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高校教职工健康现状与健康促进策略研究
——以吕梁学院为例

2016-09-02郭艳花赵永军

四川体育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吕梁教职工学院

郭艳花,王 瑞,赵永军,陈 平



转型期高校教职工健康现状与健康促进策略研究
——以吕梁学院为例

郭艳花,王瑞,赵永军,陈平

为促进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建设一支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的教职工队伍,以不断应对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确保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本文在吕梁学院教职工2013-2014体检结果的基础上,对吕梁学院教职工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分析影响教职工健康的主要因素,旨在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引起高校教职工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引起高校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注。共同促进教职工身体健康,使其拥有良好的身体状态,为高校教育事业和吕梁学院的发展提供保障。

转型期;高校;教职工;健康现状

教职工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而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众多研究表明[1-3],高校教师健康状况日趋下降,不容乐观。为促进教职工健康发展,保证教职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教学工作的正常的运行,对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研究刻不容缓。

吕梁学院是一所新升格的省属地方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十二五”时期,学校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事业快速转型、科学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学校大力实施“四三二一”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以“四大板块、八个项目”。在总体部署与发展战略的要求下,学校不断更新办学观念,转变思路,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与规模。根据学校快速转型发展的现阶段要求,教职工要不断自我更新知识,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目前吕梁学院大多教职工工作、教学地点在新校区,而居住在旧校区,两校区相距较远,教职工日常工作需往返于两地,对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教职工而言又增加其身体上的负担。本文通过数据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教职工目前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健康的主要因素,期望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引起高校教职工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引起校相关部门及领导的重视,为快速、稳步发展的吕梁学院和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筑就基石。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吕梁学院全体教职工626人,其中男265人,女361人。21-30岁169人;31-40岁,178人;41-50岁,205人;51-60岁,74人;数据来源于吕梁凤凰健康体检部。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查找与本此研究相关论文,查找相关研究方法,查阅国内近5年来内高校教职工健康相关网络资料、阅读相关文章与书籍。

1.2.2数据统计法应用Excel软件对吕梁凤凰健康体检部提供的体检数据与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

1.2.3问卷调查法根据吕梁学院教职工自身健康现状,健康意识,健身行为等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在完成效度检验后选取不同年龄段教职工随机抽样发放于16个系。问卷发放共450份,回收438份,有效问卷411份,回收率97.3%,有效率93.8%。

2 吕梁学院教职工健康现状

2.1主要疾病检出情况

2013-2014年吕梁学院626名受检教职工中,共检出病种158种,检出率较高的病种有20多种。表1体检数据统计显示: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在前6位的主要是屈光不正、超重、甘油三酯偏高、骨量减少、脂肪肝,谷丙转氨酶偏高,男性患病或指标异常情况明显高于女性。女性教职工检出异常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尿白细胞高、超重、双侧乳腺轻度增生、甘油三酯偏高、宫颈肥大(见表2)。除视力问题外,男性教职工检出异常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超重、甘油三酯偏高、脂肪肝、骨量减少、谷丙转氨酶偏高(见表3)。

表1 各疾病检出情况及百分比(%)

表2 女教职工疾病检出数量最高的种异常结果

表3 男教职工疾病检出数量最高10种异常结果

表4 导致压力原因

3 影响教职工健康状况主要因素

3.1工作压力

在进行移动路线的选择时(表2),国内多集中于直线、小弧线、极地端点完成,国外则比较均衡,国内运动员在极地端点完成的大多是身体难度。从运动员在场地使用的区域范围来看,国外运动员热衷于利用大弧线以及曲线进行展示,将成套动作的艺术性作为重中之重,而最具艺术代表性的带操国外平均运用4.25次,国内平均每套仅有1.25次,仅仅是为了完成难度动作而选择单一的直线形路线,移动方向以向前、向后、左右简单的移动为主,对于变化多样的移动较少,这不仅影响了单个组合的多变形式,而且致使个人成套动作的独特魅力无法尽情展现。

吕梁学院现阶段正处于快速转型发展时期,学科建设尚处于完善阶段。在调查问卷中显示(见表4),84%的教职工觉得当前吕梁学院转型后课改对教职工的业务能力要求很高,79.5%的教职工觉得教学工作量度大,工作时间过长,76%的教职工觉得学校的管理和评价体制压力大,65.5%的教职工觉得缺乏缓解压力的有效渠道。吕梁学院教职工的压力来源主要包括下4个方面:

(1)处于转型期的吕梁学院与各地方高校之间竞争激烈,要想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学校只有不断的创新,而创新的主体是教职工,因此在各方面对教职工的要求日益严格,需要教职工在各个领域寻找新的突破点以不断加强自身教研能力,从而实现本校发展竞争的新突破。(2)绩效职称等指标体制也是增加教师压力的重要因素。学校发展对教师提出多方面要求,不但要教师在教学上出成果,还需要教职工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学校把教职工发表的论文数量篇章、档次高低及承担课题情况等与教职工的工资收入、职称等结合在一起,制定严格的量化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加重了教职工心理压力负担,使得教职工不仅要在正常工作时间完成日常教学工作,还必须利用晚上、假期等闲暇时间来争取到更多的个人学术成果。(3)除教学和科研任务之外,还有一些教职工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务。不仅要完成行政使命,还要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舆论、群众对高校教职工的期望与尊崇,对教职工来讲又是很大的压力。(4)教职工还要面临升职,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等负担,还要考虑家庭居住条件、家庭琐事的处理及与邻里之间的关系,导致教职工压力过大、过多,损害身体健康。

3.2自身保健意识

调查中每周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教职工有69%,想锻炼没时间的占39%(表5),感觉身体好不锻炼的占16%。在个人行为习惯的调查中发现(表6),39%的教职工睡眠不足经常熬夜,访问得知大多数教师在11点以后睡觉;感觉不舒服会才看医生,不重视自我健康,小病不注意大病拖延有43.3%,30%左右男教职工有吸烟史。调查发现吕梁学院教职工中多数教职工对自身健康及体质状况不了解,尤其是中青年教职工自认为身体状况良好,年轻不会生大病,思想上麻痹大意是导致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健康意识淡薄,没有延续健康、储备健康的理念。

表5 不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调查

表6 个人行为习惯调查

3.3体育锻炼

吕梁学院刚搬迁新校区,教职工住房还未得到完善解决,教职工每天需奔波于市里与郊区,对教学任务繁重的教职工来说又加重身体与心理上的负担,使得体育锻炼成为一种奢求。调查中发现没时间成为困扰教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参与体育锻炼程度与教职工对自我健康意识与期望有关,31%的教职工希望体育锻炼舒缓心情、减轻工作压力;17%的教职工希望通过体育运动增强免疫力强身健体,6%的教职工为塑造体形,让身体更健美。由表8可见,20-30岁年龄段8.1%的教职工几乎不参加体育活动,30-40岁年龄段16%的几乎不参与体育活动。40岁-50岁几乎不参与体育活动14.5%左右。不参与体育活动50岁以上约占1.3%。30-50岁是不参与体育锻炼年龄段主要集中段,特别是中青年教职工认为对自身健康放松警惕,思想麻痹。

表7 不同年龄教职工每周参与体育锻炼情况 人数/%

3.4饮食

表8 教职工饮食情况调查 人数/%

表9 教职工饮食态度调查

3.5自我调控能力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加上学校转型期教职工面临多方面改革,心理压力增大,以致部分教职工出现一系列身心变化和心理矛盾。良好的自我调控可以缓解压力愉悦身心,保持积极的精神面貌;不良的自我调控则会降低生活工作积极性,严重影响教职工健康生活[4]。

表10 面对压力如何调节

表10统计得出,不同教职工面对压力解决办法也不一样。35.8%的教职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玩游戏、购物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14.6%的教职工会选择找人倾诉来缓解;40.2%的教师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自身压力;9.4%的教职工会选择让压力自行消失,通过睡眠等放松心情,以缓解压力。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吕梁学院教职工健康状况此次体检中,共检出病种158中,主要共性病种20多种。主要检出疾病分别是屈光不正、超重、甘油三脂偏高等,且呈年轻化。男性患病或指标异常明显高于女性。另外,统计显示,教职工患病或指标异常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4.1.2影响教职工健康因素

(1)学校教职工住宅区与学校距离相隔距离远,教职工上下班不方便,每天需坐校车奔波于市区与郊区之间,加重了教职工的身心负担。

(2)工作压力大,科研教学负担重,部分骨干教师需要连续代几个班的课,有的教师则身兼3—4门课。要求教师不仅要备好课更要上好课,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对吕梁学院教师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

(3)教职工生活不规律,不注意日常合理饮食,经常熬夜,作息不科学,不注重健身锻炼,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

(4)教职工的个人因素,教职工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认知、子女教育升学、职称评定、升职空间等都影响教师有无闲暇时间去管理照顾自己身体。社会、心理因素,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教师对健康认知度也会不同。

(5)学校与体育部门对健康促进的宣传与引导,加强干预策略和手段,会提高教职工的健康知识水平与认识水平,强化教职工自我对健康的追寻,避免不健康行为对自身的危害。通过学校与体育部门的宣传与引导,能够使教职工重视自我健康,提高健康意识,从而进行合理的健康锻炼。科学的健身锻炼,不仅可以激发教职工健身的热情,增加个体对自身健康关注度,更让教职工掌握健身锻炼的方法,进行科学健身锻炼以促进自身健康。

4.2建议

4.2.1加强学校宏观调控,减少工作量,解决教职工上班舟车劳顿问题合理改革人事制度,引进适量外聘,减少部分教职工超负荷工作量。加大对各部门的管控力度,协调好各部门之间关系,真正发挥各部门的作用,解决教职工的生活困难,尽快解决教职工团购住房出现的各种矛盾,减轻教职工身心负担,减轻压力,使教职工身心受益,增加自我主观幸福感[5]。

4.2.2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着力提高吕梁学院教职工健康意识吕梁学院应逐步完善发展对校医院的建设,加强学院心理、体育等学科的建设,充分发挥吕梁学院医护人员、心理教师和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为教职工健康促进提供建议与指导。

4.2.3校医室应建立教职工个人健康档案信息库[6]吕梁学院应不断完善体检制度,根据不同时期体检结果建立教职工个人健康档案信息库,实施长期有效的监控,掌握其动态变化。争取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无病早预防[7]。同时也应注重建立教职工心理的健康档案,把教职工心理卫生也纳入健康检查范围之内,一段时间内应对教职工心理进行专业化考核,观其动态遏制不良心理滋生,防止其病变与恶化。

4.2.4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加强人文关怀学校各级领导应当在加快吕梁学院本科建设实现学校新转型整体发展的同时,也应注重吕梁学院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建立教职工评价体系中应保证其科学性,既符合教职工心理需要又不影响学校整体利益,定期进行教职工民意调查,开展学校各项活动尽量做到“公平、公开、负责化”,根据每位教职工的不同特点,从不同方面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使教职工在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的方向,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健康水平,建立一群具有高素质配备的教职工队伍。

4.2.5校工会和体育等系部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激发教职工自我锻炼与调控校工会和体育部门可以定期举行教职工间的文体活动,可以以节假日为契机,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且趣味性强的文化体育活动,为教职工营造良好的文化健身氛围,激发每位教职工的热情,用丰富有趣的活动减缓压力、陶冶情操、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同时也加强了教职工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往,愉悦身心[8]。

[1]李志荣.江苏省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与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08.

[2]李莉.高校教职工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沈阳工程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3(4).

[3]张卓林.北京市高校工会体育工作现状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4]梁晓霞.河北省普通高校女教职工体育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2007.

[5]姜玉泽,邓永明,等.山东省高校教职工从事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4(4).

[6]张海军.郑洲市10所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31(3):390.

[7]肖永康,胡传来,朱启星,等.某医科大学高级教职员工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0):872~873.

[8]李金,康钓,王晓云,等.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及参加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3):390.

College Staff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Promotion Strategies in Transition——in Luliang College Case

GUO YanHua,WANG Rui,ZHAO Yongjun,et a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 of university faculty,build a team with good physical quality teaching staff,to continuously respond to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f modern society,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eaching work.In this paper,Luliang College faculty 2013-2014 examination results,based on the health status of Luliang College faculty survey analysis,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health of staff,to arouse the university faculty for their own health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ncerns,strengthen self-care awareness,concern leaders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universities.Promote staff health,it has a good physical condition,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colleges and Luliang College.

Transi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aff;Health Status

G804.49

A

1007—6891(2016)03—0040—04四川体育科学2016年(第35卷)第3期SICHUAN SPORTS SCIENCE Vol.35,No.3,2016

10.13932/j.cnki.sctykx.2016.03.10

2015-12-02

吕梁学院校内基金项目资助(RWXN201306)。

吕梁学院体育系,山西 吕梁,033000。

Luliang College,Lvliang Shanxi,033000,China.

猜你喜欢

吕梁教职工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吕梁枣芽茶产业蓄势待发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学院掠影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