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机遇与挑战

2016-09-05陈亮季晓芳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南通市南通驱动

陈亮,季晓芳



【区域经济研究】

上海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机遇与挑战

陈亮,季晓芳

(南通职业大学经管学院,江苏南通226000)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对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具有优势与劣势,上海自贸区建设有利于南通进行制度和理念创新,其溢出效应对南通的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使得南通与周边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造成南通地区技术人才流失。为此,要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培育创新人才、营造创新文化环境,积极应对挑战。

上海自贸区;创新驱动;南通;SWOT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未来的发展不能靠传统的劳动力和资源能源驱动,而是要靠科技创新驱动。南通今后的经济发展也要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经济新常态下南通经济发展、凸显其在长江经济带中战略作用的必然要求。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本身就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创新,其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如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等。南通在地理位置与上海自贸区毗邻,受自贸区的辐射影响,自贸区的创新举措对于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然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自贸区影响下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机遇挑战是非常有意义并且十分必要的。

一、南通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SWOT分析

(一)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优势

1.实施创新驱动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备

南通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水运方面,经过多年发展,南通港已经形成了沿海港群3个港区、沿江港群9个港区、内河航道通江入海、达港连城的“三纵四横”格局。铁路方面近年来也是发展迅速,由原先的地无寸铁到如今建成以新长铁路、宁启铁路、沪通铁路和海洋铁路为主体构成的“两纵两横”干线铁路网络,预计到2015年末,南通的铁路运营里程可以达到360公里以上。公路方面,南通市已经完成了全区域覆盖的空间布局,普通国道全面连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边境口岸、交通枢纽等关键结点。高速公路形成了“三纵三横三联”的干线网络,总里程达到了580公里。航空运输方面,南通机场已经建设成为国内中型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D,兼顾E类。管道运输方面则是逐步建成了以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为主的运输体系。全年海陆空三种交通方式货邮吞吐量18094.3万吨,三种交通方式旅客吞吐量10346.6万人次。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潜心发展,南通已经初步形成了海、陆、空、管道运输齐备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成为了长江北翼的交通枢纽。此外,截止到2014年底,南通全市还拥有固定电话用户232.1万户,互联网用户789.2万户。完备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为南通地区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商贸物流等领域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截止2014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63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948项;新建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中心30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1家[1]。行业领军企业研发活动活跃,江苏罗化新材料、百博丝纳米、桑夏太阳能等企业参加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以“高科技产业与创新”为主题的2015年中国年会;江海电容器等9家企业参加“南通新型动力电池技术论坛暨对接洽谈会”;2015年农业科技合作对接洽谈会上,8家企业分别与南京农业大学、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等8家高校院所进行了农业科技合作项目签约。江苏鑫缘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成为了2015年度江苏省创新示范企业,入选首届江苏省自主工业品牌50强,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同行业先进行列。

3.南通市的科技实力不断提升

2014年全年,南通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45%,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全年有1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及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1]。2015年上半年,南通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965.66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9.98%,总量和占比均列全省第三(见表1),仅比排名第二的无锡低0.1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14.7%,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4.18%。南通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在科技部火炬中心针对全国114个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115家单位进行的评比中位列综合排名全国第60名,在省内仅次于苏南的昆山、江阴和武进三个高新区,超过部分苏南高新区,在苏中苏北排名第一。

表1 2015年上半年江苏各市高新技术产值一览表

4.科技创新服务不断完善

2014年,南通新建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8家,企业院士工作站3家。至2014年末,全市共建成科技孵化器61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22家。2015年1至6月份,南通市专利申请量16191件,同比增长41.98%[1];专利授权量8222件,同比增长84.94%,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列全省第四;全市有效发明专利949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01件,同比增长66.90%,增幅全省第一。在2015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4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考核结果中,南通市位列全国41个示范城市第2名,地级市第1名。

5.企业自主创新地位初步确立

南通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南通目前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94.9%,充分表明了南通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力。同时,国际上的研究表明,当R&D(科学研究与实验)的投入占到GDP的比例大于2%的时候,技术创新的类型就将由技术改进为主转变为技术创新为主,此时企业的自主创新地位就能够确立。2014年南通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45%,已经超过2%这一指标分界线,因此南通企业自主创新地位已经初步确立。

(二)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劣势

1.产业结构尚不合理,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还较弱

从近五年南通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来看,南通市的第一、二产业比例逐年下降,第三产业比例逐年上升,显示出明显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势头,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二产业比例仍然较高,第三产业比例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见表2),产业结构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南通高新区虽然在科技部评比中位列全国第60名,在2013年新升级的9家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一,但是在分项指标“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能力”这一项中只排在第65位,反映出南通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还较弱。

表2 近五年南通市三次产业比例

2.科技创新人才储备不足

2014年南通市常住人口达到729.8万人,从业人员462万,其中第一产业占22%,第二产业占46.8%,第三产业占31.2%,常住人口中高中以上学历(含中专)只占22.5%,人力资源结构不平衡。全市拥有8所大专院校,在校生8.74万人,但是本科院校只有两所,其中只有南通大学具备研究生教育能力,且只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本科院校高学历科研人员培养能力较弱导致了南通市科技创新人才的储备不足,对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科技投入体系不完善

根据调查,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虽然与地区的科技投入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缺乏科技投入,地区的创新能力必然不强。一般来说,科技投入包括三个方面的投入,即财政投入、企业投入和社会投入[2]。尽管南通市财政科技投入总体规模处于全省上游,但是在江苏连续六年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第一的背景下,这一数字其实并不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虽然研发部门建有率较高,但是企业用于研发支出的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并不高,获得金融机构科技贷款的额度也较低,表明政府与企业的科技投入对社会资金的引领作用并不强,未能实现财政、企业、社会投入三条腿平衡走路。

(三)上海自贸区对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带来的机遇

1.自贸区建设为南通带来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在我国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其主要职责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贸易、投资、金融和监管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而为全国的改革破局带来示范效应[3]。南通市地处长江入海口“T”字型北岸,与上海市隔江相望,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接受上海辐射较为便捷。近年来,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的相继通车使得南通成功进入上海1小时经济圈内,而沪通铁路桥的建成将使南通与上海之间的同城效应更加明显。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得南通能够更好地接受上海自贸区的辐射。自贸区的所有政策虽然不可能都延伸到南通来,但其先进的创新理念、管理经验和制度创新成果是能够被南通吸收借鉴的,南通应积极学习自贸区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建设成果,指导自身创新实践,进而分享自贸区政策红利。

2.产业梯度转移为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外部机遇和内生动力

上海自贸区建设两年多来,虽然经历了一次扩区,但自贸区的空间布局有限,其建设发展必然会进一步推动上海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等有形要素的成本大幅度地上升,对要素依赖较为严重的制造型企业造成较大冲击,从而倒逼上海的制造业向周边地区溢出[3]。南通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优先承接上海先进制造业的产业梯度转移,从而提高南通制造业的技术含量,进而引发南通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变南通制造为南通智造。因此自贸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为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外部机遇。同时,随着上海先进制造业外溢并落户南通,必然会对南通本土的制造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为谋求生存发展,南通本土制造企业也必然会改革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实力,这又为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内生动力。

(四)上海自贸区对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带来的挑战

1.城际间竞争将日趋激烈

上海地处长三角地区,区域内各城市经济发展活跃,自贸区的建设必然会对这些城市带来不同程度的辐射作用。为能够接受更多的自贸区溢出效应,上海周边城市之间必然会各显神通,多方博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力求分享更多自贸区红利,从而导致地区间的竞争加剧。南通市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自身区域条件优越,但是与同处长三角地区的苏州、无锡及浙江的宁波等城市相比优势并不明显,经济底蕴也稍显不足,这对于南通接受自贸区辐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不利的。

2.自贸区虹吸效应的不利影响

科技创新归根到底还是科技人才的比拼,高端科技企业和人才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上海自身发达的现代服务产业和高效的政府公关服务,上海自贸区对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实施全面自由化,不征收关税,不进行配额限制,放松外汇管制,试点人民币跨境结算,自贸区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势必对周边地区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吸引这些企业将进出口商品运输到自贸区内的全球商品分拨中心进行统筹分配。这样必然会使周边地区的金融服务业、跨国公司总部等更多地向自贸区聚集,一些高素质人才也会从长三角周边地区向上海靠拢,形成自贸区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从而使包括南通在内的自贸区周边地区的高端技术人才流失,这对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极为不利的。

二、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对策

(一)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制度创新

在中国,政府往往是创新的发起者,政府在创新方面发挥合理作用,有利于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加快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促进区域创新经济的发展。政府与市场之间要发挥各自的优势,要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方面要发挥政府自身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要让市场充分发挥其作用。南通市政府在应对上海自贸区在实施创新驱动方面的机遇与挑战时候,要充分发展政府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在制度创新尤其是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做好全面对接的准备工作。南通要积极调研自贸区在贸易、金融、投资等方面实行的自由化措施,学习自贸区在法律税收方面的改革措施,论证自贸区政策在本市实施的可行性,对于自贸区实行的一些创新举措,能够直接借鉴的,要大胆跟上。例如,上海自贸区在投资监管方面,将原来的行政审批制度简化成备案制度,在这方面南通完全可以拿来主义,在综保区、滨海园区等区域直接推广实施该项政策措施,使南通在规划、理念、制度、管理等方面更加贴近自贸区,进而形成能够与自贸区发展配套协调的产业基础。

(二)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营造创新环境

上海自贸区的设计与建设是按照国际理念,遵循国际惯例来的,而南通在过去的开放过程中缺少的恰恰是这份国际化的开放建设理念。因此南通首先要从理念上进行创新,要近距离观察学习自贸区的建设理念和运作模式,转变自身发展思路,开阔眼界,大胆创新,树立自身国际化发展的理念与目标;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抓住有利时机,主动调整产业布局,制定与承接自贸区溢出产业相配套的产业发展规划,设计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路线图,积极引导上海的溢出产业向南通转移落户;同时指导本地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因承接产业转移给本地产业带来的冲击;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现有政策,建立适合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营造南通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主动应对虹吸效应,积极培育创新人才

南通市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储备是关键,一方面要应对自贸区的虹吸效应,留住现有的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挖掘地区潜力,积极培育创新人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南通抓住有利机遇,充分发展自身经济实力,从2003年开始至2009年的7年间,南通的经济增速一直在长三角15城中排名第一。但是随着苏通大桥的通车,南通经济的增速迅速放缓,连续3年在长三角地区排名末位,根本原因在于苏南苏北过江通道畅通后,南通没有能够抵挡住上海、苏州等苏南地区的虹吸效应,部分优质人才和产业流失,导致经济增速下滑。自贸区的成立对全国范围内的高端技术人才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吸引他们齐聚上海寻求发展机遇。然而自贸区的容纳能力有限,无法吸纳所有人才,必然会造成人才的溢出。而苏南、浙江等长三角南部城市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人员竞争激烈,人才容量也趋饱和,发展空间有限;而南通地区的人才竞争则相对平缓,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南通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建立开放式多层次的人才引进机制,出台各种鼓励和吸引人才的政策制度,主动宣传自身优势,广纳贤才,在自贸区周边形成人才的二次聚集,为对接自贸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好基础[3]。其次是要从自身出发,积极培育创新人才。在保护现有人才不流失的前提下,南通还应该从自身内部着手,挖掘潜力,有计划地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本土创新型人才队伍。一是要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南通有着雄厚的基础教育实力,要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为未来的人才储备打好基础;同时要积极发挥职业教育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建立与自身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南通市已经被确定为我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南通职业大学被批准成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南通市政府要抓住这一职业教育创新举措落户南通的发展机遇,集中优势资源,打造职业教育新高地。二是坚持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南通市要依托南通大学现有的硕士、博士点及相关企业的科研机构,引导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打造跨学科、跨领域、多层次的创新型科研团队。围绕地方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凝练学科方向,重点支持由院士、博士为主体的科研团队参与南通市的科技创新活动,支持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均较为合理的科研团队,鼓励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有针对性地优化人才资源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梯队,形成人才团队效应。

(四)明确自身定位,创新发展优势产业,错位竞争

在长三角经济区15个城市中,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城市规模和知名度来看,南通的排名都在中游偏下的位置,在长三角城市之间的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因此,要想在区域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接受自贸区辐射、分享自贸区红利方面占得主动,南通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在最新出台的江苏对接一带一路方案中,南通被定位为长三角北翼交通枢纽城市,这一地位有利于南通认清自身发展优势,调整产业发展目标,培育优势产业。南通滨江临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是江苏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江港和海港的城市,南通港作为上海港北翼组合港,无论在海运还是内河运输方面都能对上海港起到有力的补充作用;与长江南岸的公路运输线路也随着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的建成全面打通;铁路运输发展日新月异,2015年底南通站将开通动车,而沪通铁路桥的建设也将结束南通与江南无铁路互通的尴尬局面;航空运输方面,南通机场作为全省最早使用的民用机场,今年已经建设成为国家一类航空开放口岸,并且基本确定为上海除虹桥、浦东外的第三机场。南通应该明确城市的功能定位,积极响应省政府的政策方针,大力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物流行业大胆推行改革创新,积极发展物流中心、采购中心等高端服务业,重点承接和引进上海自贸区仓储物流、金融外包等产业的转移,增强物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4],从而与长三角南部城市形成优势产业错位互补,在区域城市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求发展。

(五)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科技中介组织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目的在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需要在创新体系中确定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创新机制中的主体作用,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找寻市场需求,确定创新突破点,提高创新效率。虽然从全社会投入的指标来看,南通的企业已经初步确立了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但是创新能力还较弱。因此,要增强企业创新自主能力,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领导作用。要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政府科技创新项目必须由设有同级或以上的科研机构的企业才能承担。引导企业增强科研创新意识,支持企业建设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将技术创新过程向产业链前端延伸。二是鼓励研发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与本地高校合作,协同创新。

对于自身规模较小,研发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政府要牵头联系,加大其与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形成两者之间长期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以获取创新资源。除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外,南通市还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组织并积极发挥作用。科技中介组织不仅能够促进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加快知识技术的流通速度,还能够在各类创新主体之间发挥催化剂和黏合剂的作用,可以通过其自身职能来搜索、评价和传播相关技术,从而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六)完善多层次科技投入体系

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财政金融的支持,但是企业自身资金有限,单纯依靠政府资金扶持也是僧多粥少的局面,而金融资本因其自身逐利的特性很少会投资处于技术创新阶段、盈利前景不确定的企业。因此,缺少资金往往限制了企业自主创新。要破解融资难的困局,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引导,一方面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行融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另一方面要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进行直接干预,采取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等方法,为成长空间大,技术含量高的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推进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全面合作,弥补中小型科技企业资金少的短板。三是建立风险投资评估体系,政府资金与民间资本合作,由专门的风险投资机构对资金的使用进行评估和管理,引导民间资本向科技企业融资。这样三管齐下,建立并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系,才能保障创新驱动战略的顺利实施。

(七)营造万众创新的文化环境

中国的传统教育使得人们在对科学知识和技术有着强烈尊重的同时,也让人们对于科研工作有着一丝敬畏,总感觉科技创新是科学家的事情,普通人难以参与,这对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其实是不利的。政府应当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合作共赢的创新价值观,促进公众与科技创新工作者的交流,加强公众对科技工作的理解,提高社会的科技意识,鼓励大众参与技术改革与创新,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努力营造万众创新的文化环境,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奠定文化基础。

[1]南通市统计局.南通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2]李小妹.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3):25-30.

[3]陈亮,季晓芳.上海自贸区对南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33-36.

[4]陈亮,季晓芳.上海自贸区对南通物流业发展影响的SWOT分析[J].物流技术,2015(8):100-104.

[5]张春博,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创新驱动研究评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5):152-160.

[6]陈建武,张向前.我国“十三五”期间科技人才创新驱动保障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5):138-144.

[7]徐恬恬.创新驱动对优化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4):36-37.

(编辑:张雪梅)

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Nantong City's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CHEN Liang,JI Xiao-f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tong Vocational University,Nantong,226000,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has brought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Nantong City's development as far as its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is concerned.While implementing this strategy,Nantong City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benefits Nantong in the aspectof system innovation and renewal of ideas,and also in the aspectof the spillover effect,which will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city's industrial structures.On the other hand,the construction will intensif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Nantong and the other cities nearby,and cause outflow of technological professionals.Tomeet the challenges,Nantong should actively tie itself in with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train innovative professionals,and create innovative cultural environments.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Nantong City;SWOT

F 207

A

1671-4806(2016)02-0042-06

2015-11-11

2014年南通职业大学校级科研课题(1407201);2015年南通市重点热点难点课题

陈亮(1981—),男,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对外贸易;季晓芳(1980—),女,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对外贸易。

猜你喜欢

南通市南通驱动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
非遗南通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南通职业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