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瑾秉承历史筑梦丝路

2016-09-10乔言田柯

中华儿女 2016年12期
关键词: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华文明博物馆

乔言 田柯

通过他们的倾心研究,人们透过历史知荣辱,识更迭,正观念,讓世人了解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中国故事

西安,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经中国十三个王朝兴衰更迭,是周、秦、汉、唐文明的发祥和承载地。但随着红尘作古,更多的古迹和文明都化为黄土一抔或深深地掩埋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之中。

在西安有这样一个地方,它镌刻着历史烟云,让人们心驰神往,它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

中华文化大美于此,中华文明博大于斯。

在每周六天的开馆日中,这里每天接待数以千计的游人来参观、学习、访问。这里的专家学者们透过一件件历史瑰宝,为人们道破它们背后那岁月流动的轨迹,展现中华民族走过一段又一段浩如烟海的文明长河。

杨瑾,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座圣殿承载的著名历史学专家、学人。她1966年3月生于陕西渭南,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理论讲师团特聘专家、陕西省机关工委巾帼建功立业标兵、陕西省三八红旗手。2016年度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任陈列部副主任,现任科研管理处处长,兼任陕西省博物馆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博协区域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学以致用 严谨求是

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优秀的业务骨干,杨瑾已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了26年。历经讲解员、外事秘书、策展人员和研究人员。多种工作的历练,使她始终恪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对学术孜孜追求和钻研之志。

回想当年,一部《女大学生宿舍》电影让杨瑾对美丽的珞珈山心驰神往。高中毕业后,她如愿以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可是专业却被调剂到历史系,当诗人或作家的理想破灭,只能全身心接受浩瀚的历史学高等教育。经过千淘万漉,矢志不移,不忘初心,杨瑾终得报以桃李之获。大三时期,她就可以独立带队全英文为外国游客介绍中国辉煌悠久的历史。

她以丰富扎实的学养,秉承公正和责任,让文物回归历史的本真面目,来诠释一位学者的求是精神。她是优秀的管理者,在今天博物馆发展的黄金时期,以自己的综合素养,立足陕西历史博物馆为窗口,讲述“三秦文物、中国文化和丝路文明”的故事。在响应建设“一带一路”,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她用自己的行动来阐述着一位丝路文明筑梦者的故事。

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

博学谦和的杨瑾,26年前就供职于此。作为一名学者,观察事物,研究课题不仅要知道研究领域的面目是什么,还要追溯它们应该是什么。杨瑾就是沿着这样的辩证之路展开自己的研究课题。她的研究领域涉及馆藏文物价值、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和博物馆学。凭借对三秦文物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的浓厚兴趣,在周秦汉唐历史研究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史观,探究中华文明源本与国际影响力,不惟上,不惟权,坚持一名学人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并通过在主流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国内外研讨会主旨发言和讲座演讲等形式,宣讲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和陕西源远流长的丝绸之路文化。“让长安成为长安研究的中心,成为丝绸之路的中心。”杨瑾一直致力于构筑这两门学科的应有位置和历史回归。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学术研究工作的必经之路,也是必须之路。俯下身子,躬耕桌案。脚踏黄土,亲临考古现场,让杨瑾的学术造诣与实地研究为其对中国古文化和博物馆文化研究做出杰出贡献。通过她的研究我们可以穿过岁月长河,了解当时环境下的政治背景、经济条件、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的流传与嬗变,令人受益匪浅。摘录其论文标题,人们就可看出艰辛研究背后的奥秘与其学术的贡献之壮观。如:《基于冲击与反应论的周秦与戎狄关系》《试论西安地区唐代墓葬时刻中的胡人形象》《秦始皇的模型宇宙及其影响》《移风易俗对秦文化变革的影响》《秦镜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古代世界各地金工技术略述》等。她的《唐代墓葬胡人形象研究》,通过考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双向性、融合性和阶段性,从远距离、长阶段的文明交往轨迹中,自上而下全面探寻开放包容的唐代构筑帝国的治国理念,在学术界产生强烈的反响。

业精于勤 勇铸辉煌

杨瑾在全馆科研业务管理中将前沿领域研究和实践管理相结合,矢志打造“城市的黄金名片”,引领带动博物馆界共同发展。

研究博物馆不仅研究过去,还要研究怎样让古文明为今人服务。那么陈列展览就是一门大学问。杨瑾策划多个大型展览,包括西北五省六馆《丝绸之路》展、囊括全国十七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华文明探源展》等,用现代科技与视觉艺术,把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相互比较、交相辉映,让人们对其策划的展览印象深刻、触动内心、感慨良多。

在科研管理方面,杨瑾大胆探索,树立博物馆大科研理念,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她着力打造融媒体时代博物馆历史文化推广模式,推出互联网+时代“历博讲坛下基层、进校园、走社区、联手民营及行业博物馆”,受到省文物局和省委宣传部的表扬。通过非建制学术机构、馆内导师制等举措培养优势学科带头人,提升科研学术影响力。

杨瑾还兼任中国博协区域博物馆专委会秘书长和陕西省博协副秘书长职务。她勤勤恳恳,创新工作思路,提升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际影响力。身为陕西省博物馆协会副秘书长,她连续三年举办全省陈列人员培训班和基层博物馆馆长培训班,殚精竭虑助推陕西省253座博物馆走出陕西,协调发展。她积极与陕西省社科联、文物局联合,开展“周末文化大讲堂”、“文物讲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推广历史文化,挖掘文物价值。近期,她还将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文物”故事。

杨瑾以自己负责的中国博协区域博物馆专委会为平台,整合全国省级综合博物馆的各种优势资源,通过举办专题性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国际博物馆论坛和举办博物馆专业英语培训班、“展览+人才培训”国际合作等形式,广泛开展与国内外博物馆的业务合作与人才交流,让世界认识陕西,让世界博物馆界了解中国,极大提升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内外影响力。

承载历史 筑梦丝路

陕西历史是中国前半生历史的缩影,陕西历史博物馆设置的史前、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唐以后7个展馆的藏品,从多角度、多侧面向观众揭示陕西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同时,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国门,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光彩夺目的三秦文化呈现给世界各国人民。

杨瑾英语很好,经常代表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交流舞台上做主旨发言,阐述他们的学术思想,逐渐成为一名在博物馆学和历史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她数十次到国外工作、学习或培训经验,让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各种重大国际场合都有了自己的声音。在馆领导支持下,通过与故宫博物院、敦煌博物院等单位联合,举办前沿理论与实践专业人才培训班,在馆内组织新入职中青年业务培训班、高级职称人员座谈会、学术讲坛等形式推出专家与学者。与陕师大联合成立“长安与丝路共同研究班”,联合省内外著名学者,通过学术研究,挖掘丝路遗产背后的深邃内涵,努力搭建学术研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台。

目前,她被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及丝绸之路研究机构聘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6年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将迎来建馆25周年,杨瑾,这位陕西历史博物馆多年来培养的学者、管理者,依然初心笃定,始终如一地行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经岁月沧桑,在曲折中向前发展。无数学人倾注心血,累在其中,乐在其中。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通过他们的倾心研究,人们透过历史知荣辱,识更迭,正观念,让中华文明以更加昂扬和端正的姿态站在世界舞台,让世人了解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华文明博物馆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
说算筹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