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姚舜 话剧舞台演绎王荷波

2016-09-10张惠清

中华儿女 2016年19期
关键词:南京艺术学院革命红色

张惠清

“今天对红色革命精神的重温是非常必要的,它让记忆重新回到过去,让年轻的心有了又一次激荡和感动,这就是一种成长的洗礼”

昏暗的灯光,残破的泥墙,凶神恶煞的刽子手正挥舞着鞭子,对绑在行刑架上的主人公狠狠地抽打……这是今年6月29日在南京首演的红色体验剧《走近王荷波》中的一幕。这部由南京艺术学院大学生、浦口区顶山街道社区干部共同编创并出演的体验剧,通过扣人心弦的剧情以及出色的现场表演,引发现场数百名党员干部和社区群众的强烈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从编剧到主演,都是一群20来岁的年轻人。王荷波的扮演者姚舜1993年出生于扬州,是南京艺术学院2012级影视表演系学生,今年刚刚毕业。姚舜坦言,刚接到剧本的时候,他对王荷波这个历史人物并不是十分熟悉。为了演绎好这一英雄形象,他查阅了大量的王荷波生平资料,细细琢磨体会,慢慢对这一角色及其内在人格魅力有了深刻认识。

“每一次排演,内心都会深受感动和触动,对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来说,这也是一次心灵之旅,是一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过程。”姚舜说。

革命精神跨越时代

在建党95周年到来之际,南京市纪委监察局联合浦口区委、区政府共同推出《走近王荷波》体验剧,旨在引导全市党员干部重温建党初期那段血与火的红色记忆,从最早一批党的忠诚卫士身上汲取勇气和力量,自觉补足“精神之钙”。

6月中旬,一次偶然的机会,姚舜与《走进王荷波》产生了不解之缘。“之前王荷波的扮演者因临时有事不能出演,出于对红色文化的热爱,我接了这部剧。”由于之前没有演过这种历史人物题材的作品,姚舜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王荷波的生平资料,他所生存的时代背景。

王荷波1882年生于福州,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早年当过水手、工匠。192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王荷波40岁生日的时候,工友们自发地为他做了一个红匾,上写——“品重柱石”四个大字,真情称赞他的高尚品格和果敢担当。1927年10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王荷波在北京被军阀张作霖逮捕。11月11日深夜,王荷波被杀于北京安定门外箭楼西边。时年45岁。

“100年前,也就是1916年夏天,王荷波踏上了革命征程。他是一把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他留下的‘追求真理、坚定信仰、勇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品重柱石精神,给予我们鼓舞和激励。”姚舜说。

体验剧《走近王荷波》由三个篇章组成,第一篇是领导工人运动;第二篇是创建浦口党小组,王荷波同志当选为组长;第三篇中,王荷波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却坚贞不屈,用生命完美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以及对党的无限忠诚。

“在演最后一幕的时候,我们的舞台道具不是很充足,情景也没有那么完善,要演出王荷波在牢里受尽折磨,但还是坚定信仰,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这是最难的,也是最有意义的地方。”姚舜說。

他还记得剧中王荷波壮烈牺牲时对工友们说的最后一段话:“打倒反动政府,打倒一切反动势力,共产党万岁!我们中国一定能够过上当家作主的日子,你们要坚定你们一定能活着走出去,一定能把中国红色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只是我还放不下我的孩子们,希望你们出去以后带着我的孩子一起走上红色革命道路,让他们接受党的思想,让他们跟着党走!”

在“90后”姚舜的心中,虽然他与王荷波之间横跨了漫长的年代,但是他在舞台上,却在那一刻感受到了这位老一辈革命家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境,体会到了他强烈的革命情感。

“热爱红色文化是一种本能”

在姚舜看来,虽然年代不同,但这种革命情感其实在每一位年轻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从小到大,在我们受教育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接受红色文化的概念。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他说。在他的记忆中,学生时代,他每一年都要去革命烈士纪念馆,游走各地的时候,也会去当地的红色博物馆,当他成功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影视表演系,去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虽然《走进王荷波》是姚舜第一次出演红色体验剧,有关红色文化的作品他却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在涉猎。他认为,目前很多影视和话剧作品中都在传递着革命精神。很早之前,他专门去观看山西某剧团来南京出演的红色话剧《红旗渠》,包括书籍《历史的天空》《白鹿原》,电影《建国大业》《集结号》,电视剧《亮剑》……

姚舜说,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点在于红色。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红色文化像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底色,热爱红色文化是一种本能。”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如今的年轻人离那个时代已经非常久远,但姚舜认为,应该通过更多的宣传,让年轻人去重视它,践行它,传承它。

“在信仰有些缺失的年代,今天对红色革命精神的重温是非常必要的,它让记忆重新回到过去,让年轻的心有了又一次激荡和感动,这就是一种成长的洗礼。”姚舜说。

表演更加让你认清你自己

在学生时代,姚舜就积极参与一些宣传红色文化的活动。他曾经去小学校园中宣扬红色文化,在军营题材小品《我的班长我的班》中出演一个士兵。“这个小品主要讲部队里面的士兵和班长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来反映军人的光辉形象。当台下的小学生都认真地观看表演的时候,我觉得很有意义。”

表演,是姚舜从小的兴趣。早在初中时期,他就是学校话剧团的一份子。但当时他的理想是当一名相声演员。

“那个时候有个相声演员叫大兵,我特别喜欢他,每次他的相声我都非常认真的在看和学习。当时,我就立志成为相声演员,但是之后没有机会系统的学习,所以没有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姚舜说。

高中的时候,他还学习过播音,后来在一次机缘之下,他跟随一个老师学习表演,艺考的时候报了南京艺术学院,顺利进入影视表演专业,“终于学习了我喜爱的行业”。

在学习的过程中,姚舜对表演有着深刻的感悟。“以前觉得表演很风光,但真正接触之后,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表演的过程不只是将剧本的思想搬到舞台上,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思想和剧本的思想相互融合,共同展现出来,领悟能力很重要。表演会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看很多书籍和资料,表演让你更加认清你自己。”

平日里,姚舜是一个爱好运动的阳光大男孩,今年刚刚从学校毕业的他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找准自己的目标,乘风破浪,一往直前。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南京艺术学院革命红色
顾硕儒、江晓玲、李宏磊、程子瑞作品
白一路、葛上作品
钱姝妤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中国的出行革命
李朋、李文刚作品
追忆红色浪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