,以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中所遇到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2 土地社会功能分类框架构建

2.1土地社会功能分类目的

土地分类由于目的不同,会有着显著的差别,形成不同的土地分类系统。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归纳为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后,再对土地社会功能进行系统的分类。土地社会功能指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的土地,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提供的各种空间和保障服务功能,现阶段主要体现在土地能给人类提供一定的移动空间、生活休闲空间和居住空间以及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来保障人们正常就业,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针对人们对土地利用的生产功能的过度重视导致土地利用的社会功能用地被大量挤占,衍生出区域土地资源的不均衡发展的现象;以及土地利用社会功能不明确导致的土地价值估算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运用科学的分类体系对土地利用功能中的社会功能进行细分,并建立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分类体系。通过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的研究,将有益于统筹区域间土地利用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区域土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性利用的目的。

2.2土地社会功能分类的依据和原则

本研究的分类依据主要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依据土地的自然属性、覆盖特征、利用方式、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及管理特性等因素。具体分类原则如下。

2.2.1科学性原则:依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运用土地管理科学及相关科学技术,采用多级续分法,对土地社会功能类型进行归纳、分类,并对各子功能的含义和概念进行系统界定,保证对土地功能覆盖全面且不存在交叉。

2.2.2实用性原则:分类体系力求通俗易用、层次简明,易于判别,便于掌握和应用。

2.2.3开放性原则:分类体系应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既要满足一定时期国家宏观管理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有利于进一步完善。

2.2.4继承性原则:借鉴和吸取国内外土地利用分类经验,对于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可以很好的继承应用。

在具体划分时,采用多级系统分类,形成一个逻辑清晰的分类体系。其中,一级类主要突出人对土地的需求;二级类体现的是具体的服务对象和过程;三级类体现的是具体的作用方式和提供的产品。

2.3土地社会功能分类方法

通过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土地利用功能的相关信息。依据系统分类学理论和方法建立土地利用功能诊断指标和解译标志,运用现有土地分类的相关理论和分类的逻辑学原理,并参考现有的一些土地利用分类形式,例如土壤系统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通过野外调查、分析实验和观测数据确定功能特征,形成类别之间的分异特性,最后运用枚举法罗列土地可能具有的社会功能,根据土地利用单元所表现出的主体功能的所属类别和亲疏程度进行类别的界定,提出土地社会功能系统分类初步框架。

2.4土地社会功能分类系统

通过以上方法,本系统将土地社会功能分为三大类,即公共服务功能、经济功能和保障功能,8个二级类、23个三级类(见表1)。

表1 土地社会功能分类表

3 土地社会功能内涵

3.1公共服务功能

是指土地具有承载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公民提供各项服务的能力,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根据所提供功能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基础公服功能和特殊公服功能。

3.1.1基础公服功能

基础公服功能相对于公共服务中的特殊公服功能,主要指能给人类带来基础性的公共服务的能力,例如教育、医疗卫生、公共管理、社区服务等。包含五个大类,分别为教育公服功能、医疗公服功能、公共管理功能、绿色隔离功能以及其他服务功能。

(1)教育公服功能主要指各种科学研究、教育设施用地所具有的功能,包括用于各类学校及独立的科研、勘测、设计、技术推广、科普等方面的用地。

(2)医疗公服功能主要指医疗、卫生、慈善等机构的用地所具有的功能,包括用于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急救康复、医检药检、福利救助等方面的用地。

(3)公共管理功能主要指公共管理用地所具有的功能,包括用于机关办公、事业单位用地和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出版地等方面建设的用地。

(4)绿色隔离功能主要指将土地作为绿色隔离带,以实现空间阻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实现耕地保护的能力。

(5)其他服务功能是指土地具有承载其他社会服务活动的作用,主要包括加油、洗车、废旧物资回收、维修网点、照相、理发、洗浴等。

3.1.2特殊公服功能

是指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及其特殊需要的用地所具有的功能,分为安全功能和宗教殡葬功能。

(1)安全功能主要指涉及国家安全用地所具有的功能,包括军事设施用地、监狱劳教场所用地、外交上的使领馆用地等。

(2)宗教殡葬功能主要指社会特殊需要的用地所具有的功能,包括宗教场所用地及其殡葬业用地等。

3.2经济功能

是指土地具有能增加人们的物质财富或提高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能力,可分为居住功能、交通功能、文化休闲功能、财产功能等。

3.2.1居住功能

主要指用于人们生活居住的住房基地及其附属设施土地所具有的功能,主要包括住宅用地以及居住所需要的配套设施用地。

(1)住宅功能主要指用于人们生活居住的住房基地所具有的功能,包括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等。

(2)居住配套功能指主要用于人们生活居住所需的附属设施土地所具有的功能,包括城市住宅区内绿化及公共服务区域、农村宅基地的前坪以及生活必须排水沟渠等。

3.2.2交通功能

是指用于运输通行的地面线路、场站设施等用地所具有的功能,分为交通运输功能和沟管运输功能。(1)交通运输功能主要指土地具备为运输设施和技术设备,承担运送各种客货的交通道路以及交通节点的作用。如公路、铁路、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

(2)沟管运输功能主要指用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运输方式,是一种专门由生产地向市场输送石油、煤和化学产品的运输方式,是统一运输网中干线运输的特殊组成部分。

3.2.3文化休闲功能

是指土地能提供文化休闲场地的能力,包括保护文化多样性功能、旅游景观功能、公共娱乐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

(1)保护文化多样性功能主要指土地具有保存历史文物、生物进化和地质变化过程的信息的作用。

(2)旅游景观功能主要指土地以生态系统为载体,自然或是人为的形成一些景观,这些景观具有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闲等服务的功能。

(3)公共娱乐功能主要指土地具有公开面向大众的、为大众提供休闲娱乐的服务的作用,如公园、广场、绿地等。

(4)文化传承功能主要指土地具有传承人类社会文化及其传统的作用。例如名胜古迹、革命遗址等。

3.2.4财产功能

土地资源自身或是通过一定的人为投入后,能为人带来经济收益的能力,包括财富增值功能和财富储存功能。

(1)财富增值功能主要指土地通过一定的人为投入后,能为土地使用者带来经济收益的能力。包括批发零售用地,如商场、超市等;住宿餐饮用地,如酒店,餐馆等;商务金融用地,如写字楼、证券交易场所、银行等;其他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等。

(2)财富储存功能主要指土地作为一种资源,本身便具有一定的价值和财富储存的作用。包括城市的房地产、不动产等以及农村的宅基地、农地、林地等。

3.3保障功能

是指土地作为载体具有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以抵御风险的能力,分为基本保障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

3.3.1基本保障功能

是指土地具有直接为人提供生活基本保障的功能。分为基本生活保障功能和用地储备功能。

(1)基本生活保障功能主要指人依靠直接经营土地获取收益,土地具有作为其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的能力。例如提供粮食、工业所需的原材料、生活必需品等。

(2)用地储备功能主要指为社会发展需要而储备的土地所具有的能力,主要指储备开发的建设用地。

3.3.2社会保障功能

是指在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时,人们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土地提供就业岗位或是收获作物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因此土地是人们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和抵御社会风险的主要手段[7]。主要包括养老保障功能、医疗保障功能、就业保障功能和心理保障功能。

(1)养老保障功能由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当农村村民年老时,可以将耕地托付给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子女耕种,或是通过土地流转得到资金获得养老保障。由此可见,土地具有养老保障功能。(由于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障并不由土地承担,本分类体系中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主要针对农村土地)。

(2)医疗保障功能由于已有的医疗保障制度并不能承担全部的医疗费用,当人们需要看病就医时,土地的产出或者是权益的流转所得可以承担起剩余部分的医疗支出,因此,土地具有医疗保障功能,但这项功能并不是长期存在的,是根据家庭的需要而存在。

(3)就业保障功能主要指土地具有能够为人们提供就业岗位的能力,可分为城市土地就业保障功能和农村土地就业保障功能。

(4)心理保障功能主要指土地具有给农民带来的安全感和归宿感的能力。

4 与已有分类成果对比

虽然当前有关土地社会功能的研究较少,但也不乏一些学者对土地社会功能进行了初步分类。如邓大才认为土地除了自然属性以外,还具有提供食物、确保社会稳定、提供就业和生存保障等社会功能[8],但未考虑土地所具有的文化休闲功能等,且功能划分界定模糊。刘沛总结的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分类体系将土地社会功能细分为公共服务功能、住宅功能、交通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医疗服务功能、特殊服务功能六大类[9],但没有涵盖土地社会功能中具有重要价值的保障功能。梁春凤认为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包括社会保障功能、承载住宅功能、交通运输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医疗服务功能、特殊服务功能[10],但没有考虑土地所具有的财产功能等。易秋圆通过对已形成的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尝试从系统的角度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进子功能分类,将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分为社会保障功能、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承载住宅功能、交通运输功能[11];李德一等认为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包括人口承载功能、居住生活功能和文化休闲功能等;陈睿山将土地社会功能分为就业支撑功能、人类健康和娱乐功能和文化功能[12];以上几种分类成果对土地社会功能的覆盖也不够全面。

综观这些研究,学者在对土地社会功能进行分类时提出了一些概念性的设想和建议,但或多或少存在功能界定不够清晰、涵盖不够全面等问题,这样将来对分类体系的利用上也会存在很多问题。

5 结论与展望

土地具有多功能性,为促进生产、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每一项功能都需要深入探究。而社会功能作为三大功能中最为复杂、涉及范围最广的一项,虽然也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但研究成果相对不够成熟。本文通过对土地社会功能的分析以及多方面了解,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建立了相对系统的土地社会功能分类体系。将来可以此为基本的理论依据,根据人类对土地功能的需求,更加科学的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规划。

但不可否认,由于社会功能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体系依旧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且由于数据获取的问题,没有应用本分类体系进行实地验证,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1]陈婧,史培军.土地利用功能分类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5):536-540.

[2]李德一,张树文,吕学军,等.基于栅格的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监测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O11,26(8):1297-1305.

[3]李萍,段建南.发挥土地社会功能亟需完善农用地估价体系[J].国土资源导刊,2011(10):29.

[4]刘甜甜.土地在农户家庭生活保障中的功能研究—基于山东省邹平县的农户问卷调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03-105.

[5]温铁军.农民社会保障与土地制度改革[J].学习月刊,2006 (10):20-22.

[6]孙战文.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研究[D].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6.

[7]叶姗.耕地资源社会价值评估研究—以西安市为例[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8]邓大才.家庭承包土地的社会功能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1(1):26-28.

[9]刘沛,段建南,王伟,曾敏.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分类与评价体系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36(1):113-118.

[10]梁春凤,唐通文,段建南.土地利用系统社会功能及其评价体系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205-5208.

[11]易秋圆,段建南.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评价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2):188-191.

[12]陈睿山,蔡运龙,严祥,李昊.土地系统功能及其可持续性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8-15.

(2016-03-09收稿刘晓佳编辑)

Study on classification Frame of the Land social function

LIU Yan-ni et al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H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The study based on the public services,economic and social security function of land social function,establish the land social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with the connotation of each function defined.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purpose,basis and principle,classification method,propose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includes 3 first-level categories of functions,namely,the public service function,the economic function,the protection function,8 second-level categories and 23 third-level categories.This classification of land social functions is clearer and more widely covering than the previous,and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Land use;Land functions;Social functions;Land classification

F301

A

1003-7853(2016)02-003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地利用功能的系统分类研究”(编号:41171176);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5B243):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社会功能定量评价

刘艳霓(1991-),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

段建南(1957-),山西晋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土地资源利用。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用地分类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