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的多粒度智能认知分析与决策

2016-09-13王国胤

关键词: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战胜

王国胤

(重庆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重庆 400065)



大数据的多粒度智能认知分析与决策

王国胤

(重庆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重庆400065)

王国胤,教授,博导,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计算智能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首席专家。担任国际粗糙集学会(IRSS)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理事等学术职务,是IRSS Fellow、IEEE Senior Member、CCF杰出会员,是《Trans. on Rough Sets》、《计算机学报》等10余种期刊编委。

【观点摘要】

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是公共管理、工业生产、健康医疗、金融服务等众多行业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影响和推动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如何进行大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处理,实现大数据的价值,成为了当前大数据研究中的关键挑战问题。

机器智能是人类智能的高级技术工具之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意味着人类的工具手段进步,机器战胜人,实质上是人战胜人,是利用先进科技工具的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战胜了另外一个或者一群没有这些科技工具的人;不必杞人忧天,担心有那么一天,人工智能会战胜人类智能,甚至机器会消灭人类;避免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机器,应用于危害人类,需要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就像人类需要和平利用核能技术,但同时又要限制核武器一样。如果某一天,核武毁灭人类,是人类消灭自己,人工智能亦如此。发展人工智能不可怕,而且还亟需大力发展,拥抱智能科技的进步!

猜你喜欢

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战胜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战胜“可怕”的一刻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Privacy Preserving Solution for the Asynchronous Localization of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
我战胜了自己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成功召开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