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中国人的精神家底

2016-09-10李山

中华儿女 2016年12期
关键词:儒家诗经论语

李山

从江汉平原到燕山山脉,东到大海,西到陕甘,在这样一个广大地域上,把众多人群统一起来,建立一个伟大的王国,那时候的政治智慧,绝对不是简单的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诗经·小雅·鹤鸣》里面的诗,是西周先王时期作品。实际上,这个诗主要是开阔我们心胸,放开我们的视野,它山之石,里面还涉及科技问题,玉石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要磨它必须要靠他山的石头。也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我们自己,我们应该借助于什么?借助当代西方在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各方面的成就,我们不能关上门刀枪不入。

我研究《诗经》20多年的时间了,《诗经》自身是一个蕴藏很深厚的东西,这个矿井打得越深,它蕴藏丰富性就展示出来,所以它总是让我着迷。

中国文化的根在《五经》

《诗经》年代比《论语》要早,《诗经》创造,应该说诗歌创作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孔子才出生(不是说所有作品)。所以,孔子有一些很重要的思想来源于他读诗的启迪与生发,《论语》里边实际上也记载了这些东西,比如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论语》中,孔子与学生子夏就谈论过这几句诗。最近出土的战国竹简文字《孔子诗论》,如果这个文献是真的话,我们可以相信,对《诗经》进行意义上的阐释,不再把它当成一首一首的歌来唱,而是读它,讨论它,应该是从孔子开始。《孔子诗论》记载了孔子对数十首诗篇的看法。孔子那个时代似乎诗还有时候在演唱,不要忘了《诗》最早是唱的。所以,孔子“读”《诗》,应该是开了个先例,所以它对诗,有这样一个新态度。这就是孔子与《诗经》之间的关系。

儒家有特点,它是周文化的忠实继承者。以现有文献论,特别是出土文献,土文献多了,对有些问题看清楚了。比如说像“内圣外王”这个理论,过去都以为是儒家的发明,实际上不是。它只是儒家阐释的。这个观念,在《诗经》里实际就有表达,如《大雅·思齐》写周文王的母亲、祖奶奶,如何有德,如何会教育自己,就说到“内圣外王”,是德行由内向外推,在《诗经》已说得很清楚。过去人们不太重视这一点,是因为《诗经》单文孤证,只是那样一说。最近研究结果,《尚书·尧典》这个文献,非常有可能是西周中期写出的。《尧典》一上来说尧,就是一个“内圣外王”的格局。这也是西周文献。所以,这就是儒家与周代文化的关系。儒家阐发西周的经典,产生的自己思想。

所以说,中国文化的根在《五经》;谁最早从《五经》那开辟它的源泉,去勾连它,把它所蕴含的精神资源与民众生活联系起来,是谁?是儒家。我们现也注释《诗经》《尚书》的工作,不过是沿着古代儒家的工作接着做而已。

《诗经》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底

我们看一个文学作品,比如看周代东西,是往后看还是往前看。我的看法,第一,首先要顺着根子的方向往后看,也就是追溯原始;第二,还得往前看,顺着苗子的长势往前看。《诗经》那个时代,在中国文化史上,先民正在脱离了文化的原始世界,在走向自己民族文化世界的创新。

《诗经》这部书,对我们中国读者来说,可能与西方学者对他的态度不太一样。我们对他情感深厚,因为他记录这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之根。就说中国人,你从哪去找中国人最早的表现?像葛兰言那样的研究态度,《诗经》的歌唱与全世界都一样啊!的确,人越是原始,全世界人越是都一个样,一开始我们都不穿衣服,茹毛饮血。但是,一进入到家国社会以后,一进入到文明的单独创作以后,会出现民族文化的鲜明的差异。

就《诗经》记录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精神而言,可以简单概括如下:一、它强调“家国之和”,二、强调“上下之和”,三、注重“男女之和”。这都显示我们这个文化的特殊性。好婚姻,诗篇赞美。比如说像周文王,诗篇告诉人们,周文王为什么圣贤?因为他有个好家庭背景,有好母亲的教养。《论语》中,孔子高足有若说:一个人在家孝悌,在外面就不会犯上,不好犯上,也就不会作乱。这说的是什么?好家庭产生好的社会成员。就是这个逻辑。

说起来,中国是个单线索社会,周代,是一个家族领袖率领本族群即其他追随者一起打天下,坐天下。西周建立后,又实施封建,一个诸侯,例如魯国,从陕西带了一两千人,到山东建一个国,如果不处处照顾自己带过来的这些人,不讲究上下和谐,怎么能在山东站住脚,怎么能以一个“国”(就是城郭)为依托,统御广大的乡野?只有照料好带来的基本民众,“国”就稳定,只有上下团结和谐,政权才能稳定。所以,上级的贵族要经常请下属吃饭、饮酒。当然还包括赏赐。

举一个例子,孔夫子生儿子时候,大概23岁,正为儿子起名犯难的时候,鲁昭公送了他一条鱼。孔子灵感来了,就叫儿子孔鲤,字伯鱼。中国古人讲上下和谐,这就是我们精神底盘。

另外《诗经》有大量唱给服劳役或者到前线打仗的人的篇章,例如打仗时候,要唱诗给将士,为什么?因为他为国家做出牺牲,所以我们必须向他表示敬意,必须向他的家庭,想那些苦守在家里期盼丈夫归来的闺中人致敬。这就是“家国和谐”。

《诗经》里边实际上如果完整一看精神线索,几条探索,始终在弹奏着,什么时候这几条线折了,这个时代完了。从整体上讲,它为什么是一部民族经典,难道就是因为它是记录了原始民歌吗?我们现代不少学者,喜欢用爱情观点去解释它,没那么简单!从江汉平原到燕山山脉,东到大海,西到陕甘,在这样一个广大地域上,把众多人群统一起来,建立一个伟大的王国,那时候的政治智慧,绝对不是简单的。

责任编辑 王海珍

猜你喜欢

儒家诗经论语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知命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巧用《诗经》解难题
茶道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