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安市雷竹林经营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6-09-15张柯柯沈振明何均潮李国栋林新春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临安竹笋竹林

张柯柯,沈振明,何均潮,朱 伟,李国栋,林新春

(1.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 临安 311300;2.浙江省临安市林业局,浙江 临安 311300)

临安市雷竹林经营状况调查与分析

张柯柯1,沈振明2,何均潮2,朱 伟2,李国栋1,林新春1

(1.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 临安 311300;2.浙江省临安市林业局,浙江 临安 311300)

根据1991—2013年临安市雷竹笋产业数据,选取临安市雷竹分布重点乡镇的99个农户,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劳动力、覆盖技术、经营成本、施肥次数及竹林结构状况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临安市雷竹林覆盖笋和自然笋的投产面积、产量、产值大致呈现出增长趋势,产量和产值整体表现为波动并显稍增长趋势;临安市雷竹林经营过程中劳动力不足现象明显;采用覆盖技术的农户占调查农户总数的66.7%;雷竹林覆盖过程中,经营成本最高的是覆盖物,为83715元·hm-2,占总成本的80%左右;雷竹林年施肥次数以3次最多;平均胸径、立竹度、竹龄,覆盖雷竹林分别为4.14 cm、19710株·hm-2、2.56 a,而未覆盖雷竹林分别为3.93 cm、19170株·hm-2、2.13 a,雷竹胸径、立竹度与覆盖与否相关性不大,而平均竹龄覆盖竹林基本上高于未覆盖竹林。

雷竹;竹笋;竹林覆盖;经营状况;临安市

雷竹(Phyllostachysviolascens)又名早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因早春打雷即出笋,故名“雷竹”。雷竹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笋用竹,主要产地在浙江省的临安、余杭、德清一带[1]。目前,雷竹在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其中以浙江栽培面积最大。近年来,以覆盖为核心的雷竹高效栽培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使本来在3—4月出土的春笋提前到年前12月出土,实现了反季生产,从而使笋价大增,加之大量施用肥料,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因而高效栽培雷竹园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2-3]。

临安是浙江省重点林区,雷竹笋的生产是临安农民的主要收入之一,其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的5%,对提高本市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安竹农60%的收入来自竹笋,竹笋业成为临安农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近10 a来,临安市通过推进产业化经营,从科技推广、市场建设、宣传促销多方面着手,使雷竹笋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稳固。近年来,部分农户对竹林的生产经营以量的扩张为标准,创造了高产典范,然而,追求量的扩张导致了竹林地的严重破坏、土壤酸化等问题[3],并且很多竹园由于连续多年覆盖等原因,部分竹园已开始老化衰败,经济效益下降,需进行改造[4]。为更好地了解临安雷竹林经营现状,促进临安雷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临安雷竹现状进行全面调查。

1 调查区概况及调查方法

1.1 调查区概况

临安市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东经118°51′—119°52′、北纬29°56′—30°23′,东临杭州市余杭区,南连富阳、桐庐和淳安,西接安徽省歙县、绩溪县和宁国市,北靠安吉。东西相距100 km,南北宽达50 km,土地面积3124 km2,辖26个乡(镇)街道。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613.9 mm,年降水日158 d,年无霜期237 d。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立体气候明显,从海拔不足50 m的锦城至1500 m的天目山顶,年均气温由16 ℃降至9 ℃,温差7 ℃,相当于横跨亚热带和温带2个气候带。

1.2 调查区范围

根据临安市各乡镇雷竹林分布面积按比例确定农户数量,在各乡镇随机抽取农户,对其竹林进行调查。调查情况见表1。

1.3 调查时间及方法

2013年07月17—23日,从临安市林业局收集1991—2013年雷竹产量与效益数据;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测量的方式对临安市各雷竹种植户的雷竹生长状况、劳动力状况、覆盖面积、成本状况、施肥情况、竹林结构/状况、雷竹林年龄组成等进行记录。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份数99份。

1.4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WPS 2012)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安市雷竹笋历年生产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1991—2007年临安市雷竹覆盖笋投产面积逐年增加,并在2007年达到最大,为4333.3 hm2;2008年下降,且在2009年降到

表1 临安市各乡镇调查区范围情况

2533.3 hm2;2010年回升,此后,临安市雷竹覆盖笋投产面积逐渐趋于稳定。1991—2009年临安市雷竹自然笋的投产面积逐年增加,并在2009年达到最大,为12466.67 hm2;2010年下降为11200 hm2,此后趋于稳定。

从图2可以看出:1991—2007年临安市雷竹覆盖笋总产量逐年增加并在2007年达到最大,达82000 t;2008年、2009年下降;2010年回升,此后略有波动。1991—2007年临安市雷竹自然笋总产量基本上逐年增加并在2007年达到最大,为121900 t;2008年下降到88300 t;2009年回升,此后趋于稳定。

图1 1991—2013年临安雷竹林投产面积图2 1991—2013年临安市雷竹笋总产量

从图3可以看出:1991—2008年临安市雷竹覆盖笋产值基本上逐年增加;但2009年下降明显,仅3.41亿元;此后逐年增加,并在2013年达到最大,为5.85亿元。1991—2009年临安雷竹自然笋产值基本上逐年增加,并在2009年达到最大,为2.43亿元;2010年下降为1.81亿元;此后,趋于稳定。

从图4可以看出:1991—2013年临安市雷竹覆盖笋的产量持续波动,但总体呈稍增长趋势,其中1992年、1998年、2008年、2012年下降,产量分别为9015、11250、15255、15150 kg·hm-2,这种下降可能是由于多年雷竹林高效栽培技术的使用,使雷竹林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引起的。1991—2013年临安市雷竹自然笋产量也表现为持续波动,但波动幅度比覆盖笋产量平缓,其中在1992年、1996年、2008年下降较明显,产量分别为5400、3930、7395 kg·hm-2,并在2007年达到最大,为10755 kg·hm-2。

图3 1991—2013年临安雷竹笋总产值图4 1991—2013年临安市雷竹笋产量

从图5可以看出:1991—1996年临安市雷竹覆盖笋的产值呈现迅速增长趋势,并在1996年达到较大值,为18万元·hm-2;1997—1999年下降明显;之后较为平稳;2008年后基本呈增长趋势,2012年达到最高峰,达18.24万元·hm-2。1991—2013年临安市雷竹自然笋的产值较稳定,波动幅度很小。

2.2 劳动力状况

被调查对象以男性为主,占调查户的98%。从表2可以看出:各竹农的家庭人口一般在3~4人,占调查总数的51.1%,5人及以上的占39.8%。家庭劳动力以1~2人为主,占调查总数的93.9%,平均为1.6人。从年龄结构看,被调查者最大年龄82岁,最小为31岁,平均年龄为57岁;其中51~60岁的占47.9 %,61~70岁的占35.1 %,71岁以上的占6.4 %,50岁以下的仅占10.6%。

2.3 覆盖状况

覆盖可以显著提升雷竹林产量与效益。调查结果表明,在雷竹林经营过程中,采用覆盖技术的农户占总受访农户的66.7%,但不同乡镇情况有所不同。从图6可以看出,在锦北街道,采用覆盖技术的受访农户比例最高,达100%;其次是青山湖街道、太湖源镇、板桥镇、龙岗镇、高虹镇、昌化镇、於潜镇,采用覆盖技术的农户约占65%~80%;再次为天目山镇、河桥镇、太阳镇、潜川镇、锦城街道,采用覆盖技术的农户约占35%~50%;锦南街道和玲珑街道因劳动力基本转移到工业,在竹林经营过程中基本不进行覆盖。

2.4 成本状况

表2 受访农户家庭情况

从图7可以看出,在雷竹林覆盖过程中,经营成本高达111945元·hm-2,其中覆盖物成本最高,为83715元·hm-2,约占总成本的80%;其次是肥料15555元·hm-2,约占总成本的11%;再次为人工费12270元·hm-2,约占总成本的8%;经营成本最低的是农药,为1620元·hm-2,占总成本的1%左右。

2.5 施肥管理

从图8可以看出,在临安市雷竹林经营过程中,以施肥3次·a-1的农户最多,占总受访农户的30.69%;其次为4次·a-1,占总受访农户的22.77%;再次为不施肥的农户,占21.78%;施肥5次·a-1及5次·a-1以上的受访农户占13.86%;施肥2次·a-1的受访农户,占总受访农户的10.89%。

各区域施肥情况也不一样。其中,龙岗镇和潜川镇年施肥次数以5次及以上为主;昌化镇、太阳镇、於潜镇和河桥镇年施肥以4次及以上为主;天目山镇、太湖源镇、青山湖街道、锦北街道、锦南街道、板桥镇和高虹镇年施肥以3次及以上为主;而玲珑街道基本上不施肥。

2.6 竹林结构

2.6.1 胸径 从表3可以看出,在调查的雷竹林中,雷竹平均胸径为4.10 cm,其中覆盖竹林平均胸径为4.14 cm,而未覆盖竹林平均胸径为3.93 cm。在龙岗镇、河桥镇、太阳镇、潜川镇、昌化镇、锦城街道和青山湖街道,覆盖雷竹林的胸径比未覆盖竹林稍大;在板桥镇、高虹镇、於潜镇和天目山镇,覆盖雷竹林的胸径比未覆盖竹林略小;太湖源镇覆盖雷竹林的胸径与未覆盖竹林没有差别。总体来说,覆盖与否与雷竹胸径大小不相关。

2.6.2 立竹度 从表3可以看出,覆盖雷竹林的平均立竹度为19710株·hm-2,而未覆盖雷竹林的平均立竹度为19170株·hm-2。其中,太阳镇、潜川镇、昌化镇、河桥镇、锦城街道和太湖源镇的覆盖竹林的立竹度稍高于未覆盖竹林;板桥镇、龙岗镇、高虹镇和天目山镇的覆盖竹林的立竹度略低于未覆盖竹林;而於潜镇和青山湖街道的覆盖竹林与未覆盖竹林的立竹度无差别。总体来说,覆盖与否与雷竹立竹度不相关。

2.6.3 年龄组成 从图9可以看出,调查的覆盖雷竹林的年龄平均值为2.56 a,而未覆盖竹林的年龄平均值为2.13 a。除於潜镇未覆盖竹林比覆盖竹林年龄平均值略大外,其它乡镇覆盖竹林的年龄均比未覆盖竹林大,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覆盖竹林新竹留养比较困难造成的。

3 讨论与建议

1)劳动力情况。雷竹林经营劳动力不足,是制约雷竹产业发展的障碍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愿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劳动力工资越来越高是制约竹林集约经营的根本原因之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太湖源镇横徐村及青山湖街道洪村、高虹镇活山村、锦北街道上东村和锦北街道龙马村等地,由于工业较发达,劳动力都投入到了工业,无劳动力去经营竹林。解决劳动力不足的主要方式都是请短工,还有些乡镇是相互帮忙。因此,在雷竹林经营过程中采用竹林机械非常必要,目前已开发的竹林微耕机等机械是针对毛竹林设计的,政府应投入资金研发雷竹林经营所需机械。

表3 调查各乡镇覆盖与未覆盖雷竹林胸径、立竹度大小比较

2)竹林经营方式与施肥。临安市雷竹林经营水平较高,但在不同乡镇和农户之间发展水平不均衡。有些农户缺乏科技和投入意识,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下,使雷竹林成为低产竹林,有些农户为了追求眼前利益,采取掠夺性经营方式,连续多年对竹林进行覆盖栽培,破坏了竹林的可持续生产能力,造成竹林产量下降,林相衰败。同时,多年的集约化经营引起的雷竹林土壤酸化、板结、重金属富集等问题也日益严重[5,7]。临安市雷竹林土壤状况分析结果表明[8],雷竹林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不同程度富集。所以要适当施用生石灰类的碱性物质进行土壤改良,解决竹林土壤酸化等问题,或改施生物肥、生物菌肥,并加大雷竹低产林改造力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笋农的技术培训,普及标准化栽培技术。

3)竹林覆盖与经营成本。覆盖物和覆盖方式是影响农户收入的主要因素。目前,临安市雷竹的覆盖物主要为砻糠、竹叶和稻草,覆盖物是雷竹高效栽培技术中最重要的材料[9],约占雷竹林经营成本的80%,因成本过高,使很多农户放弃雷竹林覆盖栽培技术。近年来,由于我国农资材料的价格及人工费用上涨较快,致使经营雷竹笋的竹农经济效益低,有些农户甚至亏本,这些均打击了竹农的积极性。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农民合作实现竹林集约经营,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内在要求。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十分必要。

[1]方伟,何钧潮,卢学可.雷竹早产高效栽培技术[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4,11(2):121-128.

[2]江祖潭,方伟,何钧潮.雷竹笋用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1995.

[3]童晓青,汪奎宏,叶华琳.浙江毛竹林经营的调查与发展建议[J].世界竹藤通讯,2006,4(4):20-21.

[4]金爱武,周国模,郑炳松,等.雷竹保护地栽培林地退化机制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19(1):94-96.

[5]姜培坤,俞益武,张立钦,等.雷竹林地土壤酶活性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0,l7(2):132-136.

[6]祝小祥,谢国雄,徐进,等.临安市雷竹林土壤肥力分析与培肥措施[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8):72-76.

[7]陈江彬,俞光荣,黄雪平.临安市雷竹林地土壤质量演变特征及改良措施[J].中国农技推广,2013,29(8):41-42.

[8]杨晓明,刘振勇.德清县雷竹林地土壤状况分析[J].竹子研究汇刊,2014,33(2):41-45.

[9]唐才义,佘远国,张涛.不同覆盖物对雷竹出笋的影响[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2):5-7.

The Investigation on Management of Lei Bamboo Forest in Lin′an

ZHANG Ke-ke1,SHEN Zhen-ming2,HE Jun-chao2,ZHU Wei2,LI Guo-dong1,LIN Xin-chun1

(1.TheNurturingStationfortheStateKeyLaboratoryofSubtropicalSilviculture,Zhejiang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Lin′an311300,Zhejiang,China; 2.Lin′anCountyForestryBureauofZhejiangProvince,Lin′an311300,Zhejiang,China)

To know the management status of Lei Bamboo forest in Lin′an,Zhejiang Province,the Lei Bamboo shoot industry data from 1991 to 213 was collected,the labor force,application of mulching technology,operating costs,times of fertil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bamboo forest were investigated by surveying 99 farmers.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ed:The production area,total shoot output,total shoot output value of mulching bamboo forest and no mulching bamboo forest demonstrated an overall growth trend,while the shoot yield and shoot output value per mu of them fluctuated but showed a roughly growing curve.Labor shortage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the management of Lei Bamboo forest in Lin′an,the farmers adopting the mulching technology accounted for 66.7% of the total surveyed farmers.The cost of mulching materials is 83715 yuan per hectare,which accounted for 80% of the total cost of the mulching bamboo forest.Three times fertilization per year occupied the most proportion in the survey.The average 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ensity and age of mulching bamboo forest were 4.14 cm,19710 per hectare and 2.56 a,while those of unmulching bamboo forest were 3.93 cm,19170 per hectare,2.13 a,which showed that mulching or not was not relevant with the DBH and density,but the average age of mulching bamboo forest wa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unmulching bamboo forest.

Phyllostachysviolascens;bamboo shoots;bamoo forest cover;management status;Lin′an

2015-02-27;

2015-04-24

浙江省“十二五”农业重大成果转化工程(2012T201-03)

张柯柯(1986—),女,新疆巴州人,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竹类经营与利用研究。E-mail:1399721004@qq.com。

林新春,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博士,从事竹类经营与利用研究。E-mail:lxc@zafu.edu.cn。

10.13428/j.cnki.fjlk.2016.01.048

S795.9

A

1002-7351(2016)01-0239-06

猜你喜欢

临安竹笋竹林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竹笋
竹笋
杭州,下一个一线城市?
竹林野炊
浙江临安郎碧村宋墓 一座平凡墓葬的启示
竹笋见到阳光啦
临安37吨电镀污泥倾倒者被查处
情寄苍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