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O+填料工艺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工程

2016-09-12范庆丰戴伟明韦真周广西冶金研究院南宁530023

中国环保产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搪瓷填料污泥

范庆丰,王 瑶,容 继,戴伟明,韦真周(广西冶金研究院,南宁 530023)

A/O+填料工艺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工程

范庆丰,王 瑶,容 继,戴伟明,韦真周
(广西冶金研究院,南宁 530023)

结合广西某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A/O+填料工艺。工程实践表明,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且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强,污染物去除率高,操作方便,污泥量小,运行费用低,值得类似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参考借鉴。

A/O+填料工艺;生活污水;小城镇;工程实例

近年来,广西城镇污水处理迅猛发展,污水处理率明显提高,但中小城镇与农村污水大多未配备相应的处理设施。中小城镇和农村污水具有水质水量波动大、规模小、季节性变化大的特点[1-2]。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因存在系统耐冲击负荷能力差、处理工艺复杂、运行管理不简便、操作要求高、投资大、基建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等缺点而不适用于处理此类污水[3-4]。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工艺和技术处理中小城镇及农村污水,已成为当今水污染防治领域探讨的焦点之一。

针对中小城镇污水的特点,所选的处理工艺应具有耐冲击负荷强、造价低、占地小、施工简单、管理方便的特点。因此,污水处理系统的集成化、一体化、装备标准化必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搪瓷拼装A/O+填料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高效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经几十年的工程验证,具有耐腐蚀性强、施工周期短、投资少、占地小、耐冲击负荷强的特点,因而非常适合处理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本文以广西某小城镇采用的A/O+填料污水处理工艺为例,介绍了其工艺流程,为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提供借鉴。

1 工程概况

广西某小城镇所排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设计污水处理厂1座,近期处理水量为1500m3/d,远期处理水量5000m3/d。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经处理后要求达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参考相邻同等规模中小城镇污水水质,确定进水水质如表1。

表1 设计进水水质

2 污水处理A/O工艺

2.1工艺流程

污水首先经中格栅去除粗大悬浮物及漂浮物后自流进入调节池,在池内进行均质、均量调节,调节池出水经提升泵提升至搪瓷拼装一体化A/O污水处理设备内的缺氧池。在缺氧条件下,附着于填料上的多种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利用自身代谢活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细胞质,而回流到厌氧池的回流液也进行反硝化,反硝化细菌将污水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转化为氮气排出,从而去除污水中的氮。缺氧池出水进入一级好氧池,然后进入二级好氧池。在好氧池中,填料上滋生的大量硝化细菌,通过硝化作用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去除水体中的氨氮。二级好氧池内末端设回流泵,回流硝化液至厌氧阶段进行反硝化脱氮。同时,填料上的生物膜与污水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得以去除。好氧池出水设置过水口,污水通过过水口沉淀池中心管,在沉淀池内通过重力作用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池出水由出水堰进入紫外消毒渠,经紫外消毒后,排放至自然水体。沉淀池污泥泵入污泥浓缩池,送至污泥脱水车间,脱水后外运填埋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

图1 污水处理A/O工艺流程

2.2主要构筑物与设备

1)格栅井与调节池合建1座,地下式,钢砼结构。格栅井尺寸1.5×18.0×6.5(m),一边与调节池合建,合建尺寸18.0×18.0×6.5(m)。采用回转式机械粗格栅1台,栅条间隙10mm,平板闸门0.8×0.8(m),配手动启闭装置。调节池有效容积972m3,停留时间4.7h,潜污泵直接安装于调节池,并配备潜水搅拌机。

2)搪瓷拼装A/O+填料污水处理装置1座,半地上式,搪瓷结构。平面尺寸18×4(m)。主体由内、外两座组合搪瓷拼装罐构成,其中内罐为缺氧单元,外罐分区为好氧单元、沉淀单元、污泥浓缩单元,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搪瓷拼装A/O+填料污水处理装置平面图

3)紫外消毒渠1座,半地下式,钢砼结构。土建按远期工程规模一次建成,设备按近期安装,工艺平面尺寸为9.01×3.2(m)。

4)污泥脱水间1座,钢砼结构。尺寸为8.64× 10.44×4.2(m),化学除磷加药装置1套,溶药装置1套,泥药混合器1套。设置1台板框压滤机,过滤面积40m2,配套安装1台污泥进料泵。

3 主要处理单元

3.1格栅及调节池

格栅井与调节池合建,污水经中格栅截留较大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如塑料制品、碎皮、毛发等,减轻处理压力。格栅采用机械清渣,栅渣量约0.23m3/d。污水经格栅后自流进入调节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7h,在池内进行均质、均量的调节。

3.2搪瓷拼装A/O+填料污水处理装置

该装置的主体结构为内外两层搪瓷拼装罐体,设备内集成生活污水处理的各单元,主要由缺氧单元、好氧单元、沉淀单元、污泥浓缩单元构成。缺氧单元,停留时间4h,硝态氮负荷0.04kgNO3-N/kgMLSS·d;好氧单元,停留时间8h,BOD容积负荷0.24kgBOD5/m3·d,好氧单元分区,一级占60%,二级占40%;沉淀单元,表面水力负荷1m3/m2·h,停留时间2h;污泥浓缩单元,固体通量8kg/m2·d,停留时间24h,有效水深4m。

进入一体化设备的污水,首先在缺氧单元内进行初步生物降解和反硝化。缺氧单元内投加有EAO填料,池体下部安装1台潜水搅拌机进行搅拌,使污水和填料上的微生物进行充分接触。缺氧单元出水进入一级好氧单元,然后再进入二级好氧单元。通过风机向两级好氧单元内通入空气,由好氧单元底部布设的微孔曝气管释放出微小气泡,以满足好氧菌对氧气的需求。好氧单元内投加EAO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这些微生物利用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好氧池的出水口接入除磷投加管,通过化学除磷去除污水中的总磷。好氧单元的出水设置过水口,流入沉淀单元中心管,通过重力沉降作用进行泥水分离,沉淀单元采用竖流式沉淀,布设中心沉淀管、出水堰和污泥斗。污水经沉淀后上行至出水堰,污泥下沉进入污泥斗。当污泥较多时,由池外污泥泵从泥斗中抽入污泥浓缩池,送至污泥脱水车间。

3.3紫外线消毒渠

污水经生化处理后,水质已明显改善,但污水中的有害细菌仍未消除,且存在量绝对值巨大,直接排放,易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需进行消毒处理。该工程采用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剂量20mJ/m2,低压高强灯管10根,单根输出功率320W。

4 工程运行效果

工程竣工后,进入试运行阶段,接种污泥,曝气24h,每天换1/4池容污水2次,监测并保持池中的DO在2~3mg/L,10天后,填料上开始挂膜,厚约0.5mm,逐渐增加负荷,25天后填料上的生物膜厚度约2mm,连续进水直至到达设计要求。连续运行后,对出水进行了多次监测,结果表明,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见表2。

表2 出水水质与排放标准

5 环境效益及技术经济分析

该工程总投资2800.56万元(远期,含14.345km管网),稳定运行后,减排CODCr124.28t/a,SS90.08t/a,NH3-N15.71 t/a,TP1.25 t/a,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日常运行费用主要包括动力费、药剂费、人工费、管道维护费等。该处理厂共7人,年工资及福利费为14万元,人工费用为0.26元/m3;电费10.76万元/a,动力费为0.20元/m3;药剂费2.19万元/a,即0.04元/m3;网养护维修、清掏费用每年按0.5万元/km计算,管道共14.345km长,养护费用7.17万元/a,即0.13元/m3;其他费用按前几项费用的10%计算,共4.81万元/a,即0.09元/m3。总运行费用为0.72元/m3。

6 工艺技术特点

1)耐冲击负荷能力强,间歇运行条件下,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2)操作简单、运行方便,无污泥膨胀现象,无滤池蝇产生。3)污泥量少,颗粒较大,易于沉淀。4)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小,施工周期短,污染物去除率高,运行费用低。

但该工艺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维修不便,设备出现故障后,检修与更换不方便;只适用于废水量较小的项目;环境适应性较弱,需防洪防冻,北方需做保温处理。

7 结论

采用A/O+填料工艺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且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强,污染物去除率高,操作方便,污泥量小,运行费用低(0.72元/m3),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工艺不仅适合处理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也适应于处理淀粉、制药、餐厨、啤酒、养殖等废水,具有推广价值。

[1] 袁骏,郭琴,徐浩昌.水解—好氧工艺处理生活污水[J].环境工程,2005,23(1):22.

[2] 李先宁,吕锡武,孔海南,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示范工程研究[J].中国水利,2006(17):19-22.

[3] 郭强,傅敏,蒋贞贞.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10):137-140.

[4] 孟令春,孙其美.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生活污水[J].工业水处理,2000,20(11):42- 43.

Domestic Sewage Project in Small-sized Towns Treated by A/O + Filling Technology

FAN Qing-feng, WANG Yao, RONG Ji, DAI Wei-ming, WEI Zhen-zhou

X703.1

A

1006-5377(2016)08-0057-03

猜你喜欢

搪瓷填料污泥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老乞丐
玖申文化创意从日用到时尚
无机填料填充PE—LD/EVA合金的导热及阻燃性能
消逝的怀旧物品:搪瓷杯
疏浚底泥制作污水处理填料替代MSL反应器沸石填料的效果
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改良膨胀土在合蚌高铁路基填料中的应用
不同填料对聚乳酸复合材料导热及结晶行为的影响
搪瓷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