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6-09-08王香菊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儿科案例教学法

王香菊(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王香菊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8个班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学生单元测试、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实验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发挥学习主动性,提高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结论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对儿科护理教学有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法;儿科护理;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现场,学习教材,分析、研究案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真实性、启发性、主动性、新颖性等特征,并且成功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儿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长期以来,我国护理教学以讲授法为主,由于所学疾病繁多,课时有限,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导致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为使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笔者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把学生带入临床情景,取得了较好效果。

1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过程

1.1典型案例的收集

收集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根据儿科护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要求,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收集有代表性、经典的案例。如新生儿黄疸、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腹泻、小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儿热性惊厥、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常见病的典型案例。收集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及导向性。

1.2案例的设计

设计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设计要突出教学重、难点,内容精炼,紧扣教学大纲,具有典型性,能够反映教师的授课意图。课上教师可围绕一个案例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另外,还要考虑学情,因为不同基础的学生对问题的领悟能力不同,所以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

1.3案例的运用

1.3.1课前设疑 教师在上新课前把案例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预习新课,并查阅相关资料。

1.3.2案例导入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时机导入案例。重点介绍案例的疑点、难点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3.3案例讨论可采取分组讨论,也可采取分班级讨论;可就整个案例进行讨论,也可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解答,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1.3.4案例评价 案例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和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总结,抓住关键问题,鼓励学生补充纠正,师生共同找出解决方法。

1.3.5案例小结 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堂激烈讨论,学生获得了很多感性认识。课后要求学生根据讨论结果,结合课本理论知识,以实验报告形式写出小结。以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2.1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10—17班的学生。其中,11—14班共204人为实验组,10、15、16、17班共204人为对照组。以上各班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两组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入校后其他学科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方法

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于授课前两天将案例发给学生,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基本过程为:案例导入→教师精讲→案例讨论→案例评价→案例小结。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为例,教师于课前设置案例:患儿,4个月,冬季出生,人工喂养,因近日夜啼、睡眠不安、头部多汗就诊。查体:可见头部有枕秃,无明显骨折改变。请学生思考其夜啼、睡眠不安、头部多汗以及出现枕秃的原因。这样以问题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精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概念、病因和临床特点,结合案例,请学生回答该患儿患有什么病?属于哪一期?为什么会患该病?如何治疗?同时提出护理诊断,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在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进行总结,包括讨论情况、学生发言情况和对案例的分析情况等,并将案例进一步引申,与相关理论知识相结合,归纳重点内容。课后由学生通过实验报告进行小结。

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即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将规定的内容逐一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和简答题。两组该部分内容教学均为两学时。

2.3结果

(1)课程结束一周后对两组分别进行单元测验,考题完全相同,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病例讨论题等,对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小儿营养障碍性疾病单元测试结果见表1。

经χ2检验,两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2)两组该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均呈正态分布,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小儿营养障碍性疾病单元测试结果比较[n(%)]

表2 两组期末考试结果比较[n(%)]

表2显示,两组期末成绩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3)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有关案例教学的问卷调查,在收回的204份问卷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见表3)。

表3 实验组对案例教学法效果的评价(n)

3 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3.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性的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案例引入课堂,让每位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使抽象、乏味的学习变成了积极寻求新知识,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3.2增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在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被动地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且记忆不深刻。实践表明,学生越是觉得重要的、感兴趣的知识,越容易记住,而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印象。

3.3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案例教学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间讨论,教师启发引导,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

3.4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病史采集,学生与患儿及其家长交谈,掌握语言交流技巧;按步骤查体,提高动手能力。

3.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

教师课前充分准备,查阅书籍和临床资料,精心挑选或编写有讨论价值的病案,有利于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借鉴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其课堂驾驭能力,拓宽其知识面,使其熟悉当前学科发展新动向。

总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灵活的教学模式,不仅能缩短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距离,还能将学生带入临床情境,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培养现代儿科护理人才的有效手段。

G424.1

B

1671-1246(2016)15-0038-02

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内容与临床护理措施对接性研究”(WJLX2014109)

猜你喜欢

儿科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