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文昌群众观及其现实启示

2016-09-10娄澜

党史文苑 2016年12期
关键词:楷模群众路线

娄澜

[摘 要] 谷文昌从踏入东山开始,他就与东山人民紧紧相连了。在他担任东山县委书记期间,甚至卸任之后都一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守着“手中的权力只给群众办事,心中的感情时刻牵挂群众,最大利益只给群众谋利”。这与胡锦涛同志指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何其相合。谷文昌是每一个共产党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学习楷模。学习谷文昌真心实意,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对于目前贯彻“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战略布局、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也可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牢固的群众基础。

[关键词] 谷文昌 群众路线 楷模

今年是“四有”书记谷文昌同志逝世35周年。每到清明之际,东山人民都“先祭谷公,再拜祖宗”,这一行为展示了东山人民发自内心深处对谷文昌这位老书记的爱戴和敬重。时代变化突飞猛进,但人民对谷文昌的怀念仍是一如既往。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不忘这位老干部,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1]p108。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写文章说他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人人可学可为”[2]p18。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说他“生命有涯而精神不死”[3]。他是每一个共产党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学习楷模。

“对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对党和人民全心奉献”这种高尚品质,似乎在革命战争年代体现较多,但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这种品质依旧熠熠生辉,谷文昌就是这样,他被人民群众深沉地爱着,就是因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心念念的只有广大人民群众。

一、谷文昌群众观的内涵实质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4]p128针对19世纪40年代的“英雄主义”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历史的发展取决于“行动着的群众”[5]p287。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所以,我们必须要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坚持群众观毫不动摇。

谷文昌能在人民心中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就是因为他把群众观落到实处,手中权力只给群众办事,心中感情时刻牵挂群众,最大利益只给群众谋划,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坚定为民之心。

(一)手中权力只给群众办事。人们常说谷文昌“时刻想着群众而忘了自己”[6]p30。一名妇女有天找到谷文昌,诉说自己丈夫在外工作无暇顾家,她恳请谷文昌书记把丈夫调回东山工作。谷文昌在调查之后,立刻就把相关情况反映到上级部门,很快,她的丈夫就被调回东山县,家人团聚。但是,他绝不“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和家人绝不谋取私利。他对自己和家人要求十分严格,和群众吃一样的饭、干部家属不能特殊化、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水等等,这些都是他要求自己以及家人必须做到的。

(二)心中感情时刻牵挂群众。“一项德政,十万民心”,这是针对谷文昌把当时被国民党抓壮丁的家庭中人员的称谓从“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这一举措的大力赞扬和歌颂。1949年国民党战败撤退至东山县时,在东山抓走一大批壮丁,造成户主不在、妻离子散甚至是永远诀别的惨痛局面,留下许多孤儿寡母,致使东山县随处都被冠以“寡妇村”的名号。但是,在他们家庭悲惨的状况下,这些留下的人还要被称为“敌伪家属”,和别的家庭进行区别对待,本身就很困难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谷文昌面对这个“敌伪家属”的问题,认为不能让群众受这么大的双重苦难。他不惧政治风险,坚持将“敌伪家属”的称谓改成“兵灾家属”,在政治上不歧视,在经济上一律平等对待,并且还救济困难家庭。这一称谓的改变,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是得到的反响却有天壤之别。在之后国民党军实施反攻中,东山毫无疑问地赢得了战争,有人说“东山之胜,胜在民心”[7]。其实这也是谷文昌应得的。谷文昌心心念念的都是老百姓,俗话说“人心换人心”,他是拿自己的心赢得了老百姓拥护的心。

(三)最大利益只给群众谋划。东山处于沿海地带,今天世人看到的是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富饶的生态海岛,但是当年谷文昌书记刚到那里的时候却是另一番景象。根据《东山县志》记载,一年里六级以上的大风有150多天之久,海岸线绵延数十公里,覆盖的全是沙滩。现在的北京因为雾霾太严重而看不到绿色,当时的东山却是因为沙尘太严重看不到植被。土地是有,可是不能长粮食,百姓也就没办法吃饱。谷文昌面对这种状况,下定决心要治沙。哪有那么容易呀。历经五年的找风口、建拦沙坝,却被为期半个月的十几级大风摧毁;撒草籽、加固拦沙堤,海风一来,又是毁于一旦;种植被阻拦飞沙,小树泛绿了,大风一肆虐,树苗又成枯草。不过,数年治沙的失败并没有摧毁谷文昌的决心,他发誓:“如果不治好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当他发现一种叫做“木麻黄”的树可以在沙地里成活的时候,立刻带着人们投入到木麻黄的种植中去。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8]p391之后为期一个月的倒春寒,几乎冻死了所有的木麻黄树苗,仅仅成活了九株。谷文昌相信:“能活九株,就一定能活九千株、九万株!”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东山从寸草不生的沙漠之岛变成了今天的绿色海岛。人民种植树木,树木保护土地,土地生产粮食,粮食喂养人民,这一生态循环给东山人民带来了莫大的财富和利益。谷文昌接着又带领人民群众建海堤、造水库,帮人民解决淡水饮用问题。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他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信仰。

二、谷文昌群众观的现实启示

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谷文昌当年的实践与数十年后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要求何其相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管是在革命战争环境中,还是在新中国和平建设年代,乃至当前深化改革新时期,我们都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毫不动摇,都要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9]“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朝气蓬勃地带领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10]学习谷文昌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对于目前贯彻“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战略布局、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可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牢固的群众基础。

(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11]中国共产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是因为得到了民心。谷文昌其实是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是代表我们党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民对他的热爱也就是对党的热爱。习近平总书记说:“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12]p6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3]p131谷文昌心心念念的全是人民群众,想要给人民带去福祉,但如果只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实现不了东山县的繁荣和进步的。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历史也是一个整体,就一个“个人”来说,他的力量太微弱,而要改造社会需要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习总书记也说,“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11]。谷文昌的治沙、建海堤、造水库等等一系列事迹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对他的支持和帮助,他不依靠群众也实现不了他的心愿。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4]p104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离不开人民群众。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来自于群众,这是我们的“本”,做人不能忘本,所以我们每一名党员、每一位干部都要从内心把自己和群众紧密联系起来,把自己扎根于群众之中,做到心中有群众。这就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把身子沉下去,把架子放下来,把内心静下来,深入人民群众之中,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注意落实解决,把这种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向谷文昌学习“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5]p41只要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不管是容易的小事还是要面临很大的困难,都要去做;而对于人民群众不利,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党的名声的事,哪怕再微小也不能做。

目前,很多党员干部工作仅仅局限于办公室,古代皇帝还要微服私访以了解大众疾苦,现在的党员干部更要接近群众,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将群众分散的不成系统的意见聚集起来,经过研究化为清晰的有系统的意见,又回到群众中进行宣传解释,化为人民群众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付诸行动,最后得到实践的检验。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形成理性认识,使人民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之中,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集中广大人民的智慧,依靠广大人民的力量,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保证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

(三)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关于群众路线,习近平发表过一系列的讲话。“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12]p16“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朝气蓬勃地带领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10]

向谷文昌同志学习,同他一样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自觉提高个人的党性修养,时刻做到心中有党;自觉强化个人的宗旨观念,时刻做到心中有民;自觉认识个人的使命意识,时刻做到心中有责;自觉贯彻廉洁理念,时刻做到心中有戒。树立正确的观念,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的教育、稳定的工作、健康的食品、可靠的社会保障、安全的生活环境等等,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战略布局,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牢固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刘云山.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典型引领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J].党建,2015(7).

[3]尤权.谷文昌,生命有涯而精神不死[N].人民日报,2015-04-15.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史怀宝.党的好干部谷文昌[J].人民公仆,2015(6).

[7]吴焰,赵鹏,孔祥武.人生一粒种 漫山木麻黄——谷文昌的生前事身后名[N].人民日报,2015-04-07.

[8]四书·孟子·告子章句下[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9]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2013-07-26.

[10]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N].人民日报,2012-11-20.

[1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

[12]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5]刘敏等编著.三国志精华注释评(蜀吴卷)[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陈 洪

猜你喜欢

楷模群众路线
时代楷模
认识当代英雄楷模
完美楷模
坚持群众路线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王道”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时代楷模】
爱国奉献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