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主义和自由心态的完美结合

2016-09-10唐惠忠

课外语文·中 2016年10期
关键词:蓑衣小格张炜

唐惠忠

思想

解读

1.从“启蒙者”转向“皈依者”。20世纪90年代初,张炜提出了“融入野地”的理想,以《九月寓言》为标志,实现了其价值立场的转向。他放弃了《古船》时期对中国乡村的专制、愚昧的批判立场,从一个“启蒙者”转向一个“皈依者”,将乡村看作理想的净土和灵魂的栖息地。对城市文明的厌倦和弃绝,对乡村民间生活诗意的沉迷,贯穿了张炜近年来的小说创作。

2.用大定力对付浮躁的时代。张炜的写作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二是对欲望、对现在外部世界的恐惧或者说迷茫。张炜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作家如果进入单纯的专业竞争,或者更等而下之,进入单纯的商业竞争,那样就完了。文学面对的是社会现实和自己的一颗心,不然就会哼哼唧唧,为风头、为卖而写。……写作与其他功事、专业都差不多,一般的好有的是,非同一般就难了。要争取写得非同一般。在相似的天分下,这种争取其实主要是蓄养内力,炼成自己浑然独具的气象。”

艺术

解读

张炜,1955年11月生,山东龙口人,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万松浦书院院长。1980年开始创作,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短篇小说集、散文集《玉米》《融入野地》《夜思》等。已出版《张炜作品选》五卷。2007年张炜花费30年心血创作的长篇小说《刺猬歌》,获得了由美国总统亚太顾问委员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张炜是最早找到“民间”世界的作家之一,他的民间就是元气充沛的大地上自然万物竞争自由的生命世界(评论家陈思和语)。张炜的才华令人钦佩,叙述挥洒自如,语言恣肆流畅,锐气十足,情绪饱满。比如在新出版的《刺猬歌》里,作家将他瑰丽的想象发挥到极致,创造出一个充满神奇的传说、人和动物不分、海妖和林怪杂处的缤纷世界。所以有人评价,阅读张炜作品“无疑是享受一次思想的智慧与语言快感合并成的盛宴”。

张炜的语言丰富多样、灵动多变。在《古船》《秋天的思索》中,他的语言是凝重、深沉的,给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悲怆感;在《致不孝之子》一类作品中,他的语言又显出逻辑的、思辨的美;而在《声音》《一潭清水》等短篇小说和部分散文中,他的语言又是那样清爽、明快,犹如清泉般纯净、甜美。

考场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蓑 衣

张 炜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遗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蹦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穿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往一边看了看,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儿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

达子蹲下来,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了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的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①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毛,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也跑回家了。

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衣,戴了斗笠。那雨衣有蓝的、红的,还有淡黄的,迷茫的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啊。邻地的达子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

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蹲在田埂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的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

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

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的蓑衣,蓑衣的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候小格站起来,那球成一团的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草做的漂亮的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埂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的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一声:

“小格——”

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的。达子好像看到了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的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色。

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

小格将草叶捆到一起,提起来往回走去。田头小路上的人很多,各种雨衣摩擦着,发出声音。人们高声地谈笑着,议论庄稼,也议论人。小格默默地往前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

可是有几个老头子谈论起她的蓑衣了:“蓑衣这东西好!我过去夜里看秋、雨天排涝,都穿蓑衣!蓑衣比塑料雨衣可好,它又能遮雨又能当草荐子铺,穿到身上人也暖和。”“哎哎,一时一兴,自从兴了塑料雨衣这洋玩意儿,蓑衣你贵贱也买不着了……蓑衣好!蓑衣好!”

第二天早晨,小格很早就来到了自己的田里。

②这片土地变得漂亮了,耕过、耙过,就像蓬乱的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一样——达子的头发倒变得蓬乱了,正在他的地上忙着。

小格知道这是达子的小拖拉机耕的。她问:“达子,你一夜都守在这地里吗?”

“一夜刚好耕完。”

“啊……达子!”

小格想:这土地要让我一个人用锹翻,不知要多少天呢!她心里感激达子,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她很想说,雇拖拉机的钱两家一起拿吧!但她就是说不出口。她怕达子笑话她小气,达子有钱呢——雇拖拉机这点钱,在他看来可算不了一回事。

她在靠近他的地边上做着活儿。

达子忙了一会儿,伸着懒腰走过来。她注意地瞥了瞥他的鞋子:老鹰上沾了稀泥。他说:“趁着土湿,今天就把种播上吧……嘿嘿!明天地里就没活儿了,真棒!”

小格问:“没活儿了再做什么?”

“驾上我的轻骑!”

小格不作声了。

“你做什么?”

“我……”小格轻轻咳了一声,“不做什么。”

“你编蓑衣吧!”

小格恼恨地看了他一眼。

达子的脸有些红,微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真的!你没听老人们说到处买不到蓑衣吗?你编吧,会赚钱的,芦青河湾那儿一片一片蓑衣草……”

“哼,鬼主意……”小格将身子转向一边。

达子失望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你不懂——‘信息’……明白了吗?明年我准备好好研究一下‘信息’……”

小格笑了。

夜晚,月亮很早就升起来了。小格在里屋坐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露水滴落的声音,就走了出来。

大地朦朦胧胧,一片白色。她觉得心上不知怎么热乎乎的,很想往远处走一走……走着走着,她的脚步急了起来;再后来她听到河水的声音了。

她来到芦青河湾了。

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

“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

1984年11月

(选自《张炜中短篇小说年编·采树鳔》,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3分)

答案

与解析

抵触—感动—欣赏。(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不同的故事情节中,小格对达子的情感是不同的。情节的划分可以根据时间的变化和事件的发生、发展来判断,抓住小格的语言、心理、神态的变化来把握。比如小说最后写小格下意识地走到河湾、赞美蓑衣草的心理活动,含蓄地表明了她对达子的认可和欣赏。)

2.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概括达子形象的特点。(6分)

答案

与解析

新型的农村青年形象: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头脑灵活,新潮时尚,善于接受新知,能敏锐捕捉商机。(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一定要先指明其身份,即“新型的农村青年形象”。然后纵观全文,从作者对他的各种描写中分析,并结合人物关系进行概括。文本对达子的刻画散落在各处。如达子提议“雇来一辆小拖拉机”与小格“一块儿耕地”,并用一夜时间帮小格耕完地,体现出他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特点;“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听到人们议论蓑衣的好处而建议小格编蓑衣,体现出他头脑灵活、新潮时尚、善于接受新知、能敏锐捕捉商机的特点。)

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题。(7分)

(1)请依据画线①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

(2)画线②处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答案

与解析

(1)因达子要帮忙,小格内心有所触动,可是由于自尊、要强,犹豫后还是决意自己翻地。(2)把耕耙过的平整的土地比作梳理后整齐的头发,形象地写出了达子的耐心与细心。将耕耙后土地的平整与达子头发的蓬乱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出达子劳作的辛苦。(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第(1)题作答时,注意画线语句的描述内容:“心里一热”说明小格内心有所触动,但“还是垂下眼睫毛,有些执拗”地拒绝则是自尊、要强使然。第(2)题作答时,注意抓住比喻和对比两种手法,重点阐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对比的具体内容以及这两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答题格式:手法+分析效果+事物特点+情感表达。比喻的效果词是生动形象,对比的效果词是突出强调。)

4.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与解析

示例:(1)审美意蕴上,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生机勃勃,使小说更具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2)艺术手法上,所描绘的蓑衣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象征了新时期农民美好的新生活,象征了小格与达子之间萌发的美好情感,象征了小格和达子身上具有的人性美。(3)思想内容上,使小说主题得到深化。通过对蓑衣草的赞美,体现出人们对传统事物的重新认识,表现了当时农村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4)情感表现上,将小格的情感表现得更为充分。通过对蓑衣草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小格对达子的佩服、依赖与朦胧的爱意。(5)人物形象上,使小格的形象更加丰满。小格纯朴勤劳而又自尊敏感,结尾隐含着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显示出她乐观自信的一面。(6)艺术结构上,呼应前文且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结尾照应小说标题,并与前文对蓑衣的多处描写和达子编蓑衣的建议形成呼应,同时使读者心中对小格的未来充满想象。(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试题要求赏析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可以从情节、环境、人物、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探究作品意蕴。例如,最后两段有对景物的描写,我们就要考虑景物描写的作用。在小说中,景物描写常见的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美好的景物渲染了一种欢快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美好的心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最后一段是对小格的心理描写,主要是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所以还可从人物的角度进行赏析。)

拓展

训练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4题。

美生灵(节选)

张 炜

(1)暮色中,河湾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

(2)也就在这一幅绚丽的图画旁边,河湾之畔,一群羊正在低头觅食,它们几乎没有一个顾得上抬起头来,看一眼这美丽的黄昏。也许它们要抓紧时间,在即将回家的最后一刻再次咀嚼。这是黄昏滩上的一幕。牧羊人不见了,他不知在何处歇息。只有这些美生灵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这儿水草肥美,让它们长得肥滚滚的,像些胖娃娃。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白的牙、丰富而单纯的表情。如果稍稍长久一点端详这张张面庞,还会生出无限的怜悯。

(3)没有比它们更柔情、更需要依恋和爱护的动物了,它们与人类有着至为紧密的关系,它们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的腹中之物,特别包括了人类。它们被豢养,被保护,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它们只吃草,生成的却是奶,最后交出的是肉体。它们咩咩的叫声,可以呼唤出多少美好的情愫。它们那神秘的、不可以理解的互相倾诉和呼唤,那由于鸣叫而微微开启的嘴巴、上皱的鼻梁,都让人感到一个纯洁生命的可爱。

(4)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有时会一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把你看得羞愧,看得不知所措。

(5)它们幼小的时候,就长出了一撮胡须,甚至还长出了两个可爱的肉坠;你抚摸这胡须这肉坠,似乎看到它在向你微笑,向你无声地询问:你的来路,你的归路。可是它唯独不谈自己,不触及那无一例外的凄惨的命运。人在这种美生灵面前,应该更多地悟想。人一生有多少事情要做,要克服多少障碍,才能走到完美的彼岸。这遥遥无期的旅程,折磨的恰是人类自己的灵魂,而不仅仅是这一类的生灵。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幸福。这是人类的全体未曾被告知的一个大限,一个可怕的命数。在这个命数面前,敏慧的心灵应该有所震栗。

(6)温柔和弱小常常被欺辱,可是生命的无可企及的美却可以摧毁一切,它最终仍然具有威慑力和涤荡力。……

(7)荒原、草地、最开阔的原野,好像最适合放牧,它们就应该是羊的世界。羊们几乎毫无侵犯性,全身都蓄满了阳光。它们把这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人类却对这宝贵的馈赠毫无感谢之情。他们已经习惯了从羸弱的生命里索取和掠夺,因为他们自己在同类中也常常这样做。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不同的动物之间,比人类更无知更野蛮更荒谬的,并不是很多。比起很多更弱小的生命来,人类几乎不懂得羞愧。他们也曾编造和制定出一些道德的规范和准则,却对自己的不道德视而不见。他们更多的时间像羊一样吃草,有机会却要放下草吃羊。他们常常奢谈自然界的所谓“食物链”,却从来不研究自己与其他动物所构成的“食物链”。在整个神奇宇宙的生命链条中,人类构成了多么可怕的一环。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他们在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缘,却又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傲……

(8)暮色苍茫中,这一群美生灵被霞光勾勒出一片剪影。它们驮着所剩无几的光明踽踽而行。它们大概也会有关于黄河岸边这美好一天的记忆吧。每一天对它们大约都是珍贵的。灿烂的阳光,绚丽的黄昏,无边的阔水和碧绿的草地─大概它们心中都会留有这美好的印痕和足迹吧。

(9)从它们灰蓝色的眼睛里,从那种默默地注视中,似乎可以感受它那潜在的灵性、温柔的本色、善良的心情。在这生命进化的历史上,它们的确是一些跨过了漫长世界的苍老的生命;它们也许懂得太多太多:关于这个星球、关于漫漫时光、关于生命的秘密。

(10)原来它们颌下垂挂的那一缕胡须,远远不是什么滑稽的标志,而是深刻的象征。它们正因为对这个世界知晓得太多,才这样听天由命。

(11)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每天用自己弱小的身躯,驮回最后一缕阳光。

(选自《读者》)

1.第(3)段中说“没有比它们更柔情、更需要依恋和爱护的动物了”,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请分条概述。

2.为什么说“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有时会一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把你看得羞愧,看得不知所措”?

3.结合上下文理解“他们更多的时间像羊一样吃草,有机会却要放下草吃羊”这句话,然后回答:

(1)“像羊一样吃草”是指

(2)“放下草吃羊”是指

4.理解全文结尾段的含意,并就本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略作赏析。

参考答案

与详解

1.①它们可爱单纯,使人生出无限怜悯;②它们弱小温柔(或“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的腹中之物”),更需要依恋;③它们吃的是草、生成的是奶,却要付出全部的命运,更需要爱护。【解题钥匙】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上文说得清楚——“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白的牙、丰富而单纯的表情。如果稍稍长久一点端详这张张面庞,还会生出无限的怜悯”[见第(2)段],“它们与人类有着至为紧密的关系,它们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的腹中之物……它们被豢养,被保护,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它们只吃草,生成的却是奶,最后交出的是肉体”[见第(3)段]。

2.羊们毫无侵犯性,而人去掠夺别人;羊们把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而人类却对这宝贵的馈赠毫无感谢之情;羊群是和谐、亲密的,而人类却对道德视而不见;羊们懂得生命的秘密,而人类无知、野蛮、荒谬。【解题钥匙】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应锁定第(7)段,从“羊们几乎毫无侵犯性……它们把这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人类却对这宝贵的馈赠毫无感谢之情。他们已经习惯了从羸弱的生命里索取和掠夺,因为他们自己在同类中也常常这样做。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不同的动物之间,比人类更无知更野蛮更荒谬的,并不是很多。比起很多更弱小的生命来,人类几乎不懂得羞愧。他们也曾编造和制定出一些道德的规范和准则,却对自己的不道德视而不见”之中提取要点。说明:答出三点即可。

3.(1)“像羊一样吃草”是指弱小、被欺辱,无侵犯性。(2)“放下草吃羊”是指侵犯别人,掠夺别人。【解题钥匙】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像羊一样吃草”和“放下草吃羊”运用了比喻修辞,依据前文对羊群的描写、评价和“他们已经习惯了从羸弱的生命里索取和掠夺,因为他们自己在同类中也常常这样做”等关键句,可得出正确的答案。说明:意思对即可。

4.①结尾一句回味悠长,启人深思,警示人们只有找回潜在的灵性、温柔的本色、善良的心情,才能拯救自身。②文章开头从一群羊黄昏时分在河边觅食写起,如诗如画;又以“驮回阳光”收篇,首尾照应,结构圆合。【解题钥匙】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以及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对“驮回最后一缕阳光”的理解,应联系第(9)段的“似乎可以感受它那潜在的灵性、温柔的本色、善良的心情”;赏析“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应注意文章起笔写的是“黄昏滩上的一幕”,而“人在这种美生灵面前,应该更多地悟想”是全篇核心。

文本

解读

这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从羊与自然关系的小题材入手,引申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大主题(即人类如何尊敬自然、善待生灵、与自然构成亲密关系),充分显示出散文“以小见大”的文体特征。

文章抒情与议论交融,感情基调明朗(题目“美生灵”就饱含情韵),直接赞美羊那种毫无侵犯性的奉献精神,同时深刻批判了人类的野蛮索取和掠夺行为。文中时以警句发人深省,像“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幸福。这是人类的全体未曾被告知的一个大限,一个可怕的命数”“在整个神奇宇宙的生命链条中,人类构成了多么可怕的一环。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等,如重锤敲击,深深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猜你喜欢

蓑衣小格张炜
外祖母的美味(节选)
Fast-sweeping Langmuir probes:what happens to the I-V trace when sweeping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the ion plasma frequency?
Correlation mechanism between force chains and friction mechanism during powder compaction
从蓑衣到现代雨披
题蓑衣鹤育雏图
蓑 衣
蓑衣龙树之歌
林小格,下一站春暖花开
林小格,下一站春暖花开
安小格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