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辜胜阻 经世济民赤子心

2016-09-10王海珍

中华儿女 2016年12期
关键词:调研经济

王海珍

这几年来,辜胜阻一直在关注着实体经济,不断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建议、开药方,为巩固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鼓与呼

一袭工整的西装,发型一丝不苟,双目炯炯有神,走路稳健有力,这是出现在公众面前的辜胜阻,人们习惯称他为学者型官员。在他身上有诸多头衔……而人们最常用的称呼是经济学家。

辜胜阻是背靠理论、直面现实而最接地气的经济学家之一。“接地气”正源于他坚持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本色。几十年来,无论经济阴晴,辜胜阻始终保持高频率深入一线调研的工作习惯,亲自撰写调研报告,通过调查研究这一座桥梁,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认识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刻变革紧密结合,并不断升华为一份份参政议政提案、一本本学术巨著以及一条条施政方略。时至今日,辜胜阻依然坚定而热忱地走在基于实地调研的参政议政道路上,“察政观商,经世济民”。

行万里路,用脚步感受中国经济的温度

在辜胜阻的日程安排中,基层调研恐怕是最多的一项。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他明白,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的运行情况,应当从实际问题出发,寻求解决办法。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迥异,一个具体政策出台后在各地贯彻落实的程度也可能会大不相同,因此实地调研显得尤为重要。

几乎每年,他的脚步所到之处,有十多个省市区、几十个城市之多。不论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还是西北边陲,都有他的身影。有人说,他在用脚步感受中国经济的温度。

辜胜阻不是一个只埋首书斋、在资料中穷经皓首的经济学家。他愿意也擅长于步入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去感受、去触摸当下中国经济的跃动。仔细翻看他的调研路线,从南至北,由东到西,行程所至,几乎涵盖整个中国版图。他的调研方式,也不是仅仅坐在办公桌前听当地负责人的汇报,更多的是深入一线,去工厂、去市场、去声音最真实的地方,去感受经济生活的现场。但凡与他一起做过调研的人都会说,他的调研没有花架子、过场和形式,都是务实的考察和一针见血的问题。为了多跑多了解一些情况,他经常不惜体力劳顿,一日驱车奔波多地。

丰硕的调研成果背后,是辜胜阻长期不懈的努力。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国际化的视野、多岗位的历练、躬身实地的考察,详实一手资料的支持,使得他的诸多调研报告都成为国家决策的重要参考。辜胜阻更是清晰地知道,个人的研究,应该与民族的命运、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如是,个体的力量才能更好地汇入中国发展的历史洪流中。

依托大量调查研究和坚实的学术基础,辜胜阻曾多次参加中央高层的经济形势、五年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征求意见座谈会,针对经济热点问题与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2016年,他呈报的多项调研建议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一些建议被采纳。

建言献策,努力服务高层决策

1988年,辜胜阻从美国回国后,加入了密切联系经济界的民主党派——中国民主建国会。他最早的参政议政实践是在1991年三峡工程上马前,作为民建成员赴长江上游实地考察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1992年,全国“两会”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是讨论与表决兴建三峡工程的建议案。三峡工程对航运、发电和防洪等领域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带来环境保护、大量移民搬迁等问题,因此它从筹建的开始就伴随着一些争议。辜胜阻基于多次的调查研究,对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问题的重要性及治理战略进行了系统性的思考。他执笔起草了《民建中央关于治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建议》,明确提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问题存在极大的隐蔽性与破坏性、治理工程量大、所属区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严重、环境容量低、防治工作起步晚和任务重等特点,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建议,要根据受益情况多方筹集资金,努力增加长江上游重点防治水土流失的资金,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确保资金投入逐年增加;需要国家对长江上游重点防治区的水保专业队伍和网络建设采取特殊政策,实行区别对待,确保防治网络的健全;在重点防治区要坚持“两手抓”,在抓治理的同时,切实加强预防工作,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法律手段在水保工程中的作用;要采取各种利益诱导机制,广泛而持久地调动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水土保持工程,确保水保工程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建立不同类型的水土保持示范户、示范村、示范乡,用榜样的力量推进点面结合;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的多学科研究,实现治理水土流失与农业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建议呈报国务院后,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高度重视。

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辜胜阻在《总结东亚金融危机教训,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提案中提出,要适应民间借贷等自生金融形态由地下转向规范化的需要,发展真正的民营中小银行。他结合在美国访学及调研社区银行所了解到的情况指出,美国社区银行是稳定美国经济的基石和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微企业发展作用巨大。对于我国而言,让民间资本设立更多的民营银行有利于发挥民间资本在金融改革中的“鲶鱼”效应,构建竞争有效的多层次金融体系,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民间资本投资难“两难”问题,使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的“银行梦”近在眼前。看到《决定》后,他激动地说,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更多的民营银行,我们呼吁了15年,今年看到了积极进展。

2012年,由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全国工商联联名提交的《关于强本固基维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一号提案,这是全国政协史上第一次由多家党派团体共同合作提交的提案。辜胜阻负责该项提案调研和起草工作,他九去浙江,三次专程调研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沿地温州,先后调查过数百家实体型中小企业,获取了大量数据和直观感受。他指出,实体经济的增速下滑正逐步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潜在风险。大量企业家感叹道:实业真难做、做实业真苦、实体经济真危险。基于广泛调研与深入思考,为巩固实体经济基础,防范产业“空心化”风险,提案从拓宽融资渠道、营造良好市场环境、降低企業成本、规范民间金融、完善支持创新的制度体系等五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提案一出,即刻引起多方注意,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请发改委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研究,做出支持实体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方案。”

2014年以来,辜胜阻多次进行扶贫的实地调研。通过对湖南武陵山区贫困家庭的调研发现,因患先天性遗传病造成的贫困代际传递是当地贫困最为突出和严重的问题。根据这一现实情况,辜胜阻大声疾呼要“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他强调,扶贫工作重点要由过去单纯重物质资本开发建设转向更重人力资本投资开发,要高度重视贫困家庭人口优生优育和教育问题,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在张家口市调研中,当得知崇礼县依靠冰雪相关产业已经率先脱贫,辜胜阻建议,扶贫要通过产业发展,用市场手段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减贫。要避免过度依赖财政投入与社会救助的“输血”式被动扶贫,提高产业扶贫等“造血”式扶贫水平……在一系列、多区域的实地调研基础上,辜胜阻提出了系统具体的“十三五”扶贫工作思路,包括加大扶贫开发投入,整合各类扶贫资金;以教育发展和就业帮扶促进减贫脱贫,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健全扶贫信息服务平台,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完善扶贫瞄准机制;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改进贫困地区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疏通扶贫开发金融血脉,完善金融扶贫机制;构建并完善扶贫退出机制;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和教师、医护人员等人才的待遇等。正是基于这些大量详实的调研,他的真知和洞见往往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真正契合于中国发展的实际。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也将“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等作为“十三五”扶贫的具体要求和举措。

多年来,辜胜阻依托学术优势、立足调查研究、围绕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建言献策,提出的多条建议都被采纳。低调、务实、严谨是他一贯的风格。他将大量的精力投入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中,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的放矢、有理有据的解决方法。除每年“两会”中有分量的提案和建议,他还撰写大量学术分量很重的研究文章。

辜胜阻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改革与发展、城镇化与区域经济、中小微企业与民营经济、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金融改革等领域。丰富的调研和实践经历促使其一系列学术成果的形成和完善。仅在城镇化领域就出版了《城镇化转型的轨迹与路径》、《新型城镇化与经济转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等学术专著,形成了诸多与城镇化相关的理论成果。

在长期的城镇化问题研究中,辜胜阻一直力推 “城镇化”战略,主张以“城镇化”而非“城市化”理论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成为中国最早力推“城镇化”的专家之一。 “二元城镇化发展理论”是辜胜阻自上世纪80年代着手研究、90年代初期正式提出、后来又不断完善发展的一种城镇化理论。在“二元城镇化发展理论”等研究成果的指导下,辜胜阻提出了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城镇化推进战略,并为其参政议政、开展施政实践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邦济世,跨界谱写丰富人生

多年的海外研修、8年的地方政府工作、8年的国家立法机关工作、10多年的民主党派机关和全国工商联工作、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的大学教授生涯,使辜胜阻具有跨政界、学界、经济界的优势。回望过去,除了惊叹于他多年耕耘成就的累累硕果,更感叹于他丰富的人生履历。多年来,辜胜阻一直活跃在参政议政和学术研究的大舞台上,也许正是他这些不同的身份和经历,才形成了他兼具学术理论视野、国际视野、战略视野的鲜明特点,并最终实现了“政”“学”的互动与双赢。

辜胜阻出生于武汉黄陂,黄陂古文化源远流长,世代才人辈出。中学毕业后,虽然做过民办教师,但一直怀揣求知求学的理想。恢复高考制度第一年,他便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在武大求学期间,辜胜阻就跟随老师去农村调查研究人口问题,从此形成了勤于调查研究的习惯,也奠定了自己学术生涯的基础。1982年,他选择留校工作,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全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那段时期,他数十次与同事们背起书包,跋山涉水,深入到湖北省四十多个市县,以及大陆十多个省市,对各类家庭、学校、企业、机关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总计完成大中型社会调查项目三十多个、调查问卷五万多份。仅“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一个课题,问卷调研的计算机处理数据,摞起来有一尺多高。凭着这份勤奋和努力,他先后发表、出版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和重要论著,于1989年开始担任武汉大学教授,并在1992年破格担任博士生导师。

辜胜阻是改革开放后较早赴国外留学和研修的学者,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夏威夷大学东西方中心、日本东京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作访问学者。此外,还多次赴美国、法国、德国、印度、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做短期访问或参加国际会议。在海外的留学经历给辜胜阻产生了重要影响,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拓宽了他为学的思路,使他受益良多。回国主持武汉大学人口研究所工作后,经过与同仁的努力,他把研究从人口学扩展到应用社会经济学整个领域,并于1997年组建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并担任院长,先后主持承担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和部省级科研成果30多项。

1993年初,远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双边合作研究工作的辜胜阻,收到了一份被推选为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的电传。从那时起,他历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并先后9次以专家个人身份就自主创新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治理通货膨胀问题、就业问题、城市扶贫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素质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等登上全国政协大会和政协常委会讲坛发表政见。

辜胜阻是政学相长的学者型官员。1998年1月,他当选为武汉市副市长,后又出任湖北省副省长。“多学习,少应酬;多协商,少独谋;多调查,慎开口;多干事,少出头。”这是辜胜阻给自己制定的从政哲学。新的领导工作岗位,一方面对他提出了全新的考验,如何运用经济理论指导当地发展、如何实现学者与官员双重角色的磨合,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个课题;另一方面又为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社会实验室”,使他的研究能够更紧密地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自1998年从政以来,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每年都结合自己的分管工作,深入企业、城乡社区、學校、全国各类开发园区和海内外城市进行考察调研,亲自撰写调查报告。他在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及政府官员和学者区别时说,“作为学者,需要标新立异,不断创新;作为政府官员,需要求同存异,不断使政府的决策共识最大化”。

2005年,他离开湖北武汉,赴北京工作,之后他先后担任第九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第九届民建中央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届民建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为立法机关组成人员和党派负责人,北京的工作平台不仅为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使他能够依托学术研究成果更好地围绕国家社会经济热点建言立论。

2016年是辜胜阻大学执教第35年。他认为这三十五年来,自己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学术研究,形成了宏观经济与新兴产业、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创新经济学与金融创新四大研究板块;二是教学育人,先后培养研究生近百人;三是参政议政,依托学术研究成果,以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为平台,围绕国家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参政议政,提出百余项政策建议,许多政策建议被政府决策部门采纳,实现“政”“学”相长。他先后获评第三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从基层一线教育工作者、研究学者到出国留学,再至回国从政,任职武汉副市长、湖北省副省长,再至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和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他在各个角色中自如转换,并始终坚持“背靠理论、面向现实”,为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问题建言献策。多年来,辜胜阻在经济领域深耕之余,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到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因他深知,凡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注视并参与到中国当下的发展中,既有宏观视野,也不忘一点一滴具体行动。他目光所及,有国家宏观经济战略,有活跃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彼此经纬交织成一个复杂而生机勃勃的世界。他双脚所至,为的是更深入地了解他脚下的这片土地。他对于新事物了解的速度与包容的宽度,很多年轻人也自叹弗如。一颗赤子心,澎湃着家国情怀,如炬的目光始终在关注着当下,时刻与中国经济发展脉搏共振着,未有丝毫懈怠,保有着一位学者官员的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 余玮

多年来,辜胜阻在經济领域深耕之余,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到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因他深知,凡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注视并参与到中国当下的发展中,既有宏观视野,也不忘一点一滴具体行动。他目光所及,有国家宏观经济战略,有活跃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彼此经纬交织成一个复杂而生机勃勃的世界。他双脚所至,为的是更深入地了解他脚下的这片土地。

一颗赤子心,澎湃着家国情怀,如炬的目光始终在关注着当下,时刻与中国经济发展脉搏共振着,未有丝毫懈怠,保有着一位学者官员的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调研经济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中国经济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